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嬰兒的成長1(2 / 3)

兒童正處在一個積極探索環境的人生階段,他通過他的感官吸取對周圍的感知,但這並非讓他像鏡子一樣統統接收。一個真正的觀察者是出於自身內在衝動的需要,由感覺或特別的興趣來支配行動,從而有目的地獲取經驗。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沒有任何人能感知到一個物體的全貌,這同時表達了這樣一種看法:受個人的局限,每個人隻能看到一個物體的部分狀況。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描述物體的時候,往往是根據感覺和興趣去思考的。因此同一物體,人們往往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描述。詹姆斯為此舉了一個精妙的例子。他說:“如果你穿著一套十分滿意的新衣服,你出門的時候就會特別關注別人是否穿著相同款式的衣服。如果你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這樣搜索著,那就很可能命喪車輪,特別危險。”

大概我們會問,兒童吸取了海量的外部經驗,那麼,他們選擇某種體驗的特別興趣是什麼?詹姆斯所舉的例子不再可靠,因為這時兒童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狹隘影響。兒童從無到有的過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斷向前發展的。這就是兒童真實的理性,敏感期就是圍繞它而進行的。但是這種獲取理性的過程,絕對是自然的和充滿創造性的,它通過環境汲取經驗來獲得力量,如同活潑的生命在漸漸成長。

兒童的理性是生命的原動力和能量源泉。各種經驗隨時被整理排序,服務於理性,兒童用他原始的經驗來完善理性。我們甚至可以肯定,兒童需求獲得經驗的欲望如饑似渴,永不滿足。我們早就知道,兒童會被光線、色彩和聲音強烈地吸引,同時興奮不已。但我們還要指出,這個理性的產生是一個自發的運動過程,是由內部引發的現象。顯然,兒童的心理狀態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兒童從無到有地發展他的理性,這是人獨有的品質。即使在蹣跚學步時,兒童就已經開始沿著這條道路奮勇前進了。

事情的真實情況比雄辯更有說服力。我回憶起一個感人肺腑的例子:一個僅僅4個星期大的嬰兒,從未被帶出過出生的房子。有一次,家裏的保姆抱著這個嬰兒走動時,嬰兒看見與他同住一幢房裏的父親和叔叔,這兩個人身高相差無幾,年紀也相仿。這個嬰兒倍感訝異,從此看到這兩個人就覺得恐懼。

他的父親和叔叔聽說了我們從事的職業,就請我們幫忙消除這個嬰兒的心理障礙。我們建議他們兄弟兩個不要同時出現在嬰兒的視線範圍內,保持距離,一個在右,一個在左。於是嬰兒轉頭去看著其中的一個,凝視一會兒後,突然嗬嗬地笑起來。但隨後他又突然變得憂慮,馬上扭頭去瞅另一個人,瞅過一會兒後,他也會對著那個人嗬嗬地笑。他把頭左右扭來扭去,臉上的神情時而擔憂,時而欣慰,直到他終於能分辨出兩個人的樣子。

在這個嬰兒看來,這兩個人曾是同一個男人。他們在不同的場合陪嬰兒玩耍,曾經都把他抱在懷中,對著他喃喃輕語。

這個嬰兒起初還以為,有個男人和他的母親、保姆以及家裏別的女人不同,關鍵是他從未看見兩個男人在一起的樣子,因此突然同時出現的兩個男人令他產生了警惕。他的世界中突然出現一個男人,隨後他又見到另一個相似的男人,這時他意識到了自己所犯的第一個錯誤。雖然他剛剛出生4個禮拜左右,但他卻真實地體驗到人類理性的謬誤和可笑。

如果這兩個男人意識不到嬰兒從出生起就存在自己的內心活動,他們對嬰兒的幫助將無從下手。了解嬰兒的內心世界,使嬰兒邁出最艱難的第一步,並開始思考,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還有年齡大一點兒童的例子:一個7個月大的兒童正坐在地板上擺弄一隻繡著花和孩子圖案的枕頭,並興味盎然地用鼻子嗅枕頭上的花,親吻枕頭上的兒童。突然,一位沒受過正確護理兒童教育的女仆闖了進來,她認為孩子喜歡嗅聞和親吻物品。於是,她趕緊給這個兒童拿來很多東西,催促道:“快聞聞這個!快親親那個!”

