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最初的動力
了解孩子早期的生命進程
在孩子3歲時,造物主畫出了一條分界線,把3歲以下歸為一部分,而3歲以上則歸為另一部分。盡管前者很重要,並充滿創造性,但就像孩子出生前的胚胎期一樣,屬於被遺忘的時期,因為孩子開始有意識和記憶是在3歲的時候。
在心理胚胎的發育時期,一些活動是分開的、各自獨立的進行,就像語言和四肢的運動,還有在產前時期,胎兒的身體器官一個個接連出現,不過他自己肯定一個都不記得。3歲以前的孩子,人格還沒有形成,若要使他完美地統一起來,隻有等到身體各部分的構築都完成時,才有可能。
由於這個潛意識和無意識的產物,這個被遺忘的生命,好像並沒有停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因此當他滿3歲出現在人們麵前時,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仿佛造物主剝奪了孩子與我們溝通的權利,隻有我們知道孩子早期的生命進程,或者是我們了解了他的本性,要不然,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毀壞孩子已構築好的部分。人們在創造文明的同時已經偏離了生命原有的道路,在文明的洗禮下,人類隻重視維護物質利益,卻忽視了對自己的心靈的保護,最終,留給孩子一個困難重重的環境。
隻有來自造物主的科學的啟示,才能使孩子擺脫大人的監督而自由地成長的,否則的話,他們隻能在成人的極大阻礙下生活了。若要讓3歲的孩子順利發展,那麼必須為他們提供一個適應其活動的生存環境。他可以運用3年來獲得所有的能力,盡管他對以前發生的事情沒有了記憶,但是他的能力已經滲透到意識的各個層次,這種能力可以憑借生命的活動表現出來。智慧能夠引導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執行心靈的意誌。
對孩子來說,3歲之前探索世界靠的是心靈,3歲以後探索世界則是憑借雙手;而他以前所獲得的那些能力,比如語言等,在3歲後也將日趨完善。盡管3歲的孩子在各方麵的發展已經趨於完善,不過仍需繼續擴充內容,直到4歲半,心理胚胎期的學習能力他們仍然保持著,而且還是那麼地不知疲倦。這時,雙手就成為直接接觸事物的器官了,而擴充性的發展主要依靠的,就是雙手的工作,而不是用腳四處遊走。3歲孩子的玩耍能夠持續很長時間,假如雙手在不停地忙碌的話,他反倒有如魚得水般的歡樂。
這個時期,成人稱之為最幸福的玩耍時期。為了迎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遊戲需求,市場上設計了許多的玩具,這樣孩子的房間裏便塞滿了用處不大,甚至不利於心智發展的玩具,孩子想要身邊的每一件東西,但大人隻給他提供其中的一些,而其他的要求都會遭到拒絕。
其實,孩子最應該觸摸的是大自然中的沙子,很多沒有沙子的地方,沙子也會被有錢人買些回來。對孩子來說,水的確是好玩的東西,不過由於大人擔心水會弄濕衣服,麻煩地去洗,因此隻給他一點點。當孩子玩膩了沙子,大人就可以為他提供過家家的玩具了,比如小房子、玩具鋼琴等,不是真正能用的東西,他們發現孩子希望學大人做家務,不過給的東西又都是假的,真是可笑!
