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最初的動力1(3 / 3)

語言對兒童大腦的開發

為了更好地發現兒童的潛在能力,接下來我從心理角度對兒童的大腦進行分析。下圖中,我用符號來描述兒童的語言發展,這種直觀的印象有助於闡明我的觀點。

黑三角代表名詞(物體的名字),黑圓圈代表動詞,其他符號代表各種詞彙。假設現在兒童會運用200至300個詞彙,那麼無論這些詞彙是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還是泰米爾語、占吉拉特語,相同的詞彙都用一種符號表示。

表示一些模糊的圖像表示嬰兒最初所做的努力,包括呼叫、歎詞等;接下來是兩個聲音組成音節的階段;而後是3個聲音組成句子的階段;表的右端顯示了各種詞彙的組合,通常是一些兒童常用名詞;其後由兩個單詞組成的不同含義的短語;再往後的一個時期詞彙量驟增,這是一個爆發階段,兒童吸收大量新詞彙,我在表中列出了不同時期的大致數量。

在此之前,表中有一組名詞,旁邊無序地排列著其他詞類。兒童兩歲左右進入語言發展的第一階段,詞彙組合呈現有序的排列,這個階段兒童使用句子頻率大幅度上升,是一個語句爆發期。即第一階段是詞彙的爆發,第二階段是思想的爆發。

這兩種首先有一個累積過程,這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不用懷疑,但我們從外部已經看到兒童所付出的努力。這個時期,成人不能完全聽懂兒童的話導致他們發怒,這個問題我在前麵已經談過,發怒是因為各種努力無法被成人所理解,兒童體內潛伏著很大的能量,需要找到發泄的渠道。這是人之常情,就算聾子也喜歡與人爭吵,原因與兒童一樣,他們的語言別人聽不懂。

因此,這一發展階段對兒童來說有一定難度,他們必須克服許多來自環境和自身限製所致的障礙。這是人對環境的適應過程中所經曆的第二個困難時期--第一個是出生時,嬰兒剛剛脫離了母體,必須啟動身體運行機製自我保護。

我們前麵已經對此進行了分析,這一階段對於兒童尤為重要,倘若他們不能得到恰當的照顧,就會形成心理創傷,出現成長衰退現象。兒童的語言學習是逐步走向獨立的過程,如果遇到障礙,也可能衰退。

讀者不會忘記,這一創造階段的顯著特點是兒童大腦受到兩種不同的影響,這些影響對兒童心理的作用將永久留在大腦之中。兒童語言發展的每個階段也都存在這兩方麵的影響,其中的不良影響可能危害兒童正常個性的形成。

影響語言表述的障礙還有口吃、發音不準等。這種障礙與心理無關,而是語言機製形成時出現的偏差。可見,語言學習的每個階段都有出現不同形態的衰退現象。

第一階段:詞彙機製形成階段,相關衰退:發音不準、口吃。

第二階段:語句機製形成階段,相關衰退:組成句子較慢。

兒童感知敏銳,富於創造力,善於吸取有益的東西,而衰退是他們創造力發展的阻礙,其影響會伴隨他們一生。因此,成人應該時刻關注兒童的感覺,幫助他們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

不幸的是,恰恰是成人經常會妨礙兒童。成人常常無意識地粗魯對待兒童,所以成人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要先教育自己。出於這個理由,我認為,對教師個性的培訓遠比理論研究更重要.

兒童的感情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比如,兒童對成人冷冰冰的表情很敏感,有的母親動輒嗬斥孩子:“別忘了媽媽告訴你的話!”上流社會的孩子大多由保姆照看,調查發現,保姆常用一種冰冷的命令語氣跟孩子說話,這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導致他們性格膽怯、猶豫,甚至口吃。

以前我對兒童要求很嚴格,《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我舉過一個例子:我看見一個孩子把髒鞋放在床單上,就堅決要他拿走,然後我使勁撣床單,表示那兒不是放鞋的地方。事情過去兩三個月後,這個孩子隻要看到鞋,仍舊迅速把它移開,緊緊盯著床單。

我終於明白,這個孩子的反常行為是對我的抗議。換句話說,當我們傷害了兒童,他們不會說:“不要那樣對我,我高興把鞋放在哪兒,就讓我放在哪兒好了!”對於成人的錯誤行為,兒童一般不會做出反抗。兒童如果對此發怒也許更好些,這表示他們在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相反,如果他們以改變性格的方式做出回應,很可能形成心理創傷。成人通常意識不到這點,他們認為隻要孩子不哭不鬧、不發脾氣,就可以放心了。

