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最初的動力2(2 / 3)

個性也對兒童發展的指引表現為兒童的行為出來,這一點能在兒童的各種活動中發現。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培養兒童的感覺能力呢?

感知是人與自然的連接紐帶,憑借感知,人會變得心靈手巧。如同優秀的鋼琴師能在一架普通鋼琴上彈奏出優美的旋律;一個技藝高超的織工一摸布匹就知道紡線的紋路:一個原始部落的土著在喧囂的夏夜能夠聽到蛇在草叢中發出的細微的聲音。

人的各種與生俱來的能力,都要受到日常生活的影響。對能力的教育需與對智力和運動的促進並行。

人的內在因素導致人的不同興趣,繼而形成個體差異。換句話說,人天生就存在某種興趣傾向,它會根據自然規律促使個體的發展,形成不同的個性。

在類似我們學校接受教育的兒童,不僅能夠獲得很強的動手能力,也能夠培養對外部世界的敏銳感知能力。相對而言,這些兒童的世界比同齡人更為豐富,他們能夠感覺出事物間細微的差別,而感覺能力未能全麵發展的同齡人,可能對這視而不見。

為了鍛煉兒童的觀察能力,我們安排了一些東西,如:顏色、聲音、氣味、大小等。這些東西是文化的一種形式,能夠引起人們對自身和環境的關注。相比之下,語言和書寫最為重要,我們的個性將因之得到完善,能力也隨之而提高。

感官是人識別外界的通道,為了訓練兒童的感覺能力,我們專門製作了一些小物件,以便他們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細節。

西方學校有一類“物體課”,上這門課時,教師要求兒童舉出物體的某個特性,例如顏色、形態、紋理等。世界上的事物無窮無盡,特性也彼此唯一,一如單詞很多,組成單詞的字母卻很有限。我們給兒童許多物體,每個物體具備不同的特性,就像給了兒童一個認識世界的字母表,一把打開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兒童由此掌握這些東西的特性,並從中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一切他們了解世界夯實基礎。

因此,我們的小物件恰如這個物質世界的“字母表”,其價值不言而喻。如前所說,文化不僅是知識信息的積累,也是人類個性發展表征。譬如教授受過感覺訓練的兒童與教授沒有受過感覺訓練的兒童完全是兩碼事,差別非常明顯。對於前者,他們對事物的感覺敏銳,一個物體、一種想法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能夠區分細小的差別,如葉子的形狀、花的顏色、昆蟲的器官等。兒童的發展前景取決於他接觸的事物,及由事物引發的興趣。就兒童而言,一個有準備的頭腦就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比其他東西都重要。

我們準備的每個物件特性各異,對兒童大腦的條理化頗有幫助。

盡管程度有所差異,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漸能區分事物,掌握事物的不同特性,這是自然發展的結果。一個正常人不需任何訓練就能區分不同的顏色、形態及不同物體的性質,這種能力與人類的思維形式有關。人的大腦蘊含無窮的潛能,不僅具有想象力、思維能力,還能從感官傳遞的各種信息中抽象出“特征的字母表”,對進行排列、組合、分析、歸納,繼而進行存儲,這便是抽象思維過程。

事實上,字母表的發明也經過了類似程序,單詞是口語的主要表現形式,但組成單詞的字母卻是一個抽象係統,都來自於字母表。可見,如果一個人不能同時運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就不可能智慧起來,他的頭腦了也隻和其他高等動物相似,被束縛在固定的模式之中,這必將對他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物,要把握這些事物的特征和彼此之間的關係離不開抽象思維。人類的思想來源於抽象思維活動,抽象思維越準確,事物的價值也就越大。

想象力和抽象能力是大腦的兩種主要能力,它們提供事物的本質特征,並對人的心理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語言學習離不開這兩種能力,若想豐富詞彙或者提高語言的實用性,就需不斷地學習新的詞彙,它們依照字母表和語法規則衍生出來,是無窮無盡的。其實,語言構建的規律也是大腦構建的一部分。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聽到這樣的評價,“這個人很聰明,但是思維缺乏條理”,意思是,被評價者有很多想法,卻不能進行區分和鑒別。也會聽到另一種相反的評述,“他的頭腦如同一張地圖,既精確又細密,他的判斷同樣準確無誤。”

