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嬰兒的成長1(1 / 3)

第三章嬰兒的成長

扔掉捆綁孩子的繩索

在很早以前,生物學就已經證實了環境對自然界生物的重大影響。進化論中的唯物論也認為,環境會使物種繁衍和生物形態產生戲劇性的影響並發生變化,甚至產生變異。當然,我們不可能去驗證所有的理論,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研究,恰恰證實了這一結論。

借助對昆蟲生存環境的研究,法布爾讓人們對昆蟲生命的成長過程有了新認知。通過對生物的研究可以確定,對生物進行觀察和研究,一定要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否則,我們就無法透徹了解生物。

對於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我們探討發現,與其說是人在適應環境,還不如說是人類改變環境以適應自己。在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裏,某些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在發揮著作用,它們構成了社會交往中的人際關係。如果一個人沒有在與他相適應的環境裏生活,他就不能正常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對自我也不會有太多了解。

新教育理論的核心思想有這樣一條,就是呼籲人們對孩子的社會本能進行有意識的培養,並鼓勵他們常與同伴相處。關鍵是孩子根本沒有一個可以適應的環境。這與他們生活的成人世界息息相關。這種生活環境的偏差,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孩子在其人格上的發展。

環境失調對孩子產生的重大影響,不僅是在個子高矮的差異上,還因為環境是如此的不協調,致使孩子的動作往往不能運用自如。比如一個技術高超、動作靈敏的雜耍藝人,一旦看見有人企圖學他的動作做,他一定會嗤之以鼻。因為在他看來,根本就沒人能模仿他的高超技藝,假如有人嚐試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慢慢跟著他學,他一定沒有耐性。

回想一下,我們對孩子的態度是否與這種情況很相似呢?因此,我們建議每一位母親:放開你那3至4歲大的孩子手腳,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自己梳洗,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等等。

我們相信,如果讓孩子在我們替他規劃好的環境裏生活一天,他一定會倍感痛苦。他們的全部精力不得不用在辯護自己的行為上,隨後,我們天天會聽到這樣的話:“別管我,別管我!”甚至到最後,他們因為再找不到的維護自我的辦法了,還可能會哭鬧起來。然而,很多媽媽卻抱怨說:“我的孩子太不好對付了,早上賴著不肯起床,中午他連眯下眼都不樂意,成天把‘不要,不要’掛在嘴邊。一天到晚都這樣,小孩子怎麼會這樣?”

如果這些媽媽能在家裏打造一個適合孩子年齡,能釋放孩子的精力,同時又能順應他們心理發展的環境,那麼,孩子的自由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釋放。實際上,這種做法可以讓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導向標,而孩子們,也就從此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環境。

學校,是為孩子設立的專門場所,學校裏的桌椅和用具在製作的時候,都應該考慮到孩子的身材和氣力。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夠輕鬆地使用它們,就像大人移動自己的家具那樣。

下麵是環境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家具須輕巧,擺放位置應得當,能方便孩子移動。圖片要貼在與孩子視線平行的地方,以使他們輕鬆的觀看。這一原則適用於孩子周圍所有的東西,從地毯到花瓶、盤子和其他類似物品。讓孩子能夠使用家裏的任何一樣東西,並讓孩子參與做日常家務,如掃地、給地毯吸塵、自己穿衣服和梳洗等等。存在於孩子周圍的東西,應該讓他感覺堅實,而又具有吸引力。

“兒童之家”應該顯得可愛又舒適,隻有一所美觀的學校,才會讓孩子們開心地在裏麵活動和生活。就像成人都明白,一個美好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家人的融洽生活。毋庸置疑,舒適美觀的環境與孩子的學習和活動能力有著必然的聯係,在優美環境中生活的孩子,會表現出主動探索與發現的意願。

對環境的美醜,孩子有十分敏銳的直覺。舊金山蒙台梭利學校的一個小女孩,某天到公立學校去參觀。在邁進教室的那瞬間,她看到了那兒的布滿灰塵的桌椅。她一本正經的對旁邊的老師說:“你大概不知道孩子們為什麼都不肯打掃衛生而寧願讓教室顯得很髒吧?因為他們沒有漂亮的抹布可以用。如果我沒有漂亮的抹布,我也不想去清理衛生。”