一些患“恐懼症”的成人,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恐懼,這種心理異常現象歸咎於他們幼年遭遇的暴力事件,比如受到動物的驚嚇、曾經被鎖在黑暗的屋子裏……恐懼症有多種類型,比如較為普遍的“幽閉恐懼症”,就是害怕一個人呆在屋子裏。

兒童時期心理受創的例子很多,我提到這些,隻是想表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理脆弱,成人應注意自己對兒童的態度,這不僅會影響兒童的現在,還影響他們的將來。

我們應觀察兒童的行為以了解他們的思想,如心理學家研究人的潛意識一樣。當然這很難做到,因為兒童的牙牙學語時常讓人難以明白。我們必須對兒童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至少要對剛發生的事情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幫助兒童。

成人和兒童之間多麼需要一個翻譯呀!我一直在努力,希望自己能夠理解兒童想表達的意思。讓我驚訝的是,每當我和兒童接近,試圖了解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向我求助,如同我真的能夠幫助他們。

一些人隻知道關注孩子的外在行為,另一些人則在努力理解他們的語言。兒童們對後者更有興趣。兒童渴望了解世界,渴望和成人進行交流,他們把希望寄托在能夠理解他們的人身上。對兒童而言,幫助是比愛撫更好的禮物。

我習慣早晨工作,一天清晨,一個1歲的男孩走進我的房間,我問他想吃什麼東西,他的回答令我吃驚,我聽到竟然的是“小蟲”。孩子看出我沒有聽懂,接著說了一個詞“蛋”。我尋思,這孩子大概並不想吃什麼東西,可是到底想要什麼呢?這時孩子說“妮娜,蛋,小蟲”,我一下子明白了。昨天,他的姐姐妮娜用彩筆畫了一個蛋形的圈,他當時想要那枝筆,妮娜不僅不給,還把他趕了出去。姐姐拒絕了他,他不是與姐姐對抗,而是耐心地等待,找機會實現自己的意圖。於是,我給了這個孩子一枝水彩筆,他就高興了。孩子不會用平滑的線條畫圓圈,就改畫波浪形,結果畫出了一些小蟲子。這個孩子為了達成心願,一直等到大家都睡了,才去向能夠聽懂他話的人求助,他信任她。

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征之一是有耐心。一般人認為他們性情急躁易怒,其實他們隻有在作出各種努力仍無法表清意願時才會發怒。這個例子還表明,孩子們在努力模仿,如果一個3歲孩子在做一件事,另一個1歲半的孩子會去模仿。

我有個1歲半的小鄰居,他總想跟著3歲的姐姐學跳舞。舞蹈教師對我說:“這麼小的孩子,我怎麼能教他呢?”我對她說,別管孩子能學到多少,隻要盡力教就行了,教師勉強同意了。不料,那個小男孩突然跑上前,對我大喊:“我也要!”

在眾人的要求下,教師隻好擺出一個舞姿,可嘴裏還在不停地叨咕,這樣小的孩子不可能學什麼舞蹈。這時候,小男孩突然很生氣,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教師說她早就料到會這樣,但我知道孩子其實並沒有注意教師的舞姿,他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教師把帽子放在沙發上。孩子還不會說“帽子”和“教師”這兩個詞,卻一直氣呼呼地重複“大廳”、“柱子”,他的意思是:“帽子不應該放在這兒,應該掛在大廳的柱子上。”這使孩子失去了跳舞的興趣,他急切要求改變眼前這種無序的狀態。等我把帽子掛在柱子上後,小男孩立刻平靜下來,開始學習舞蹈。這件事表明,孩子對秩序的要求程度強烈於其他方麵。

我們通過研究兒童的感覺方式,以及他們對詞彙的運用,發現了兒童內心深處的許多東西,而這些是心理學家無法了解的。

上麵兩個關於兒童耐心及秩序感的例子引起了我的興趣,還有一個同樣有趣的例子,我在這裏就不詳述了,但它可以歸結為“孩子不同意說話者的結論”。我們從這幾個例子中發現,除了表中列出的情況之外,我們不了解的兒童心理還有很多。

