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最初的動力2(1 / 3)

3至6歲的兒童對詞彙興趣盎然,樂此不疲,這個時期學會的詞彙不易忘記,成長之後也能流利地使用,可是到了下個階段,兒童的發展轉向其他能力,詞彙學習變得困難起來。因而,兒童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期是3至6歲。當然,我們教授詞彙強行灌輸,而要與實物結合起來,與實際經驗保持同步。比如,講解花草昆蟲時展示標本,讓兒童看到實物,或者講述地理知識與地球儀相結合。對照實物、圖片、圖表能夠降低學習難度,也有助於單詞記憶。

一個14歲的男孩不清楚花的結構,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跑過來,指著花壇裏一朵花告訴他“這是雌蕊”。

還有一次,我在牆上掛了一些圖片,向學生講解植物根莖的分類,一個小家夥跑了進來,問我圖上畫的是什麼東西,我就給他講解了一番。下課不久,我們發現花園裏所有植物都被拔了起來,看來,小家夥對植物的根著了迷,將其拔出來看個究竟。事情往往是這樣,如果我堅持使用圖形或實物教兒童學習詞彙,家長可能產生不滿。想一想吧,哪個父母願意看到自家花園的花草都被孩子拔出來呢?

兒童的心理和見到的事物完全吻合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不僅源於直觀感受,還包括豐富的想象力。

我們通常隻知道兒童有豐富的想象力,卻無法探究其豐富程度。研究中,我們向6歲的兒童講解地理知識,我們拿出地球儀,告訴他們:“這是地球”,而不是從河流、海灣、海島開始講起。

兒童具備的知識還不足以想象世界的樣子,他們對世界的概念隻能憑借想象力來完成。我們展示的地圖上,青藍色表示海洋,發光的碎末表示陸地,此外沒有其他任何標示,但兒童一看見地圖就說:

“這是陸地。”

“這是海洋。”

“這裏是美洲。”

“這裏是印度。”

大多數兒童都在房間裏掛上了地圖,地圖很受歡迎。3至6歲的兒童不僅能區分事物,還能聯係沒有看見過的東西。兒童的心理活動中想象力占有重要地位。成人大都喜歡給兒童講神話故事,好像在有意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那麼,既然我們都認為兒童喜歡想象,為什麼隻給他們講神話呢?如果兒童通過想象神話,為什麼不能想象美洲呢?何況,與語言交流不同,觀察地圖可以給兒童更為直觀印象。思想不是被動的,它永遠需要靈感的火花。

一次,一群6歲的孩子站在地圖前討論著什麼,一個3歲的孩子擠過來說:“讓我看看,世界就是這樣的嗎?”

“這就是世界。”6歲的兒童回答。

3歲的聽了接著說:“啊,現在我知道了。我叔叔曾經三次環遊世界呢!”

這表明兒童知道這隻是一個地球模型,真實世界要大得多,他一定聽說過地球。

我上課時一個4歲的男孩跑來看地圖。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忽然問旁邊的學生:“紐約在哪兒?”學生們吃了一驚,指給他紐約的位置,不料他接著問:“荷蘭在哪兒?”周圍的人更加驚奇了,小孩知道了荷蘭的位置後,說:“我爸爸每年都要去美國兩次,住在紐約,他一走,媽媽就說‘爸爸現在在海上’,過了幾天,媽媽說‘爸爸到紐約了’,再過一些天,媽媽又說‘爸爸又到海上了’,當媽媽說‘爸爸已經回到了荷蘭,我們到阿姆斯特丹去接他’的時候,我就會很高興。”

顯然這個孩子已經多次聽過美國,當他聽到有人在地圖前談論美國時,就忍不住走過去,仿佛在說,“我已經看見美國了”。

兒童看地圖時需要循序漸進地將符號形象化,一如以前認識物質世界一樣,把抽象詞彙與真實事物聯係起來需要一個過程。

人們認為,這個年齡的兒童熱衷玩磚頭和聽故事,玩磚頭能夠鍛煉體力,使大腦與外部世界發生聯係,將思想與環境統一起來,有助於他們加快成長與了解世界;而聽故事能夠豐富想象力,兒童通過遊戲把它釋放出來。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對一切事物都覺得新奇,不停地問東問西並要求得到解釋,接連不斷的問題像空投的炸彈,常常把成人轟得暈頭轉向。隻要成人一一給予答複而不表示厭煩,兒童就會非常高興。不過有一點;成人喜歡嘮叨,兒童卻反感長篇大論。

有個小孩問:“爸爸,葉子為什麼是綠的?”做父親的覺得這個問題很高深,就耐心告訴孩子什麼是葉綠素及植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父親興致勃勃的講述,被孩子不耐煩地打斷:“我隻想知道葉子為什麼是綠的,不想知道什麼葉綠素、光合作用。”

好玩、富於想象、提問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主要特征,他們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而他們的問題也不都容易回答。

孩子可能會問:“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呀?”