供孩子使用的家具一定能夠方便清洗,這樣不隻是出於衛生的要求,事實上,這些清洗簡便的家具提供給孩子樂於參與的機會。孩子學著把汙跡清洗幹淨,也學會如何保持環境衛生。長此以往,孩子保持衛生的良好習慣就能自然養成,他身邊的各樣東西也會被洗刷幹淨。

不少人向我建議,不妨貼一層塑膠防滑墊在桌腳和凳子腳下,以減小它們被移動時的噪音。我覺得有點噪音反而會更好,這樣一來,孩子們才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否太過野蠻。因為孩子的肌肉還沒有發育到可以自如運用的程度,他們操作起來往往毫無秩序可言,也不太懂得去控製自己的行為。這一點是他們和大人的區別。

在“兒童之家”裏,每一個桌、椅發出的噪音都能反映出孩子的每一個動作的用力程度。於是,孩子就會十分的注意自己的身體動作。在“兒童之家”裏,還擺設了一些諸如玻璃、盤子、花瓶之類的易碎物品。一些大人就會質問我們:“為什麼這麼做?三四歲孩子一旦接觸到這些玻璃做的東西,一定會不小心把它們打碎的!”心存這種想法的人,似乎覺得幾片玻璃比孩子還要珍貴,難道對孩子的訓練還不如這幾片玻璃難能可貴嗎?

當孩子身處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環境時,他們會盡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並控製自己的行為。這樣的環境,不需被外界激勵,孩子們就能將自己的行為改進。從孩子的臉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喜悅和驕傲,偶爾還會看到他的神情一本正經到無以複加。這表明,孩子天生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而且他們願意這樣。

事實上,一個3歲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會出現什麼呢?隻有成長。為了孩子以後成為一個棟梁之才,我們一定要盡全力去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改進。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學著做自己必須做的事,因為隻有不斷的練習,才能促進發展。孩子喜歡洗手,不單單是因為覺得洗手很好玩,而是出於洗手能令他覺得自己能夠做好這件事。發展孩子全部能力的根本所在,就是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動手。

在孩子的成長期,在孩子試圖把工作做得更好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通常我們絞盡腦汁幫助孩子,卻像許多學校把桌椅固定在地板上的行為一樣,恰恰妨礙了孩子們的自然發展。

是的,孩子確實好動,並且時常動作粗魯,但是,孩子從來不會破壞不固定的桌椅。盡管把桌椅固定後看上去井然有序,但這樣一來,孩子的身體動作永遠也無法有序了。也許,我們可以提供孩子一個鐵碗或鐵盤子,以防碗盤摔在地上而破碎。但是,這麼做的效果是適得其反,孩子們會像著了魔似的更喜歡把碗盤往地上摔。其實我們這樣做,隻是自欺欺人地把問題掩藏了。孩子還會繼續犯錯,這種人為的設限,勢必成為阻礙孩子自然發展的絆腳石。一個試圖自己動手做事的孩子,往往樂於跟人合作且充滿活力。

在一般情況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旁觀的我們會馬上伸出援助之手。大概我們的腦海裏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你要自己梳洗、自己穿衣服嗎?快別費勁了,我在這裏呀!我會幫你做好任何你想要完成的事情。”本來,我們以為幫孩子做事是為了他考慮,殊不知,這個被我們剝奪了自主權的孩子變得難於相處,而我們還把他的行為當作是難以教導的表現!

回想一下,孩子是如何度過他生命的最初幾年的。他受控在一個不準打破、不準弄髒身邊物品的家裏,動彈不得,更談不上有機會練習控製自己的身體,也無法學習使用日常生活中必備用品。這樣,就無情地剝奪了孩子許多學習必要的生活經驗的機會,勢必影響到孩子的生命與成長。

有些孩子似乎難以相處,沒有人能夠管得好。他們常常煩躁、不安分或鬱鬱寡歡,總是不願意乖乖地梳洗,他們的父母也隻好任由他,不再教導他了。很多人都說這樣的父母真慈善,飽含耐心,能夠天天容忍這樣的孩子。但這種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有益的嗎?果真如此的話,那大概是我們對好的標準出現了誤解。

對孩子好,並不是要一味的容忍他所犯的所有錯誤,而是要找出避免他再次犯錯的方法。對孩子好,就是盡量讓他自然地生活與成長;對孩子好,就是盡量讓他成長無所缺。我們應該意識到孩子需要大人的幫助,因為他們非常脆弱無力。隻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愛護孩子。

置身於孩子的環境裏觀察他們的行為時,我們會發現,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加出色,孩子們總是能夠自覺而又專注地進行。從孩子選擇的物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確實處在合適他的環境裏,同時還可以發現,孩子在使用過這些物品後,驗證了自己的對與錯。

那麼,我們該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呢?什麼也不必做!