糟糕的是,兒童幼小的頭腦受到了幹擾。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模式,識別圖像,再把它們存儲在記憶中。他正做的起勁,而且思維平靜,這十分有益於他的理性構建的工作。當他嚐試去獲得一種內部秩序,開展神秘工作的時候,卻被一個魯莽的大人擾亂了。所以,粗蠻的成人幹擾兒童的思路或試圖分散他的注意力時,就很有可能為這種艱苦的內部工作設置了阻礙。

在嬉戲時,成人牽住兒童的小手,親吻他,或哄他安心睡覺,卻不關注他那特有的心理進程。如果成人不能意識到這種神秘工作的存在,就可能徹底毀掉兒童最初的心理成長過程,就如同海水衝上了沙灘,並席卷了用泥沙構築的城堡,於是沙灘上堆沙雕的人們不得不重新開始工作。因為無知,成人有可能抑製了兒童的基本欲望。

需要銘記的是,兒童應該得到屬於他的清晰體驗,因為隻有擁有這些體驗,使它變得深切,並能將之區分之後,兒童屬於自己的智力才能形成。

某位著名的兒童營養專家曾在自己開設的診所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所做的實驗使他得出以下結論:在食物方麵,也必須充分考慮兒童的個人因素。他發現兒童在一定年齡之前,還沒有一種東西的營養價值能替代母乳。因為同一樣東西,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好的,但對另一個孩子也許是壞的。在形式上和理論上,他的診所樹立起一個典範。

他的方法應用在半歲以下的兒童身上會獲得理想的效果,但對半歲以上的兒童卻不頂用。這使人疑惑,因為在這個年齡,相比早期喂養,人工喂養要容易得多。

一些家境貧困的母親無法給自己的孩子喂奶,所以去詢問這位專家怎樣喂養孩子。專家為這些母親開設的門診處,就在他的診所裏。奇怪的是,這些貧困父母的孩子並不像住在診所裏的兒童們那樣,在半歲以後出現營養失調。經過反複的觀察之後,這位專家終於認識到,一定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導致這個現象的產生。他開始發現,診所裏半歲以上的兒童,“因為心理不健康而出現厭倦情緒”。他給兒童提供了很多消遣和娛樂活動,代替了讓孩子們在診所裏散步,而是領著幼兒們到相對新奇的一些地方玩耍,結果就是,這些兒童恢複了健康。

大量的實驗表明:1歲以前的兒童能在他們周圍的環境獲得驚人的深切體驗,他們能從一些圖片中認出所熟悉的環境。但之後我們要更加注意,兒童一旦獲得這種體驗,他們就不再有很強的興趣了。第二年以後,即使是漂亮的物體和鮮豔的色彩,也不能再使兒童激動了。

我們發現,這種欣喜若狂正是敏感期的特征,但是他們開始對我們忽視的小物體發生興趣了。也就是說,他對不起眼的東西或者我們很少關注的東西有興趣了。

在一個15個月大的小女孩身上,我第一次發現了這種敏感性。我聽到她在花園裏縱聲大笑,對一個小不點來說這有點反常。她走到外麵,坐在平台的磚頭上,似乎全然沉醉在一種發現的愉悅中。

原來,小女孩附近有一個美麗的花壇,烈日下,花壇裏的天竺葵看起來非常豔麗,可是這個小女孩並沒有看花,她的眼睛直盯著地麵。但地麵上沒有任何值得看的東西,我注意到了兒童的一種難以捉摸的奇特興趣。

我悄悄地靠近她,仔細端詳這些磚頭,卻沒有看到任何有趣的東西。但是這個小女孩卻莊重地對我說:“那裏有一隻會動的小東西。”她伸手指給我看,我發現了一隻跟磚頭一樣顏色、小得差點不被人看到的昆蟲,它正在飛快地奔跑。原來是一個會動、會跑的小生物使這個小女孩暢懷大笑,她的好奇心在歡快的叫嚷聲中得到了滿足,叫聲大大超過她平時的聲音。這種歡快並不是源於太陽,不是源於花朵,也不是源於那鮮豔的色彩。

另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個幾乎也是15個月大的小男孩使我深深的記住了他,事情發生的情形和前麵的故事相似。他正玩弄著母親收集的許多色彩豔麗的明信片。這些東西似乎勾起了這個小孩的興趣,於是他遞給我看。他用稚嫩的話語對我說:“叭叭”,用此代表“汽車”。由此我明白他在邀請我去看汽車的圖片。

他有很多的圖片,都很漂亮,很明顯,他母親收集這些東西,既是為了哄他高興,同時也在試著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這些明信片上畫著長頸鹿、獅子、蜜蜂、猴子、鳥等各種不同的動物;還有一些明信片上印著討兒童歡心的家畜,如綿羊、貓、驢子、馬和奶牛等;還有一些明信片則包含著各種景物,如房子、動物和人。令我迷惑的是,在所收集的這些明信片中,我看不到畫有汽車的圖片。