聰明的母親會說:“你是我的孩子呀,當然是我生的啦。”

這樣的回答很簡練,也讓兒童感到滿意。但一年,母親說,“我要生另一個孩子了”,出了產房,她讓孩子來看嬰兒,並對他說:“你看,他是你的弟弟,你們都是媽媽生出來的。”

6歲的兒童可能對此強烈不滿:“哼,我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呢?你還在哄我,媽媽,我已經夠大了。你一說要幫我生弟弟,我就注意觀察你要做什麼,可是你什麼也沒做呀!”

要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並不容易,父母與教師都需有足夠的耐心和才智。成人必須放棄所有自以為是的做法,使用一些針對3至6歲兒童心理的技巧,才能解決兒童的疑惑,而成人恰恰缺乏這種能力,需進行必要的訓練。幸運的是,兒童從環境中學到的東西,遠多於從成人得到的啟示。

迄今為止,我們對很多問題的答複仍不能滿足兒童的需求,表明我們對兒童缺乏深入的了解,對他們的心理多存歪曲,用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去指導兒童注定行不通。其實很簡單,兒童會通過行為方式帶我們走上了解他們的路途。

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渴望還表現為他們想參與其中,由此推斷,兒童有意識形成廣泛興趣,協調自己的運動,最終實現自我控製。

不難發現,兒童一旦被某件事情吸引,就會反複做它。比如,全神貫注地打磨一件銅器直至閃閃發光。兒童如此投入,如此執著,因而表麵的目的僅僅是一個刺激點,這些行為緣於一種下意識的需要,兒童的成長正是這些下意識目的的實現過程。重複的運動協調肌肉和諧性,這屬於後天訓練。同理,成人通過各種遊戲、運動如網球、足球來鍛煉自己,不隻為了從中得到樂趣或提高球藝,也在於提高我們的運動能力。

兒童的很多被稱為“遊戲”的活動的意義和運動對成人的意義相同,即從中獲得所需的能力。

對所有物種來說,適應生活環境的需求是生命的本能,處於發育時期的兒童必須培養自身的能力,以便更好生存。兒童時期是培養生存能力的最好階段,由此,我們說兒童的模仿能力是他們完成自我建設的先決。

兒童完善自身的能力與生俱來。兒童被他人的行為激發出模仿的興趣,從而培養各種能力。那麼,兒童通過行為到底培養了哪些能力呢?

以語言為例,這些能力就像紡織機上的經線,是織布的基礎。形象地說,這些經線上布滿了具有韻律感的聲音,這些聲音如同語法規律一樣有序地排列,經過一係列生活經驗的促動,逐漸織出語言之布。整匹布是在3至6歲織完的,所以,這一階段非常重要,所培養的能力將伴隨人的一生。

人的走姿、處事方式都在這個期間定型,成為個性的一部分,並將決定人的社會地位。不同階層的人的差別也體現在個性方麵,就如不同民族的區別也在於語言一樣。所以,社會底層的人要想進入上流社會,先要改變生活習性,擺脫底層生活對他們的影響。

同樣,一個貴族想扮成工人也不容易,習慣與處事方式會暴露他們的真實身份。

兒童發育階段對語言的發展也舉足輕重,因為口音在這個階段一旦定型便終生難改,即使資深大學教授也很難改變幼年形成的口音。另外,高等教育即使能夠大大豐富人的思想,卻無法抹掉嬰兒時期形成的東西。假如兒童遇到了一些障礙導致人格偏執,須在3至6歲進行補救這兒童心理發展的收尾階段。另外,如果使用科學方法對這個時期的兒童進行教育,縮小不同國家、種族之間的差異,就能使人類更和睦地相處。換句話說,人類創造的文明可以改變人類自己,就像人類能夠改變創造自己的自然環境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