在我們盡量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一切後,要做的就是克製自己想要幫助他的衝動。要在旁邊默默地觀察他,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不用過多的打擾他,當然,也不能聽之任之,完全不加約束。

當孩子在做一件自以為很了不起的事情時,外表沉靜且自得其樂。除了在一旁觀察,我們還應該做什麼呢?這就是我成立蒙台梭利學校的原因。在蒙台梭利學校,當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時,孩子們反而能夠自覺地做自己的事,這點與普通學校的教學恰恰相反。在別的學校裏,教師通常扮演主動者的角色,孩子們則處於被動位置。實際上,孩子成長或發展的愈好,教師更應該隻是在一旁觀察與聆聽。

這使我想起一件發生在我們學校裏的令人開懷大笑的事情。那一次,校工忘記打開學校大門的鎖,孩子們因為不能跨進校門,情緒惡劣。最後,老師興奮地對他們說:“你們完全可以從窗戶跳進去,但是我辦不到。”然後,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從窗戶爬進了教室,老師則興致勃勃地守在門外看著教室裏的他們盡情地玩耍。

因此,我們應當建立一個能引導孩子並提供他們鍛煉能力相適應的環境,允許教師有短暫的離開。這種環境的存在,就是教育上的一大飛躍。

解放雙手激發腦細胞

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正常發展有三個階段,有兩個階段和運動有關,也就是走路和說話這兩項活動。因此,科學習慣將孩子這兩項運動功能看成是“星象圖”來占卜兒童的未來。這兩項複雜的運動,體現出兒童在掌握運動功能和表達的方法上,獲得了第一個實質性的成功。

假設就語言對於思維的一致表現來說,語言是人類特有的個性,行走平凡無奇,它是人與其他動物的共有特征。與植物不同,動物能夠到處活動。通過一些特別的器官作用,這種運動就產生了,而行走也成為人類一種基本的特性。但就算人有如此巨大的在空間運動的能力,甚至能夠繞行整個地球,也不能就此認為行走是智慧人類獨具的特征。

與之相反,與人的智慧最密切相關的手的運動,卻是專門為人類的智慧服務。大家都知道,最早把經過削鑿和磨光的石塊用作工具的是人類,這表明史前時期的某些地方已經存在最早的人類了。有機體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裏程碑因為工具的運用正被載入。運用手的勞作,把語言刻在石塊上,這時言語才成為人類曆史的記錄載體。

雙手得以解放,是人類的特征之一,於是,人的手不再隻是運動的工具,而進一步成為了智慧的工具。這種功能促使手為智慧提供服務,人類手的進化不僅使人在動物界占據更高的地位,並通過手的運動把人作為一個生命體完整地展示出來。

人手的構造非常精細和複雜,它不止展現了智慧,還使人與環境之間構成特殊的聯係。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認為,人依靠雙手去開拓環境,並在理智的引導下改造環境,進而完成改造世界的使命。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兒童最初的現象,即語言的產生和手的運用,來評估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來思考他們心理活動的發展水平。我們研究語言的出現,研究手在勞動中的功能性作用,絕對合乎邏輯。

心理的這兩種外部表現,能被人的潛意識認識並給予重視。言語和手的重要性展露無遺,人們通常會把它們看成是人類的獨有特征。此處所指的是一些與成人的社會生活相關的形式。比如,當一對男女結婚時,他們會攜手“山盟海誓”;男人在訂婚時他也會“承諾未來”,在征詢女人是否願意嫁給他時,他“握住女人的手”;在宣誓時,男人要舉手宣讀誓詞。在宗教儀式中,手被大量應用,這時它強烈地表現出一種自我意識。彼拉多不願承擔耶穌死亡的責任,所以在公眾場合洗手,既是實實在在地也是象征性地洗手。做一些最莊嚴的彌撒時,祭壇上的神父總是說:“我將在無罪的臣民中洗手。”這不是指他講話的同時還在用水洗手,因為早在登上祭台之前,他已經把手清洗幹淨了。

這些例子盡管不同,但全都表明人們在潛意識中將手寓意為內在的“自我”。假如事實真的如此,那麼兒童的手的發展,在各種基本的人類活動中,幾乎能媲美任何東西,更令人驚歎和更擁有神聖感。