我對這個孩子說:“我沒有看見汽車啊。”當時他看著我,從明信片裏並挑出一張,自豪地說:“在這裏!”在這張明信片中央,明顯可以看到一隻漂亮的獵狗,遠處是一個扛著槍的獵人。在一個角落裏,可以看到一座小屋,以及彎彎曲曲的一條線,似乎是一條路,在這條線上,依稀有個黑點。小男孩指著這黑點說:“叭叭”。這個黑點小得幾乎看不見,但是我明白,這個小黑點的確可以表示一輛汽車。汽車被畫得這樣小,幾乎很難被發現,但是這小小的汽車卻引起了這個小男孩的注意,於是他覺得必須指給我看。

我想,可能這個小男孩還沒有發現其他明信片上那些漂亮實用的圖畫。我選出一張上麵畫有長頸鹿的明信片,對他說:“看它的長脖子。”這個小男孩神情憤怒地說:“長頸鹿。”至此,我再也沒有繼續說下去的勇氣了。

可以這樣說,在兒童兩歲時,在幾個階段裏,他的天性會漸漸引導智力,直到他能充分理解周圍環境中的東西,這種活動才會暫時告停。

我還有一些親身體驗過的例子。我曾引導一個差不多20個月大的小男孩看一本設計得很精致的關於成人題材的書。這是由多雷配插圖的《新約全書》。書裏複製了一些名畫,其中一幅畫是拉斐爾的《主的榮光》,上麵畫著耶穌召喚小孩到他身邊去的畫麵。在我的建議下,這個小家夥看完了這幅畫,隨後我向他解釋:“耶穌的懷裏抱著一個小孩。所有的小孩都將頭靠著耶穌,這些小孩都在仰視他,他愛他們。”

這個孩子的臉上沒有顯示出丁點的興趣。這時,他扭動著自己的身體,好像在說我才不管他。我開始翻書,搜索另一幅圖畫。突然,這個小男孩說:“他在睡覺。”

對這個小男孩的話,我一頭霧水,問:“誰在睡覺?”

這個小男孩響亮地回道:“是耶穌!耶穌在睡覺。”他示意我把書翻回去。我再次注視這幅畫,畫麵上的耶穌基督正站在高處俯視兒童。他的頭低垂,看起來真像在睡覺。這個小男孩注意到的細節讓人慚愧不已,成人可能從未注意到!

我繼續解釋這些圖畫。當講到一幅畫有基督顯聖的圖畫時,我說:“看啊,耶穌升天了,人們的表情充滿驚恐。你看這個小男孩轉動著眼睛,這個婦女伸出了手臂,這不正是這個意思嗎?”我意識到選的圖畫並不合適於兒童,我的解釋對兒童毫無吸引力。可是有趣的是,我發現了對這樣一幅複雜的圖畫,兒童和成人所產生的不同反應。

這個小男孩隻是輕輕地嘟一嘟嘴,好像在說:“嗯,往下翻好了。”他的小臉上也並未顯示出有絲毫的興趣。

我繼續往後翻書,看到他抓住脖子上掛著的類似兔子的小飾物,然後他叫道:“小兔子!”我估計,他被這個兔形的小飾物吸引住了。突然,他又示意我把書翻回去。我順從他的意見並把書翻回去,驚訝地發現,在《主的榮光》畫的一側還真畫著一隻小兔子。我卻沒留神這一點。

很明顯,兒童和成人具有兩種不同的觀察視野,這反映出程度的加深範圍由小慢慢擴大。成人總想給三四歲的兒童看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以為他們從前沒有看見過什麼東西。這種做法無異於一個人認為另一個人耳聾,於是大聲說話一樣。在你做過巨大努力,使那人聽到後,他卻對你抗議:“我又不是聾子!”

成人常常自以為是,以為兒童隻對色彩鮮豔的、轟隆作響的東西感興趣。強烈的刺激物,如歌聲、鍾鳴、飄揚在空中的旗幟、炫目的燈光等,這些看似強烈的吸引是外在的,會轉瞬即逝,並不能給兒童的注意力帶來多少好處。我們可以將這種行為方式和我們的行為方式進行比較。假設我們正在饒有興致地讀書,卻被沿街奏樂的管樂隊的響聲吸引了,於是停止讀書,來到窗前,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見到一些人的這種行為,卻很少被認為是成人容易被響亮的聲音強烈吸引。可是,我們卻很輕易地去推斷兒童,認為一種外部的強烈刺激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這隻不過是一種附帶產生的結果,與兒童心理活動的發展聯係不大。

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小東西,卻被兒童全身心地凝視,這一現象可以證明兒童心理活動的存在。不是說這些小東西給兒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才有這種反映,隻是因為他被小東西吸引,並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它的同時,顯示出了“愛與智慧”。

