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尊重個體生命(1 / 3)

第四章尊重個體生命

認識你的孩子

有個事實很重要:兒童擁有一種人們尚未注意到的微妙心理生活,它的發展太容易被成人無意識地破壞。

成人的環境對兒童來說是很大的阻礙,不適宜兒童發展。這些阻礙是出於對兒童的防禦而設立的,它容易使兒童受製於成人的暗示,從而性格變得古怪。兒童心理學是兒童教育基礎的內容,但它是從成人的角度而非兒童的特性進行研究的,因此,從根本上對它重新審視是十分必要的。

兒童每一個不尋常的反應都應作為有待解決的問題來研究;兒童的每一次憤怒都是內心思想衝突的外部表現。將其簡單地解釋為對不相容的環境的一種防禦機製顯然說不通,我們應該明白他們是想尋求展示更高的品質。發脾氣就像一場暴風雨,當兒童的心靈受到阻礙,他的秘密曝光了,憤怒就會顯露出來。

兒童的真實心靈顯然為這些偽裝所遮蔽,兒童不能展示他的真正個性,實現自我的努力也被發脾氣、反抗等反常表現掩蓋了。兒童的個性由眾多特性構成,個性潛藏在互相矛盾的外部表現之後,是從一個精確心理模式發展起來的個體精神胚胎。毫無疑問,充滿活力但未被認可的兒童必須獲得自由。教育所麵臨的最緊迫任務就是去深入了解兒童,從所有的障礙中解放兒童。自由意味著能去發現未知的東西,意味著一個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

已有的心理分析與我們尚未認識的兒童心理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成人的秘密是自我約束的隱匿於潛意識中的東西,而兒童的秘密幾乎完全暴露在他所處的環境中。幫助成人意味著幫他解開在漫長時期形成的一團心理亂麻,而幫助兒童則必須給他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為他的創造和發展敞開大門。

兒童處於從不存在到存在、從潛在性到實際性的創造自我過程中,思想不可能是複雜的。等他們能力日益增強,展現自我就不再艱難了。在自由的環境中,兒童的心靈會自動地揭開秘密。脫離這條原則,任何教育都會陷入一種無窮的混亂之中。

發現解放兒童是新式兒童教育的首要任務,其次是改善兒童的生活方式,第三是給日趨成熟的兒童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

發現和解放兒童就是真正認識你的孩子,這意味著兒童必須處於適合於的成長的環境,我們應竭力把障礙減少到最少,開展有助於兒童能力自由發展的活動以為他們提供援助。成人也是兒童成長環境的一分子,應該主動適應兒童的需要,而不該變成兒童獨立活動的障礙。

別為孩子代勞

成人不僅試圖在行動上幫助兒童,還習慣把自己的意誌微妙地強加於兒童。這意味著不是兒童在行動,而是成人在代勞。

夏洛特在一所著名的精神病醫院的實驗研究一度引起轟動,即通過催眠來實現替換癔病患者人格,這個實驗改變了之前“人是自己行為的主人”的觀念。這個實驗證明,某些暗示可能使被試驗者接受催眠者的人格而失去自己的人格。這些僅在診所進行的少數實驗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即雙重人格。

童年時期,兒童的創造性容易受到暗示,因為這是個性形成的階段,且兒童在這個時期開始意識到自我。成人的人格能在這個時期悄悄地潛入兒童的意識,激發兒童的意誌並使其產生變化。

我們發現,如果教師用過分熱情、誇張的動作向兒童做一些示範如何時,兒童根據自己的人格進行判斷和行動的能力就會被壓抑。兒童分離出另一個強有力的自我進行替代,但這個外來的自我並不屬於兒童,它會剝奪尚未成熟的人格。成人這樣做通常是無意的,他並未意識到或希望通過所謂催眠暗示來支配兒童,他們甚至對這種影響的存在一無所知。

我遇見過一些有趣的案例。一個大約兩歲的孩子把一雙鞋子放在幹淨的白床單上,我衝過去拎起鞋子放在房間角落裏,不假思索地說:“它們太髒了。”然後,我又把床單上放過鞋子的地方用手撣了撣。從此以後,無論何時,這個小家夥隻要看到鞋子就會奔過去拎起來說:“它們太髒了。”即使沒有放在床上,他仍要把手按在床邊,似乎想把它撣幹淨。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年輕婦女收到一個裝著禮物的包裹。她打開盒子後,立即把裏麵的一塊絲手帕給了她的小女兒,並給她吹起一隻喇叭。小女孩高興地叫起來:“好聽的音樂!"一段時間之後,小女孩拿到手帕,仍會興奮地說:"好聽的音樂!”

