第五章怎樣帶好孩子3(1 / 3)

比如孩子正在專心致誌地做一件事,突然聽到有人說:“做的真不錯!”回頭一看,教師正在關注自己的工作,他感到好像被侵犯,於是興趣沒了,幹脆走開。兒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不僅要動手去做,而且要反複揣摩嚐試,這才是讓他感到樂趣無窮的事。一般這種情況會持續2周左右,但是教師們要謹慎,如果看到孩子不斷重複一件事而以為他們需要幫忙,那就大錯特錯了,即使是一句表揚的話,一個關心的眼神,也會打擾孩子的興致,使他提前放棄所做的事。就像我們常看到的情況,教師見一個孩子搬動一件東西很費力,於是過去幫他,結果孩子丟下東西跑開了。原因很簡單,如果有人在旁邊一直看著,成年人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事,何況承受能力小得多的兒童,更容易感受到這種幹擾。

優秀的教師都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當兒童集中精力做某件事的時候,教師要表現出視而不見的樣子,絕不幹擾他們。但是他們會用孩子們察覺不到的方式觀察孩子們的舉動,隱蔽地盡自己的職責。等到兒童能夠有目的地選擇東西,教師大概會發現一個新情況:許多孩子在爭奪一件東西,但是這時候不必介入,隻要不發生特殊的事,應該盡可能地讓孩子們自行處理。教師要做的,是及時提供新的東西給他們。

當然,要完美地拿捏其中的分寸並不容易,不但需要實踐過程,還應該從心理上重視它。從心理層次上看,作為幫助的施予者容易對被幫助的一方產生傲慢心理,但是作為教育者,必須避免這種心理。教師的作為必須是有利於兒童的,不能憑主觀意識隨意行動。即使是對兒童實施幫助也要盡可能隱藏這個意圖,這樣就算被孩子察覺,他們也不會當作是有意的幫助,從這種不求回報的給予中,教師會得到更多快樂。

教師與兒童之間進行的是精神交流,其中的關係就好比主人與仆從,教師是精心侍奉的仆人,而主人就是兒童的心理。不是嗎,教師做好擦淨桌椅,整理用具的工作之後,就要退居一旁,如果兒童不需要就不去打擾他們,一旦有所吩咐,立刻上前給予滿足。假如他們需要喝彩,即使沒有傑出的表現,也要毫不吝嗇地獻上掌聲。假如他們投入工作,就不去打擾,隻有他們想得到認可的時候,才給他們適宜的讚美。

總之,一切從兒童的心理出發。這在當今的教育領域可算是一項嶄新的嚐試,教師的服務對象不再是孩子的身體。隻要他們能不受阻礙,身體得以獨立成長,那些縫補洗刷的事很快就能自己做。同樣,隻要他們能不受幹擾地自由選擇,投入工作,那麼思想和意誌的獨立也將不遠。教師的職責就是促進他們更好地獲得獨立思考和判斷地能力,獨立的過程也就是人格完善地的過程。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隻有為服務於兒童的心靈發展,才能完善自己的技藝。

隻要采用適合兒童心理發展的方式,那麼兒童心中的美好品質就會被發掘出來。孩子心靈的花火多麼珍貴,就像沙漠中的綠洲,荒原上的流水一樣難得。如果通過教師的努力,能將孩子們天賦而潛藏的真、善、美挖掘出來,那麼,他應該感到自豪、快樂,因為這些孩子必將成為優秀的人,具備優秀的品質,他們將充滿熱情,能力卓越,他們能勇敢地攀越人生的險峰,他們會真心地助人,他們將懂得尊重他人,善於嗬護美好的心靈。

但是,路需要一步一步走,成長需要循序漸進。最初,教師可能隻是這麼說:“這孩子發展的很好,比我期望的還要好。”

在教師的角度,某個孩子的名字、他父母是什麼職業都可以不了解,但卻必須了解這個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知道他的發展有什麼特征,隻有這樣,才能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在。當孩子們顯露出美好的天性時,教師們將會了解愛的真諦,孩子純真美好的天性具有觸動人心力量。

愛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我們日常對孩子的照顧,親子之間有一種心靈的聯係,孩子可以激發父母心中的愛,我們關心孩子,愛護他們,將心中的愛意回饋給孩子。

而我要說的愛,屬於另一個層次,它不是任何個人感情或者物質意義上的愛。我們曾經說過,教師是為兒童的精神服務的,這種服務必須給兒童充分的自由,這種關係中,愛的層次決定於兒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精神得以升華,完全融入了兒童的世界。是兒童的愛讓他們成長。

在精神升華之前,教師們總覺得自己從事著高尚的職業,可是實情卻不是這樣,教師們同樣滿足於物質和虛榮。他們不僅像其他職業的人一樣,希望工資高,待遇好,工作時間短,並且希望自己在學生眼裏具有崇高的形象,要是能晉升為校長或者監督員就更好了。但是,對於一心攀登更高境界的人來說,這些不是幸福。真正高尚的人是怎樣做的?他們很多不惜放棄高薪舒適的工作,投身於幼兒教育工作,人們把他們稱作“嬰兒教師”。

我認識兩位是巴黎的醫學博士,他們就是這樣高尚的人。為了幼兒教育,他們放棄了原有的職位,致力於兒童發育現象的研究。他們認為自己在這項工作中獲得的成就,具有更高的價值。

對這些嬰兒教師來說,孩子們不需要教師就能自己認真工作,走向精神獨立,這就是他們成功的標誌!