當顧不得陪孩子的時候,大人就丟一個洋娃娃給孩子做伴。當然洋娃或許比難得陪他的爸爸媽媽來得實在一點。不過洋娃娃不會說話,也不會報答小朋友給它的愛,僅能勉強作為孩子生活中的代用品。
玩具慢慢地變得重要起來,因為人們開始認識到它對孩子智力發展極為重要。這當然比沒有東西玩好些,但是孩子很快就厭倦了,又要新的玩具。孩子有時故意弄壞自己的玩具,大人還當他喜歡把東西拆得七零八落,或者是他有破壞欲。這是因為孩子缺少合適的東西進行擺弄,這些玩具他並不喜歡,由於它們是假的。這樣孩子就變得無精打采,做任何事,都不會專心致誌,甚至會使人格扭曲變形。
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了完善自己,十分願意在各方麵認真的模仿大人,不過這種努力總是遭到大人的否定,這就使孩子陷入了誤區。
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裏,孩子的處境就越可悲。那些生活在簡單社會裏的孩子反而更加快樂,周圍的物品任由他們使用,那些物品並不昂貴,也無須擔心損壞它。當母親洗衣服或烤麵包時,孩子也可以加入。一旦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事,孩子就能夠調理自己的生活。
不必疑惑於這個事實:3歲的孩子必須自己動手擺弄東西了。假如為孩子量身定做一些物品,讓他像大人那樣操作,就會使他的性格變得平和、滿足。
3歲的孩子對生活環境裏所缺少的東西並不在乎,因為他能夠在玩耍中適應所處的環境,造物主就是想讓他享受一下做成一件事情的快樂。所以,“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符合孩子力量和趣味的理論,如同成人在田間工作或居家生活一樣,孩子也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園或家。
不必給他們玩具,應該給他們提供小型工具,讓他們耕耘在自己的園地裏;不必再讓孩子們玩“過家家”的遊戲,應該將一個真正的家給他們;不用給他洋娃娃,最好給他一群夥伴,讓他自己去體驗社會生活,我們應當用這些來取代過去單一的玩具……
隻要我們扔掉那些虛假的玩具,將真實的東西送給孩子,他的反應往往會出乎我們的預料。有時孩子們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他們拒絕幫助,並表示要獨立做事,那麼母親或教師就可以在一旁做觀察者,讓孩子成為真正的小主人。
許多年以前,在羅馬,我很幸運地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不是由於當時的情形特殊,我是絕沒有辦法看到,假如當時的“兒童之家”是設在紐約的高級住宅區,也許就不會發生值得注意的事。許多貴族學校並不缺少教具,不過其他事,也會幹擾那裏的孩子。
當時有利於觀察的三個環境因素。一是學校位於極其貧窮的地區,盡管物質極度匱乏,但那裏的自然環境卻足以讓孩子們的心靈富有;二是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數是文盲,無法提供給孩子實際的幫助;三是教師都是非專業學校畢業的,沒有傳統教育的偏見。
如果是在美國搞這項實驗,可能就不會成功,因為他們要找最好的教師來配合。而所謂的“好教師”,除了一堆對孩子沒有用的東西,滿腦子都是阻礙孩子自由發展的觀念,隻會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就阻礙了孩子的獨立發展。
我們既然希望實驗獲得成功,那就應該以貧窮的孩子為研究對象,給他們提供、前所未有的環境、設計合理的教具,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喚醒他們的注意。40年前的這個實驗,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因為人們從不知道3歲的小孩也能有這樣的表現,然而對孩子來說,專注於一件事隻是他最基本的表現而已。接著,實驗一項一項地繼續下去,孩子們沉溺其中、流連忘返。過去的那種環境,孩子們無法滿足,隻能不安心地動來動去,不可能專注於任何一件事,現在,我們已經證明,這種情形不是一個孩子應該表現的真正性格。
我們必須清楚,3歲孩子心裏,一直有一位教師準確無誤地引導著他。所謂的自由的孩子,其實就是那些內心有著強大力量引導的孩子。受心靈的引導,孩子們會把工作做得很徹底。例如,大人原本隻想讓他擦擦桌麵,但孩子連桌腿、四周邊緣甚至桌子的縫隙都擦到了。如果教師不幹涉孩子,任他們自由做事,孩子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
然而,麵對孩子,大多數教師往往忍不住會打岔、說教,所以,那些受心靈指引的孩子,與那些愛說教的教師自然無法相處。教師可能認為,孩子的進步應該呈漸進式,應該讓孩子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地學習知識,但孩子可能會喜歡先難後易,甚至表現出跳躍式的進步。
對疲勞的認識,是教師存在的另一個偏見。當孩子對某一事物興趣盎然時,是不會覺得疲勞的,可是教師偏要每隔幾分鍾就讓他們休息一下,反倒使孩子們對所做的事失去了興趣,並感到了疲勞。那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教師,大多數都持有這種偏見,簡直是根深蒂固、不可救藥。如今的大學,大部分也有這種偏見,認為每堂課隻能上45分鍾,然後就得休息一下。其實,這對孩子來說並無益處。