令行禁止容易約束兒童的行動,但對激發兒童的反應時並不奏效。在有教養和能夠自我約束的成人及文雅的保姆身上常發生這種事情。

一個4歲的小女孩與外祖母住在一起。小女孩想打開花園裏的人造噴泉龍頭看噴水,但她突然把手縮了回來,外祖母鼓勵她繼續,小女孩說:“我不做,保姆不許打開水龍頭。”外祖母說我允許你這樣做,這是在我們自己的家裏啊。小女孩笑了起來。這表明,小女孩身邊的外祖母的勸說,比不在場的保姆的禁令效力小多了。

還要一個類似的案例,一個大約7歲的男孩看到遠處吸引他的東西,準備走過去去的時候又退回來,重新老老實實地坐下。他似乎感到痛苦,因為他無法克服意誌的動搖。誰在阻止他自由行動呢?這在兒童的記憶中已消失了,沒有人知道。

兒童對暗示的高度敏感緣於一種內在敏感性的擴張,可稱之為“環境依賴性”。

兒童渴望觀察事物並被吸引,但更傾向於關注成人的行動從而進行模仿。成人因此有種使命感:激勵兒童大膽行動,像一本打開的書,指導兒童自己的行為,教他們正確的做法。

但是,成人須始終平靜、緩慢地行動,以使兒童看清各個細節。否則,成人急速有力的步伐可能將他的人格通過暗示強加給兒童,達不到激勵與教導的目的。

如果一些直觀的事物對感官有吸引力,就會如磁鐵吸引住鐵屑一樣,對兒童產生一種暗示的力量。一部記錄了萊文教授有趣的心理學實驗的影片,恰能說明這個問題。他的實驗目的是識別相同的年齡和環境下,身心缺陷兒童與正常兒童對同一物體的不同反應。

影片的第一個情景是一張放著各種物品的長桌子(包括我們設計的一些直觀教具),走入教室的第一組兒童很快被眼前的各種東西所吸引,露出充滿活力的微笑。所有孩子都開始拿起某一件東西,把它放在一邊,又拿起別的東西放在另一邊,從一項工作到另一項工作,樂此不疲。

影片下半部是第二組兒童的反應。他們慢慢地踱進教室,不時停下來看看四周,最後隻是懶散地站在桌子周圍,很少拿這些物體來玩耍。

猜猜哪一組是身心有缺陷的兒童,哪一組是正常兒童呢?答案出人意料,有缺陷的兒童興高采烈地從一件物體到另一件物體之間匆匆走動與玩耍。看這部影片的人認為他們是聰明的,人們習慣於把活潑快樂的兒童看作是聰明的孩子。

事實上,正常兒童會長時間站著一動不動,注視著一件物體沉思。萊文教授以驚人的方式證明,正常兒童的標誌是有分寸的行動和考慮周到的安排。

萊文教授的實驗結論與一般流行的觀念彼此衝突,因為正常兒童也會做出影片中的缺陷兒童一樣的反應。原來,正常兒童也充滿好奇,但他們的行動被自我意識和理性所指導和控製,才顯得緩慢。有價值的活動應是自我控製和節製的。正常兒童被外界物體激發熱情,同時能自由地運用它們。

因此,真正聰明的兒童不僅會以某種方式四處走走去感知外界,更會掌握自己的運動器官並運用它們。他們有自我指引的能力,不受外界事物支配。我們應引導兒童將其內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特定的物體之上。

正常人通常會三思後行,這種表現可稱做“內在秩序”,其外在體現是一係列有條不紊的外部行動,一旦缺乏就會失去控製自我行動的能力,為他人的意誌所支配,成為外界環境影響的犧牲品,如同沒有航向的帆船。

人的內在秩序不倚賴於他人的意誌,因為外在的影響並不是這種行動的決定性因素,除非此時這個的人格被分裂了。兒童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失去了發展的機會。如同被氣球托著降落在沙漠的過程中,氣球卻突然被風刮走了,他孤立無援地處於沙漠中,而周圍沒有一樣東西能替代失掉的氣球。當兒童陷於這種情景時,會與成人爭吵,隱藏著的兒童心理尚未得到發展,其體現的行為也是無序的。我們說,是成人環境造就了這樣的犧牲品。