對成人來說,兒童的心靈是一個晦澀難懂的謎。這個謎所以令成人困惑,全然是因為他們隻看表麵現象,並沒有從它的內在心理活動作分析。

我們必須考慮到,在兒童活動的背後,潛伏著一種容易理解的原因。要不然,他就不會無原因,無目的地做任何事情。我們經常認為兒童所有的反應隻是一時興起才產生,但興趣不也包含著一些東西嗎?這是一個亟待被解決的重要問題,一個必須發現的謎底。尋找謎底的過程充滿困難卻又十分有趣。成人必須以一種新的態度對待兒童,放棄自己的傲慢,才能發現這些謎底。成人必須做一個學習者,而不是一個專橫獨斷的領導者或偏執狹隘的心理仲裁者。但是,在與兒童的關係上,成人以領導者或仲裁者身份出現的情況屢見不鮮。

我突然想起在一間畫室的角落裏,與一群婦女討論關於兒童書籍的事來。我看見一個1歲半大的小男孩,他安靜地在我們身旁玩耍。我們先從理論談起,隨後轉到更為具體的事情上麵去,理所當然地就談到了有關幼兒的書籍。

這時,那位小男孩的母親說:“我有一本名叫《小黑人薩莫》的書。薩莫是個小黑人,在他生日當天,父母送給他很多禮物:帽子、鞋子、長統襪和漂亮的外衣。在薩莫的父母為他準備豐盛的飯菜時,薩莫悄悄地跑出了家門,急切地炫耀他收到的禮物去了。在街上,他遇見了許多動物,他想向它們表示安撫,就送給每個動物一樣東西:帽子送給了長頸鹿,鞋子送給了老虎……最後,他一無所有,哭著回了家。書的最後一幅畫是薩莫麵前擺著豐盛的飯菜,他的父母原諒了他,所以,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快樂的。”

這位母親提議其他人也看看這本書,這時,小男孩插嘴說:“不,Lola。”所有的人都驚訝了,都在想這也許就是一個童年的謎。這個小男孩反複不斷地說:“不,Lola”,這令人難以理解。

他的母親繼續說:“曾經看護過他幾天的一個保姆的名字就叫Lola。”這時,小男孩開始哭泣,大叫著“Lola”,情緒似乎非常糟糕。

最後,有個人把書遞給他看,小男孩指著封麵背後的最後一幅畫——這幅畫上麵的可憐小黑人正在哭泣。這時我們才清楚,他所說的“Lo-la”,是“llora”西班牙語的意思是他在哭,隻是他發錯了音。

小男孩哭訴的理由是這樣的:這本書的結局其實並不快樂,封底那幅畫上的小黑人薩莫正在哭泣。無疑,這個小男孩是正確的,但這明顯被所有人忽視了。因此,當他母親說“故事的結尾是快樂的”時,小男孩表示了抗議。他明明記得書的結尾是薩莫正在哭啊。

相比他的母親,這個小男孩更仔細地閱讀了這本書。雖然他對這些婦女的談話不能完全懂得,甚至還不能確切地表達一句簡單的話,但他顯示出來的觀察力著實讓人驚訝。

兒童與成人的個性在性質上截然不同。因為成人知道選擇,兒童則不能,反倒認為成人似乎有點無知。一個細心的兒童看成人,一定會帶著些許輕蔑。由於我們對細節缺乏興趣,兒童會認為我們遲鈍和麻木。如果兒童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肯定會說出自己對成人的莫大懷疑,正如我們難以信任他那樣。兒童和成人的思維方式存在區別,不能相互理解,所以就會產生問題。

兒童對外部秩序的熱愛和認知

兒童通常是看過外麵世界秩序之後才了解他外麵的環境,之後才明白自身和外部環境的關係。

熱愛秩序,是幼兒的一個特點。1歲半或兩歲的兒童能夠確切地指出一些東西。值得人們注意的是,可能在更早時候,孩子們就掌握了這種能力,遺憾的是大人們沒有及時引導他們對外部環境秩序的需求。

一個優秀的家庭主婦對秩序的熱愛與兒童對秩序的熱愛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家庭主婦宣揚:“我愛我家,我愛整潔的家。”她隻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但是孩子卻是真的討厭生活在混亂的環境裏。混亂的環境隻會讓孩子心煩氣躁。於是他用絕望的叫喊來表達自己的痛苦,更最嚴重的就是由此急出病來。

嬰兒比大孩子甚至成人更加敏感,更容易覺察到周圍環境的混亂。他的敏感性顯然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敏感度越差,甚至是消失。生物在其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性會周期性的出現,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敏感期”。這個時期充滿神秘,也極其重要。

意外的是,人們認定,孩子們考慮到外部秩序的敏感期是雜亂無章的。產生這種矛盾的原因是:這個環境不隻屬於他自己,所以小孩子無法弄懂他在這個環境中的位置;而同一環境裏,強大有力的教師不但不能給予他理解,反而覺得他任性。小孩子毫無理由的大呼小叫,不理會人們的安撫,這種情形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裏。我們不難看出,部分大人不能知曉的秘密,其實就藏在小孩子的心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