教育雖得遵從人類社會的邏輯,但自然的心靈卻有其不同的法則。長久以來,人們把心智活動與身體活動割裂開來,認為隻有安靜地坐在教室裏學習才是心智活動,而人的身體活動則應該拋開心智。這等於把孩子分成了兩半,讓孩子思考,卻不準他動手動腳,可事實上,孩子離開了雙手便無法思考,他甚至還得不停地走動,就像古希臘四處遊走的哲學家一樣,行動與思考得同時進行。
幫助教師脫離這些偏見的桎梏,我們必須做最大的努力,但我們的最大成就也在於此。如果教育體係裏還有足夠的空間加以設想,那些受到過職業訓練的教師也不要太多,我們就謝天謝地了,這就很理想了。當然,新教師也不能什麼都不懂,最基本的還是要掌握的。例如,我的第一個實驗對象——一位公寓管理員,我告訴她,隻要告訴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走開,要讓孩子獨立完成操作。這位母親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任務卻執行得很好。可當孩子們做出十分完美的表現時,她感到非常驚訝,以為有一個天使或神靈在幫助孩子們做事。有時,她甚至十分震驚地跑到我的麵前來說:“夫人,今天我看到孩子開始寫字了!”那孩子以前從未寫過字,也沒有讀過任何書,可從他寫出的漂亮句子來看,仿佛真有神助似的。
經驗告訴我們,教師隻要為孩子們準備好材料就行了,他必須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讓家長和教師明白,沒有必要對孩子加以幹涉,即使是孩子做錯了也不要去橫加指責,這就是所謂的“非幹預教學法”。
對於孩子的需求,教師應該能判斷出來,就像細心的仆人為主人準備好晚餐後,隻需退下讓主人隨意享用就可。教師還應該謙卑謹慎,不要把自己的意誌強加孩子,同時還要保持警覺,隨時關注孩子的進展,為他們的下一步準備好所需的材料。
缺少文化的家長對工作一般都很熱心和配合,當孩子寫出第一個字時,他們常常會高興得把孩子舉起來。那些有錢的家長除了表示淡淡的興趣,可能還要追問學校有沒有教美德的課業,至於孩子寫出第一個字漂亮與否,好像跟他們無關。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到學校是為了學習,不應該做那些打掃衛生之類傭人做的低賤工作;還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的年齡還太小,過早學習算術怕用壞孩子的腦子,因而出麵幹涉教育工作。這樣,孩子的情感往往就會很複雜,他既有優越感又有自卑感,從而影響到心智的健全。
在我們的實驗中,有些事情局外人認為很糟糕,其實際價值卻往往不小,不但能影響孩子的發展,還會使家長有所領悟。在兒童之家,孩子們最初開始練習做家務事不久,就會回去告訴自己的母親,身著髒汙的衣服會有損自己的形象。不用多長時間,他們的母親的衣服就開始變得整潔無比,每次外出也會穿戴地整整齊齊。不少父母還開始學習讀書寫字,因為這些是他們的孩子已經學會了的。因為這些孩子,整個社會的氣氛和環境都隨之開始改變,仿佛被仙女手中的魔杖施了魔法似的。
選擇是一種高智能活動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特性及其局限性,人的心理感覺機能是建立在選擇基礎上的。思維過程中,感官對各種信息進行篩選並進一步的限製,從而形成選擇。由此,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事物上,再經過意誌的控製,就能從眾多可能的行動中選擇必須完成的行動。
高級智力活動也是如此進行的,智力通過人的注意力和內在意誌活動,提煉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通過對意象的聯想,使之形成意念。這一過程中,智力會擯除大量導致事物前後關係混亂的因素。
健全的大腦能去粗取精,舍棄多餘的東西,將獨特、清晰、敏感和重要的東西留存下來,尤其對創造有用的東西。如果沒有這項獨特的活動,智力就不能稱之為智力。如果一個人的注意力漂浮不定,他的意誌在確定某一行動時,也會遲疑不決;如果一個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他會浮光掠影,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夠深入鑽研。
生物都具有其特定形式和範圍,這正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法則,如果不對所接收的信息加以限製,我們就無法認識事物,而我們的內在活動能使這種限定更為明確、更加集中,也正是如此,我們才得以掙脫原始的混沌狀態,得到不斷地雕琢和改造。
選擇是人對事物或其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的基礎。例如,我們在觀察圓柱體後中得出結論:圓柱體是一個支撐物。圓柱體有眾多特征,如它是堅硬的、碳酸鈣組合而成的等,而結論的得出是提取了其中一個特征,即建立在選擇的基礎上的。隻有具備了這種選擇,我們才能進行推理。
正如前麵討論過的,培養意誌力就是通過訓練使人的內在衝動和抑製力達到平衡,直到形成習慣;同樣,對於智力的訓練,也必須在外力的引導和幫助下進行聯想和選擇,直到人能對各種觀點及選擇加以限定,培養出獨具特色的智力習慣。通過這種內心活動,形成個人的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