切記不要強製

生活總是存在偏見和誤解。比如,很多人看到兒童性格缺陷的一些表麵特征,非但不認為是件壞事,反而給予很高評價。他們認為消極被動、缺少活力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吵鬧不休、胡思亂想的孩子則是天分過人,大有前途。

社會觀念往往這樣給孩子分類:一類是那些不正常的兒童需要進行教育,使其改正;一類是那些循規蹈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是其他孩子學習的榜樣;還有一類是那些性格異常的孩子與眾不同,比一般孩子要強。

後兩種觀念非常普遍,這兩類兒童總能得到父母們的誇獎。然而除此之外,再沒有人喜歡他們,尤其是最後一類的兒童。

我已經多次譴責這種偏見,呼籲大家注意:這種錯誤已經延續了幾百年。在我所辦的學校裏,當孩子們被某項工作吸引後,他們原先與眾不同的性格特征都消失了,無論這些性格曾受到怎樣的評價。

這個現象說明我們對兒童的性格發展存有慣性偏見。我不禁想起一句宗教格言:“真理隻掌握在上帝的手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虛幻。”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兒童很想自己動手,以前人們卻完全忽視了這一點,他們認為兒童隻會玩耍,沒有注意到兒童也會有選擇地做一些事情。其實,兒童在心理的支配下,總在忙於做事,他們能夠從中獲得快樂。

成人還忽視了一件重要的事,即這些忙碌的兒童已無形中形成了一定的紀律性,他們能夠自由選擇,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何培養孩子的紀律性而又不傷害他們的創造力,一直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隻要我們給予兒童自由,就能解決這個難題。西方國家40年代對兒童教育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老實說,我相信這種情況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一樣。我們會忽視了這個問題,是因為受到習慣的影響,對兒童的性格發展缺乏應有的關心。

兒童這些變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非逐漸出現的。對單個孩子來說,他隻是在專心致誌做自己的事情,不存在什麼群體意識著。當然,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強製懶惰的孩子動手,隻需他們放在相應的環境中,讓他們隨性就行了。隻要他們專注於某件事,性格方麵的缺陷就會慢慢消失,這是說教無法實現的。兒童由此會發生很大變化,被外界活動深深吸引,他們把全部精力投注到這些活動之中,不知疲倦地重複某件事情。

無論從哪方麵來看,人都是一個在自然規律的作用下逐漸形成和完善的整體,需要在生活中積極吸取外在經驗。從出生到3歲,人的器官獨立發展,到了3至6歲的時候,手才能夠接受來自大腦的指令開始工作,同時各個器官會合為一個整體,共同發揮作用,完成個體的工作要求。

如果這個過程中,某種外在因素影響了這種和諧狀態的形成,受阻的力量就會在體內單獨成長,破壞人體器官的平衡發展,導致性格缺陷或功能障礙;大腦的活動也將出現問題,手不能有目的的運動,無法切合實際生活;語言則失去實際意義,變為一種自我娛樂活動;身體也隨之變得懶得。這些不良後果是由於各個器官不能形成一個整體,不能實現人體的正常功能,人格發生異常,成為絕望的根源。

解決的方法是使各種功能協調一致,共同為整體服務。如我們學習所做的那樣,兒童隻要有一個能夠吸引他們的合適的環境激發出他們的創造性,讓他們專心致誌投入某項工作,各種能力就會被結合在一起,性格的偏離也就得到矯正。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並非教育的結果,而是兒童個性發展的結果,我們所做的隻是讓兒童的個性獲得了正常發展。

下圖展示了兒童的不同特性,用右麵向外輻射的線來表示,而垂線表示兒童集中注意力做什麼事情,代表正常。一旦兒童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右麵的線就會消失,隻剩下左麵的線。這些缺陷的消失歸功於兒童自身,與教育無關。是兒童的人格進行了自我調整,從而獲得了正常的發展。

我在很多學校都見過這種個性矯正的案例,無論這些孩子來自什麼階層、什麼種族,屬於什麼文明。這就是我們的研究所獲得的最重要結論。

這種轉變要求兒童集中注意力,並且親自動手完成某件事。其實,心理分析學早已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成人,並用一個專業術語形容這種心理現象——“正常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