在觀念發生轉變之前,教師們抱著完全相反的看法。他們曾經認為是自己讓兒童得到成長的,自己教會他們知識,提高他們的水平,應當得到這樣的評價。但是,隨著對兒童精神發展的認識,觀念的變化是必然的,現在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價值是這樣形容:“我的貢獻在於,幫助兒童完成了他們要做的工作。”

他們的工作確實令人滿意。6歲的孩子就能具有充滿活力的人格,教師們意識到,自己確實為人類做了一件偉大的工作。通過與孩子溝通交流,教師從完全不了解到對兒童的生活產生興趣,進而關心他們未來的發展,關心他們能否完成學業。不管怎麼樣,作為一個教育者,看到自己的學生順利地度過性格成型的關鍵時期,並且獲得了必備的能力,他就能夠坦然地說:“這些孩子已經完成了成長中的關鍵一步,在這個過程中,我始終伴隨在他們左右,為他們的精神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教師們在工作中,真正了解到了這個職業的價值所在,他們拋開以往那種權威,甘心做兒童的心理發育道路上的階梯。因此有些人以為,兒童的健康發展建立在教師的自我犧牲上。

他們中有人會說:“教師們真是謙虛,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點都不把自己當作權威。”還有一些人說:“教師壓製自己的本能去教育孩子,這樣能教育好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教師們並不是在犧牲自己的尊嚴,壓製自己的本能,他們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生命更高的價值,這種價值隨著兒童的不斷成長顯現出來,教師們從中得到了以往沒有的滿足感。

我們倡導的這種教育方式讓所有舊有的原則有了新的含義。比如“公正”這個原則,它是現代社會的基本準則,無論什麼環境,小到學校、班級,大到國家、社會,無論什麼對象,不管他是貧窮還是富裕,社會地位高貴還是低賤,“公正”都代表著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沒有任何例外。

公正與法律、監獄、訴訟緊密相關,在民主國家,法院被人們稱為“正義之所”,一個誠實的公民就意味著與任何法律機關毫無瓜葛。如果公正的意義僅此而已,那麼教師在教育中就無法因材施教,因為他必須對所有兒童一視同仁,以維持人人平等的公正。顯然,這種公正是低水平的,它要求一種不現實的平等,比如所有人都長得一樣高,所有孩子的發展情況都一樣!

而我們的教育,尊崇高水平的公正。這個層次的公正屬於精神領域,它能保證各個成長階段的孩子都能得到他們需要的幫助,讓他們得以最大限度地發展。這種公正意味著對不同年齡的兒童提供符合他們精神發展情況的幫助,讓他們獲得精神境界提升的能力。而這也是社會組織形成的基礎。這種公正足稱是人類社會的精神瑰寶,遠超任何物質財富的價值,我們絕不能丟棄它。現代社會,不再是物質財富決定一切,個人能力的全麵發展,可以創造任何生活資源。人類真正的創造力源於精神,源於大腦,而不是來自肉體和四肢。隻要人類的精神和智慧得到全麵發展,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

成人社會的紀律,離不開監獄、警察、士兵和槍炮的約束。而兒童隻要不受外界幹擾,就能自發地形成一個井然有序的群體。他們的發展過程,彰顯了自由和紀律相輔相成的規律,自由通過自然發展就能夠形成紀律性。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麵,一麵是人頭或者圖畫,裝飾得非常精美,另一麵是數字和說明文字,我們可以把數字的一麵比做自由,圖案的一麵比做紀律。所以,在傳統的學校裏如果一個班級看起來紀律鬆弛,教師會覺得自責羞愧,認為是自己失職導致的,於是就會找原因,把它當成錯誤來努力糾正。如果換做是新式教育,教師就不會這麼想了。

教師的工作,不僅是服務了兒童,在幫助兒童實現精神成長的過程中,教師自己也得到了精神的升華。人類的生活服從大自然的規律,向著更高的境界發展,兒童就是為生活添磚加瓦的人。

自然規律決定了秩序的存在,人類也在秩序中生活,當我們察覺它的時候,其實我們的生活早已在秩序之中了。顯然,自然賦予兒童的諸多使命中,也包括了激發我們繼續進取。伴隨著兒童的成長一路前進,必將走入更高的精神境界,那時,人類的物質需要就會自然解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