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最初的動力2(3 / 3)

幾個世紀過去了,崇拜活動變成一種習俗,宗教信仰也已烙進了人們的頭腦,與道德的固定行為係統彼此混淆。共同的信仰把群體聯合在一起,或與其他群體區別開來。人類群體或生物物種之間的差別在於後者源自遺傳因素,前者則形成於一代代人的心理積澱。盡管文明包含很多想象的東西,但人類生活的特征並非完全來自想象力,而是想象力和其他精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這種抽象活動後來變得單一,形成某種簡化的特定符號,具有精確性和穩定性,便於群體共同掌握這種超現實的想象。

兒童到一定年齡就開始吸收精神層麵的東西,但他們到底學到了什麼呢?

在這裏,我要將精神學習與語言學習進行比較。模式具備準確性和穩定性,如果人接受了某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成為他的組成部分,發揮創造性的作用,如同基因能決定個體特征,而神經中樞決定行為。

嬰兒出生後先開始心理發展,此時嬰兒從周圍環境學來的主要是特定模式。也就是說,兒童吸收的不是直接心理經驗,而是一種心理模式。這些模式的集中表現就是日常生活中多次重複的那些行為,這些模式一旦被吸收,就在它們的個性中固定下來。

第一階段之後,兒童開始出現很多個性因素,發展可能沒有先前那麼確定,但仍離不開一定的基礎。與此相似,由於環境改變或文化因素的影響,兒童對母語的學習也會不確定,但必然不會背離已經接受的語音和語法規則,因為這是在胚胎時期就確定下來的。

兒童早期呈現大腦的條理化和精確性不僅表現為他們對行為精確性的要求,也表現為對秩序、規則的要求。兒童對秩序要求很高,他們對物件的擺放是否規則、位置是否得當十分敏感。這一現象表明,兒童在認知周圍環境時,留在大腦記憶中的是具有一定規律的,否則,就無法集中注意力。

通過探討,我們漸漸揭示了兒童心理的基本形態。精神是一個有機發展的整體,它的形成依據一種預定的潛在模式,心理隻憑借思維能力和意誌力來發展的說法荒謬至極,因為這些能力都是後天獲取的,並以心理潛能發揮作用為基礎形成的。

就像人無法利用思想創造軀體一樣,人的心理類型也不是由意識創造的。這裏的“創造”一詞,指的是原本不存在的東西突然出現了,並按一定的規律發展,整個事件都不受意識的控製。當然,所謂“突然”是針對人的知覺而言的,嚴格地說,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起始和形成的過程,不會無中生有。實際上,所有生命都由胚胎細胞發育而成。

同樣,人類的思想觀念也有其形成、發展的具備創造力的基礎。從嬰兒開始的第一個發展階段,人的精神潛能通過對環境的認知、適應逐步發揮作用,在大腦裏形成一個思想的基礎,個體的繼續發展又基於這個基礎之上,最後,個體成為所屬群體的一個成員。種群是一個心理和文化的集合體,具有連續性,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最終形成人類文明的曆史。

以上論述表明,唯有新生個體具備相應創造力時,才能發展人格所包含的後天能力。這些能力如同社會模式一樣是逐步發展的,整個過程依賴於人對周圍環境的適應。

這就是兒童的生物功能,每個人都要經曆這樣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這種人格條件,而成人卻可以對此施加影響或幹預、破壞。所以,我們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

兒童是研究人類的第一個藍本

目前,生物學研究正在轉向。

過去,無論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動物還是植物,科學家通常選取成年個體做標本。對人類也是如此,無論是倫理學研究還是社會學研究,科學家都把成人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成人都在邁向死亡,所以研究人類時,學者們經常討論死亡問題,沒有人感到奇怪。道德倫理研究,則集中在法律和社會利益關係上。這種狀況現在發生了轉變,甚至與原先完全背離。如今,對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形態的研究,重點都放在幼年甚至更早的階段,最早的是對生物胚胎及細胞生命的研究。

由此,哲學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一門新興的哲學正在興起,盡管目前它還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新興哲學不再受限於理性思維,也不再單純由思想家作出抽象結論,從而更具有科學性。

