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嬰兒的成長2(2 / 3)

這種潛意識的吸收能力,對研究兒童心理教育的人來說尤其重要。人成長的基礎包括這種心理能力,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人適應了當地氣候和社會環境。所以,關於兒童教育的研究都應該以此為基礎。

人們對嬰兒學習身邊事物的過程得以了解,依賴於對這種特殊心理能力的發現。在兒童時期,人培養了對生活環境、文化習俗的適應,兒童的行為發展不僅融合當地的時間和地域,還融入當地的風俗習慣,最後,這個嬰兒成長為一個典型的本土人。

印度人非常尊重生命,這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也是屈指可數。因為對生命十分崇敬,動物也會讓印度人崇拜。在成人身上,是很難培養這種對生命的熱愛之情的。雖然人們常說“要尊重生命”,但類似的話不會讓人們猶如印度人一般崇敬動物。

一些歐洲人也許會認為,印度人的做法是正確的,動物和人類一樣具有靈性,人類應該尊重它們。但這不過是個假設而已,很難在他們心裏激發出相同的情感。比方說,歐洲人永遠無法體會印度人對牛的崇敬心理。盡管歐洲人不屑一顧,但是不管怎樣,印度人都不會改變自己對動物的情感,因為在他們心中,這種情感早已根深蒂固。

我想起在蒙台梭利學校教書時的一件事:那天我走進一個小花園,看到一個大約兩歲左右的印度小孩蹲在地上,手指比劃著。我走上前去細看,小孩用手指在一隻少了兩條腿螞蟻前麵畫線,原來他在幫助那隻螞蟻,輔助它爬行。我估計,人們會覺得這個孩子如此喜愛動物,完全出自遺傳。從文化方麵來看,這種情感確實有曆史傳承的原因,但就個體發育方麵來講,這種心理特性並非出於遺傳,而是嬰兒在環境中自學的結果。

該怎樣對待一隻受傷的螞蟻,不同國家的小孩態度不同。有些孩子也許會把螞蟻踩死;有些會視若無睹,毫不在意地離去;多數人會寬恕這種行為,因為他們對動物沒有感情,認為動物與人不能相提並論。

世界上有很多種宗教,不同地域的人通常尊崇不同的信仰。雖然如此,一旦這些傳統被批判,不管出於何種理由和實際需要,都會導致人們強烈的不滿,其原因就是,這些情感和信仰早已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中。就像歐洲人常說的:“它在我們的血液裏。”社會規則和道德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個性,培育了人們的特殊情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典型的印度人、意大利人、英國人、法國人、中國人。這種情感是怎麼形成的呢?它源於心理學家將其稱為“記憶性基質”的東西——嬰兒期具有的一種神秘的精神力量。

嬰兒吸收從環境中學到的東西,並使之成為他們個性的一部分,於是,這些東西會永存於他們的頭腦之中,就算某些在後來的生活中不再使用,但還是會留存在潛意識裏。“記憶性基質”(我們認為它是一種超記憶的東西)不但創造個性,還使這些特性保持著生命力。嬰兒期形成的東西是難以徹底剔除的,將成為他們個性的一部分。

在人的動作、神態、步態方麵,“記憶性基質”對人的成長發育的意義都有所表現。不同種族的身體語言、精神趨向都各有不同。比方說,居住在非洲土著部落的人,大都具有一些抵禦猛獸的特殊心理功能,有些部落主要依靠鍛煉聽覺,於是部落成員的聽覺都異常靈敏。

從人的肢體和器官的行動來看,兒童期學到的東西會在人身上留下永久的印記。於是人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當人們說“這個人沒教養”,或者責怪某人過於懶散時,其實是在提醒這個人要意識到自己的缺點,盡管這樣可能會對他造成傷害,或令他覺得恥辱。事實上,這些人很難徹底戒掉自己的缺點,因為這些缺點和其他個性特征一樣根深蒂固。

從同一個角度出發,我們就能很好地理解人與時代的聯係。現代人對古人的想法不予認同,古人對現代人的生活也不能理解。初生的嬰兒,能夠很快適應當時的文明,無論這種文明程度的高低,最終,他都會與這種文明協調一致。這也證實了人類個體發展的真正原因是其適應性,個體竭力為自己建起一種行為模式,便於融入這個世界。

現在,隨著對兒童智力了解的深入,將兒童作為聯係不同時代和不同文明的紐帶是有必要的。假如我們需要引入新思想,傳遞文明的火炬,或改善人們的生活習俗,給社會生活注入新鮮活力,就得從兒童開始,因為嬰兒時期是如此重要,而成人難以完成這一任務。

在20世紀英國就要結束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時,一個英國官員為了讓孩子生活在沒有種族歧視的環境裏,時常讓保姆帶孩子去印度飯店吃手抓飯。不過,印度人這種獨特的飲食方式確實吸引了歐洲人。糟糕的是,不同民族的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經常引發出敵對情緒,於是成為彼此矛盾的根源。這個英國官員的做法無形地提示了我們,要想恢複過去的傳統,我們可以向兒童求助。