鑒於對人類思維條理性的推崇,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帕斯卡爾將人腦命名為“精確的大腦”。在帕斯卡爾看來,人的大腦天生就是精確的,人類的知識來源於準確的觀察和細致的分析。

前麵提到,人腦和語言的構建相吻合,語言的基礎是語音和語法規則,大腦的活動也存在一定的規律。人們對一些著名的發明進行研究,發現在開始階段發明家的思想也有一定規律。這並不奇怪,詩歌和音樂創作主要依靠想象力,但由於要遵循一定的韻律和節奏,這個領域也同樣存在規律,。

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同時訓練兒童大腦的這兩種能力。其實對一般人來說,這兩種能力並不平衡,但必定同時存在,共同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僅發掘兒童的其中一種能力,加劇兩者的不平衡,就會影響兒童的個性發展,成為他們現實生活的障礙。

3至6歲兒童有追求準確的傾向,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我們隻需告訴兒童怎樣準確地做一件事,單是這種準確性就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兒童在學校的學習,主要是訓練行為的秩序與準確性。

兒童對事物最感興趣的年齡是3至4歲,我們製作的小物件有助於幫他們了解生活環境,提高大腦的精確性。

我們的教學方法和一般學校的截然不同。比如,其他學校的數學課對很多孩子來說是一種折磨,不少人甚至因此產生心理障礙。可是,實驗發現,如果兒童大腦受過早期“精確”訓練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兒童所能接觸到的生活環境中有樹、花、蟲子,但很少與數學相關,這使得兒童的數學天賦得不到發揮,從而影響以後的學習。我們的那些特製的小物件可看作“物質的抽象”,或基礎數學。對於兒童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教育,我在另外兩本兒童學習心理研究的書裏進行了多方麵的論述。

在第一個發展階段,兒童從物質世界吸收經驗,為將來的發展打基礎,這個階段的發展類似於胚胎,而胚胎的發展過程決定於基因。科學家考格西爾研究發現,兒童身體器官的發展與人的行為發展遵循相同規律,發展的類型決定於物質世界的基礎。

兒童的另一個發展基礎是語言能力,它由語音和語法係統組成,是一個準確的、固定不變的基礎。這些東西是後天形成的,與特定的群體許多行為規範相關,如習慣、傳統、道德,這些都會成為兒童能力的一部分。進化論者認為傳統意味著對人的某些自然本能的限製,因而“簡化了人們的生活”,而我們認為恰恰相反,人的“自衛本能”不隻包括對生命最佳狀態的尋求,還包括文化與道德的需求,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傳統限製自然本能的發展,對生命而言是一種障礙,人們卻還願意犧牲本能去適應傳統。換句話說,人必須犧牲某些東西以在這個特定環境中生存。原始人將限製性習慣作為某種禁忌,人們必須遵守它們,乃至損傷身體。譬如,古人付出痛苦的代價來獲得美:非洲人戴鼻環,歐洲人在耳朵上穿孔等。

也存在對食物的限製。前幾年,印度發生大規模饑荒,餓死了成千上萬的人。然而印度的城鄉村卻牛羊成群,人寧願餓死也不吃這些動物。由此可見,不宰食動物的傳統在印度人思想裏是多麼根深蒂固。

道德是人類生活的共同行為規範,深入人的思想觀念深處。某種意義上,正是由於對這些行為規範的嚴格遵守,人類才傳承、繁衍到了今天。

宗教亦然。宗教偶像是大眾崇拜的產物,受到信徒的認同。對宗教的信仰源於人類共同的精神需要,而不僅僅是對某種信念的簡單接受。起初,原始人對大自然的變化感到驚奇,產生了一種敬畏之情,進而對某些自然現象頂禮膜拜。即使並非所有原始人都被大自然所震懾,但當崇拜行為得到眾人認同後,大自然就成了大眾祭祀的對象。

人類對宗教的崇拜不僅依賴於奇跡激發的想象力,也在於主觀意識的作用。人的心靈有多個層次,某種意識活動能認識事物的特性,而另一些意識用來建立抽象符號,以表達人類的崇敬之情。思想在信仰中得到滿足,如同進行抽象思維一樣。因此,崇拜偶像要成為一種社會符號在社會群體中固定下來,必須先得到大眾的認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