胚胎學把對人類的研究帶回了生命的起點。人們發現,生命的早期階段與成年階段差異很大,這不僅表明了過去思想家對生命的無知,也是兒童性格研究的第一束曙光。

幼體與成體的差異在於:成體走向死亡,而幼體卻走向生命的巔峰。人也不例外,幼兒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善的人,而一旦完成這個過程,他就不再是原來那個孩子了。所有兒童期的生命是向著完善的方向發展的。

因而,我們可以斷言,兒童很樂意做使自我完善的事情,生命的這一過程充滿了快樂。與此相反,成人的生活卻充滿壓抑和苦惱。

對兒童而言,生活是自身的延伸,他們無憂無慮地遊戲,日漸聰明和強壯起來。而年齡的增長導致的不利是人不能再像兒童那樣完善自己了,也不再有人像過去那樣幫助他了。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成人,並與成人息息相關。嬰兒出生前要在母親的子宮裏生活10個月,再前則追溯至父母的結合的細胞。可以說,兒童期的起始與結束連接著兩代人的成熟,一端是被創造者,另一端是創造者,這就是兒童要走的道路。

生命的自然規律要求成人照料自己的孩子。兒童是愛情的結晶,愛情則是他們生命的源泉。孩子一生下來就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線。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這是生命的一種本能。正是由於這種本能的愛,父母會全心全意地為孩子服務,甚至不惜放棄生命來保護孩子。父母如此奉獻,卻沒有犧牲感,反會體驗到一種快感。父母為孩子盡心時感覺到快樂,這也是生命的天性,所有生物都不例外。

孩子所能喚起的美好情感,在社會關係中是不存在的。一個商人絕對不會對交易夥伴說:“我放棄這些利益,都歸你吧。”可是,一旦出現食物短缺,他會毫不猶豫地把唯一一片麵包留給自己的孩子。

所以,成人有兩種不同的處世態度,一種是作為父母的態度,一種是作為社會成員的態度,前一種體現了人性美好的一麵。

動物也是如此。凶殘的猛獸對待幼崽也會非常溫和,比如獅子、老虎,它們對幼崽流露出來的溫情,大大出乎人的想象。而那些貌似溫順的動物,比如母鹿,在幼崽受到威脅時,也會表現得異常凶猛。這種保護幼崽的天性普遍存在,動物和人一樣存有一種身為父母的特殊本能。

動物自我保護的本能在幼崽處境危險時會消失殆盡,它們會奮不顧身地衝上去與敵人搏鬥。鳥類麵臨危險會本能地飛走,但要是它們正在孵小鳥就不會輕易離開鳥巢,而是一動不動呆在巢裏,伸開雙翅護住鳥蛋。有些鳥兒則衝出草叢,把靠近巢穴的獵狗引開,盡管它們很可能被咬死。

研究發現,動物和人具有兩種相同的本能,一是自我保護,一是保護幼崽。法國J·H·法布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他在結束巨著《昆蟲記》時說,無論什麼生物都應該感謝偉大的母愛,如果不是母親提供保護,幾乎所有幼小的生命都無法存活下來,因為它們還不具備基本的生存技能。老虎初生時沒有牙齒無法捕食,鳥兒出殼時沒有羽毛不能飛行,要是生存隻依賴自身的強壯,那麼物種早都滅絕了。所以,父母對幼崽的保護,是物種延續不可缺少的條件。

對自然的研究中,最為神奇的就是對生存智慧。自然是多麼奇妙,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技巧,即使是最溫馴的動物也不例外。

而再怎麼低級的生物也都有自我防衛的本能,自然科學家們卻發現,生物的生存智慧集中在對幼體的保護上,用於自我保護行為上的相對較少。

法布爾對昆蟲的護幼行為做過仔細觀察,《昆蟲記》第十六章有詳盡的描述。

科學家對各種生命類型的研究揭示了生物界普遍存在兩種本能和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人類是動物進化的結果,應該承認兩種本能的必要性。

如果要把這一理論運用到人類身上,就有必要對兒童進行研究,因為成人消除不了其兒童時期的影響。即,人類對自身的研究必須從兒童開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