既然人類改進社會是通過對兒童的影響,那麼我們就不該忽視幼兒園的重要性;既然人類社會的改造始於兒童,那麼我們成人就應該提供他們適宜成長的環境。

兒童的教育應以環境為載體,因為兒童的個性發展是通過對環境的吸收進行的。兒童是前人和後人之間的紐帶,又能成為創造者,於是,他們將帶給人類無盡希望的同時,全新的生活觀念也會被引入。我們作為兒童教育工作者,想把人性帶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還需要很多準備工作。這樣的目標,意味著對兒童的教育也應該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即把初生嬰兒當作具有特殊心理能力的生命來對待,而不是隻需要大人照顧的孩子。事實上,新生兒的心理活動現在已經備受關注,且極有可能因此形成一門新學科。如今,很多醫院已經設立了專門為兒童治療疾病的兒科診室,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

新生兒具有心理活動,那就說明這種心理活動在他出生前就存在。事實上,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早在胚胎期,嬰兒的這種心理活動就已經開始了。人們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後,新的疑問產生了,從什麼時候起,胚胎開始具有這種心理生活呢?眾所周知,7個月的胎兒脫離母體,他仍然能夠健康地存活,這反映出7個月的胎兒已經具有心理生活。

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相信,所有生命都有一定的心理活動,哪怕是最低等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力量和特定的心理反應。如果對單細胞生物進行觀察,就會看到它們能夠保護自己,知道如何尋覓食物、逃避險境,就是說它們一樣有感知能力,一樣有心理活動。今天,生命的這一特性已被普遍認可,但就在此前不久,科學界還認定嬰兒沒有心理活動。

兒童特殊心理能力

近來,世人開始普遍關注兒童特殊心理能力的研究,這些研究證明,我們對此承擔某種責任。對人類出生經曆的新發現,極大地激發了人類的想象力,這不僅體現在各種心理治療上,在文學創作上也能有所作為。如今,心理學家常說的一句話是:“出生是痛苦的旅程”,這話是針對嬰兒所說的,而不再專指母親的妊娠之苦。嬰兒曆經出生的痛苦,卻無法表達和發泄,隻能在這個痛苦旅程結束時大聲啼哭。

有人說出生等同拋棄,嬰兒被動地來到一個陌生世界,這裏的環境與他從前生活的地方完全不同,要想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適應新的環境,卻又不能表述這個過程的痛苦感觸。嬰兒心理生活的這個重要時刻,心理學家用“出生恐懼”一詞來加以形容。

關於“出生恐懼”,是指一種無意識的恐懼,如果嬰兒能夠說活,他一定大聲質問:“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個可怕的世界?現在我該怎麼辦才好呢?我該如何去適應這個新環境呢?天啦,我如何才能忍受住這裏可怕的噪音?離開了母體,我該怎樣重獲母親器官曾有的功能呢?沒有了胎盤的滋養,我還能學會呼吸和消化嗎?”

初生兒還不具備明確的意識,他們還不知道出生的痛苦,但心理研究告訴人們,嬰兒的潛意識一定對此有所感覺,他們一落地就大哭,無疑是對這種痛苦的宣泄。有一個現象眾所周知,它十分明顯地反映了初生兒的恐懼感。新生兒都會被放進水盆洗澡,這時可以看見他們似乎害怕自己會掉到地上,手指會做出“抓”的動作,這就是內心的恐懼的反應。這一反應向成人揭示,幫助初生兒適應這個世界是我們的責任。

大自然賜予生命,那麼自然界會極力保護它的孩子嗎?它怎樣幫助這些新生命呢?大自然創造孩子的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母親,在母親的潛意識裏,早就明白外界對嬰兒的傷害。所以嬰兒一出生,母親就會將孩子抱於胸前,以防他遭遇傷害。

在哺乳動物的世界裏,人類母親保護嬰兒的本能並不強烈,並且這種保護本性很難持久。我們通常會發現,母貓習慣把幼崽叼到黑暗的角落,一旦有人靠近,它就會變得異常凶猛強悍。人類母親這樣強烈的本能反應則不多見,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少會遇到嬰兒被搶走的情形。母親樂於給孩子洗澡穿衣,也會把孩子抱到陽光下,仔細觀察孩子瞳孔的顏色。看上去,她們更願意把嬰兒當作一個寵物而不是一個人。由於人類理性的發展超越了天性,並且他們一直以為兒童沒有心理生活,所以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存在這種差異。