我認為,應該公開發表對兒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即使這項研究不容易完成,但這能夠促進兒童對環境的適應,具有重要意義。為兒童早期發展提供幫助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對未來的科學工作者來說,這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它將解開人類心理發展和性格形成之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記住以下幾點:

一是最初兩年的發展將影響人的一生;

二是兒童具備很大的心理潛能,而且一直沒能得到重視;

三是兒童極為敏感,任何一點粗魯行為都會在他們的心裏留下陰影,進而影響他們的一生。

想象力對兒童潛能的影響

兒童的天性促使他們不斷地汲取知識,因此,兒童對手的運用不僅具有實踐意義,還有助於他們獲得知識。把兒童放在上一章所說的環境中,他們會發生出乎意料的變化。他們快樂地工作著,興致勃勃、不知疲倦,大腦會更加活躍,對知識的渴求也更加強烈。

這些變化萌生於“書寫爆發期”之後。“書寫爆發期”是一種表征,猶如“火中的一縷輕煙”,本質上其實沒有爆發什麼東西,真正的爆發是潛在的,隻體現於人的內在品質。如活火山表麵上看不出動靜,地殼下卻熔岩沸騰,總有一天要猛烈噴發,而專家就可以根據岩漿研究地球內部的變化。

我們製作的那些適合兒童的小物件帶領他們進入與實際生活相仿的環境,其效果出人意料。因而,我們應對此有所發現,努力實施這種教育。

傳統教育方式未曾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不過也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我們不應設置障礙,而是要盡可能地為兒童成長提供適宜的條件,讓他們自由選擇行為方式,這就是兒童心理研究給我們的啟示。

著名北極探險家派利稱我們的工作是“對人類心靈的發現”,他說,這不僅是在推行一種教育方法,也是在找回人類的天性。

通過研究我們得出了兩個結論:一是兒童對文化的吸收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學習方式與運動相關,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接受力很強,必然要做一些事展現自己,即通過行為來學習;二是有關兒童的性格發展,這留待以後再做討論。現在就第一個結論進行論述。

我們發現,兒童曾屬於自己的舊物很感興趣,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物上。比如,上文提到的“書寫爆發期”的出現與兒童特殊的語感能力有關,這種能力持續到6歲左右就消失了。因此,兒童在6歲之前對書寫練習熱情高漲,超過這年齡就失去天性的幫助,必須做有意識的努力了。

兒童的書寫能力得益於以前的經曆及練習,而書寫練習的前提是鍛煉區分能力的手工練習。為此,我要提出一個"間接準備"原則。

存在即是合理,大自然絕不會創造無所用途的事物。同理,第一階段形成的能力必然不會白費,它將在第二階段發揮作用。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了解第一階段,來把握第二階段的發展。兒童的語言學習的第一個時期可劃分為許多小階段,這一係列發展類似學校的語法教科書。兒童學習順序必然是,先學發音,再練習說出音節,其次區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等。了解了這一規則,就可以對第二時期實施控製,即要先教兒童語法!先教兒童語法?在他們還沒有學會讀、寫之前?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先來思考語義表達的基礎。語法,不是嗎?我們說話都必須合乎語法,4歲兒童正努力擴大詞彙量,完善語言機製,如果這時教他們一些語法以便熟練口語,對他們學習語言必定大有裨益。實驗表明,這一時期兒童對語法很有興趣,正是學習語法的最佳時機。3歲以前的兒童無意識地學習語法,到了3至6歲就有意識地完善它。此外,這個時期,兒童好像患上了詞彙饑渴症,對新詞彙的渴求十分強烈,這使得他們無形中具備了一種特殊的感知力,從而加速他們的學習。所以,除了語法,我們也應及時、係統地教他們學習詞彙。

如果以上觀點成立,必將引發另一個問題,即教育的老問題--當今幼師文化程度。幼師把單詞寫在卡片上讓孩子們朗讀,卻發現自己掌握的詞彙根本不夠用,他們隻知道一些簡單名稱,不能滿足兒童的需求。我教學時不止教一般名詞,還教一些較為專業的詞彙,如幾何圖形的三角形、多邊形、梯形等,之後再教他們一些專業術語,如溫度計、氣壓計;及一些植物學名詞,如花冠、花萼、雌蕊、雄蕊等。兒童對這些詞彙接受能力很強,學會之後又要求我教授更多的詞彙。於是,兒童進行戶外活動時,時常爭先告訴教師一些事物的名稱,教師卻不盡然知道,真是令人難為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