所以,兒童第一次朝外界伸出小手的舉動,我們實在是應該充滿真誠的期待。這是兒童的小手第一次富有智慧的舉動,是兒童進入這個世界的宣言,成人應該由衷讚美這種舉動。

有些成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擔心孩子的小手伸出去,接觸一些毫無價值或無關緊要的東西,為了避免兒童接觸這些東西,他們想方設法隱藏這些東西。成人一再提示:“不要碰!”就像他一再重複說:“別動!放老實點!”成人的某種焦慮感潛藏在意識裏,並導致他建築起了一道防線,還呼籲他人的幫助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防範森嚴,如同要與侵犯他們財產和安寧的強盜進行殊死搏鬥一般。

兒童起初的心理發展,需要將某些東西放在能讓他看到和聽到的環境中。大人們必須為兒童提供一些能幫助他工作的東西,為他提供“活動對象”,才能使兒童通過自身的運動和手的活動實現自我的發展。

但是,這些需要卻被兒童的處所忽視了,兒童四周的東西都被成人所擁有和使用。兒童禁止觸摸這些東西,他被告知:“不準碰任何東西”。一旦兒童碰了某些不被允許碰觸的東西,就會輕者受責罵,重者受體罰。順利抓到某個東西的兒童,就如同發現了一塊骨頭的饑餓小狗,趕緊的躲到角落裏狼吞虎咽,企圖從無營養的物體中尋求營養,還會因為害怕有人突然把骨頭搶走而惶恐不安。

兒童的運動並非偶然事件。他在潛意識的指導下,建立起具有協調性、組織性和目的性的運動。他通過無數次的協調實驗,用他的內在精神使他的表達器官和組織相協調。兒童必須獨立自主,單獨完成自己的行動。當他處在塑造自我的過程中時,運動有一個特有標誌,不隻是偶然性的或一時衝動的結果。兒童並非毫無目的地亂跑、亂跳,擺弄東西,甚至把屋子搞得一塌糊塗。他是在從他人的活動中獲取啟示,以此產生建設性的行為。他打算像成人一樣去做事情,模仿成人運用東西或工具。所以,兒童的活動與家庭和社會環境直接相關。

兒童會想方設法去掃地、刷盤子、洗衣服、倒水、洗澡、梳頭、穿衣等,這種天生的活動傾向可稱為“模仿”。舉例來說明,這不同於猴子的模仿行為似的表述很含糊。兒童的這些活動源於一種有智慧的心理模式,先有認識,後有行動,兒童的心理活動支配著他的活動。當兒童打算做一件事時,他事先已經知道為什麼才做它,他很熱切期望自己能去做別人正在做的那件事。

從兒童的語言發展上,我們發現有相同的情況發生。兒童從周圍人們的對話中獲得語言能力。他的記憶力幫他把以前所聽到的詞彙存儲起來,於是,他會根據某個特定的時候,去運用這些詞彙。兒童運用詞彙不像鸚鵡那樣,就語言的模仿性質而言,他們兩者截然不同。這是極其重要的區別。因此,我們了解了兒童和成人之間的關係,這種區別也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理解兒童的活動。

兒童對細節的感知能力

有充足的證據顯示,並非像機械分析的心理學家肯定的那樣,說兒童智力的發展是在外界條件的催化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不幸的是,這些機械分析的心理學家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長遠地影響著我們,從而也影響到我們對兒童的教育。他們的觀點是:外界的影響是通過進入我們的感官而實施的。然後,這些體驗在人的內心裏紮根,且慢慢融合,變得有條不紊,繼而形成了智力。他們先假設兒童在心理上隻能被動反應,任由環境的影響,並推斷出兒童的智商是完全被成人控製的。另一個與之相似的觀點認為,兒童不單在智力上屬於被動反應,並且像一隻空瓶子,能夠被隨意灌滿。

通過以往的經驗我們完全可以證實,絕對不能輕視環境對兒童智力發展的重大影響。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教育體係實在太重視兒童教育的環境了,還把環境當作教育體係的中心內容。我們比以往的教育體係更大容量、更科學地發展兒童的感知能力,但是我們的思想不同於他們。對於那種認為兒童隻是一個被動的人的傳統觀念,我們持有不同觀點。我們更多強調的是兒童的內在敏感性。兒童有一個緩慢發展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可一直持續到5歲左右,我們還認為有必要培養兒童從環境中汲取經驗的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