對兒童的心理生活而言,出生不過是段小插曲,但是我們應該對此進行獨立研究。生物學告訴我們,哺乳動物超高的智慧源於生命的進化過程,母獸臨產時會脫離群體,單獨完成生產過程,直到幼崽出生一段時間後,母獸才會帶著它返回獸群。群居動物中這種現象尤為明顯,比如牛、馬、鹿、大象、狼、狗。在母獸與獸群隔離的這段時間裏,新生兒備受母親的關愛和嗬護,因為那時的世界隻有它和它的母親。在這段隔離期間,幼崽對周圍環境的刺激做出反應,並接受母親的訓練,很快就能適應周圍的環境,生存能力的水平接近於與成年動物。於是,當幼崽隨同母親回到獸群時,它成為了這個獸群中的一員,盡管它出生隻有一兩天,或者隻有幾個小時,但無論在心理還是生理上,它都發育完善,可以稱其為小牛、小馬或者小狼。

不隻是野生哺乳動物知道如何保護幼崽,被馴化的哺乳動物也一樣保持著野生狀態時的本能,就如家養的狗和貓,母親都會時刻保護著幼崽,盡力將它們放在自己懷裏。可見,雖然出生使幼仔脫離了母體,但他們和母親血脈相連,依舊是母體的一部分。幼仔適應環境,學習生存技能的最佳方式正是這種關係。

如今,對出生這一階段,我們可以做出如下解釋:動物一出生,它的生存本能就被喚醒了。動物的學習過程,關鍵在於生命本能的自發行為在促進它的發展,而不是環境刺激它去適應本能。

這一結論同樣適用於人類。我們討論出生這一時刻,並不是因為它是嬰兒經曆的一道難關,而是因為這一時刻決定著未來。在個體發展的各個關鍵階段,都存在某些顯著的標誌。剪斷嬰兒與母親的臍帶聯係,是出生這一階段的顯著標誌。出生使生命的潛能覺醒,這些潛能促使兒童的“精神胚胎”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因此,對新生嬰兒心理的研究,除了要關注“出生創傷”問題,還要對伴隨出生而來的各種本能行為進行研究。盡管嬰兒不同於其他哺乳動物幼崽,不具備遺傳性行為模式,但他們具有一種潛能,這種潛能產生迫切需求,促使他進行生命行為。幫助他在與環境的交流中塑造個性,實現他的成長和完善,是我們的使命。

這種潛能是無形的,但是它的形成要求極為強烈。所有動物都從自己的種屬獲得這種潛能,並運用這個開始生存活動,支配自己的行為,選擇合適的食物,使用特定的防禦技巧,這種潛能就是生命的本質。

動物生活在自然環境裏,而人類卻要生活在社會環境裏,所以在社會生活展開之前,兒童必須開始對生存技能的學習。適應環境,是嬰兒出生後最重要的活動。因為嬰兒出生並不具備先天性行為模式,這些東西需要在他出生後才逐步形成。

人格發展的這一特殊功能非常重要,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展開對兒童的研究。事實上,我們相信它是生命的普遍機製。

在兒童身體發育這一漫長的過程中,兒童不斷地完善自己,直至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因為嬰兒有別於其他哺乳動物,他沒有直接接觸周圍環境,盡管他已經出生,但是胚胎生命的過程還在繼續。恰恰是在這一獨特時期,嬰兒身上將形成一係列的人類本能。

初生嬰兒必須自己構建精神世界,建立對外的表達機製,因為在嬰兒的記憶裏不存在出自遺傳的東西。隻要試想一下新生兒有多弱小,就能明白對他們來說,這個任務有多艱巨,這些小家夥還無法支撐自己的腦袋,就踏上了如此重要的征程。一路上,他們將自己學會辨別,學會語言,學會站立,學會走路,直到把自己融入世界中。科學家考格西爾發現,在人的胚胎發育階段,神經中樞的形成先於人體器官。這樣看來,在兒童做出某種行為前,支配這種行為的心理類型就已經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嬰兒成長的起點並非在身體方麵,而是在精神方麵。

人具有智慧是他與動物的最大區別,所謂人的天性是自由,就是說人的活動由自己的精神意誌支配,並不依從於本能。所以,嬰兒出生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其他的發展都是次要的。

嬰兒的器官成長緩慢,所以他們需要較長的哺乳期。許多骨骼尚未強健,腦髓磷脂也沒有完全覆蓋住運動神經,無法將大腦的行動指令傳送出去。因此,嬰兒的身體反應非常遲鈍,從運動機能來說,他僅僅是個雛形。

雖然體質的發育尚未完全,但嬰兒和其他哺乳動物幼體相同,適應環境的活動在脫離母體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而開發智力是他的首要任務,因為這是人體其他器官發展的根基。所以,對人來說,任何事情都不如生命開始的頭一年更重要。

兒童成長發育有許多方麵,每個方麵都存在著一定的規律。研究表明,嬰兒的腦門軟骨組織是在出生一段時間後,才逐漸合縫並成長為頭蓋骨的。當這些骨縫吻合後,身體結構才開始產生變化,骨骼的硬化進程也慢慢完成。小腦是人體的平衡器官,但剛出生時卻很小,不過發展到這個時候,腦髓磷脂已經將脊柱神經覆蓋住,小腦也就迅速成長起來,最終和大腦半球構成協調的比例。內分泌腺的形成,是發育的最後階段,與內分泌相關的消化係統也在同期完成了它的發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