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最初的動力1(2 / 3)

眾所周知,理解或研究他人的推理與自我推理有著本質的區別。根據藝術家對顏色的興趣及表現形式研究其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與我們從某一角度觀察外部世界,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味模仿和學習別人的人,頭腦隻能儲藏諸如阿基米德難題的答案、拉斐爾的藝術作品或曆史、地理知識等,像商販籃子裏的舊衣服一樣混亂不堪,沒有輕重、主次之分。如果狹小的籃子變成寬敞明亮的屋子,事情就不會那麼雜亂無章——一個條理清晰的大腦正如一間井然有序的房子,各種知識分門別類且用途分明,比一個將知識當作垃圾一樣堆放的大腦儲存更多的東西。別人強加於我們的解釋與我們的理解迥然不同,正如蠟泥雕塑在上與大理石雕塑之間的差別一樣。

一個自主思考的人意識得到了解放,會感覺身體裏有某種思想在閃閃發光。對於這類人來說,理解事物就是認識事物的開始,這會使生活出現嶄新的變化。可以說,人的所有情感中,再沒有比智力情感更為豐富的了。一個對世界有所發現的人,一定能享受到人生的最大樂趣。退一步說,一個對世界有所理解的人,也能比常人獲得更高的享受,以此戰勝人間的苦悲。

誠然,不幸的人若能冷靜找出令自己飽受磨難的原因,他就能夠獲得自救與解脫,能在一片混沌不清的黑暗之中,找到一線智慧之光。一條狗能在主人的墳前悲傷而死,一位母親卻能在兒子死後又堅強地活下去,差別就在於後者有理智的自助。狗之所以會死去,是因為它沒有理智,智慧之光沒有照射到黑暗的心靈世界裏麵,以消除狗的悲傷。

智力活動將我們與世界之間建立起聯係,使受創的心趨於平靜。教授枯燥無味的講課中或某位專家的理論並不能使我們真正警醒,他們對我們的困難並不關心,我們隻能從崇高的智力活動中去獲取強大的力量。當我們說“理智一些”或“力量源於信仰”時,就是要讓智力永遠處於探索之中,讓它自由地完成塑造和拯救靈魂的任務!

試想,如果我們真的能通過智力活動將自己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這將是多麼快慰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頭腦靈活,是從他富有創造力的角度去理解的。頭腦開竅的過程伴隨著給予情感更積極的理解,屬於精神活動的範疇。

我認識一個幼年喪母的女孩,她起初對課堂枯燥無味的教學極度厭煩,幾乎到了輟學的地步。這是由於缺乏母愛的生活加深了大腦的疲勞感。於是,她的父親帶她到鄉下過了兩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回到鎮上後,她的父親請了幾位教授做她的家庭教師,然而女孩還是處於被動的倦怠狀態。

她的父親萬分焦急,經常問她:“你怎麼啦?”

女孩總是一臉茫然地同答:“我也不知道。”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的父親把女孩托付給我單獨看護,我便用我的教學方法對她進行試驗。當時我還是醫學院的學生,

有一天,我們正在學有機化學,她突然盯住我,兩眼閃閃發光,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明白了!”然後她站起來,邊跑邊喊:“爸爸,爸爸,我開竅了!”她拉著父親的手說:“現在,我可以告訴你這是什麼意思了,我的腦子已經開竅了。”

我並不知道這個女孩的曆史,所以非常驚訝。那對父女當時歡欣鼓舞的情景令我止不住扼腕歎息:智力若受到壓抑,生活會喪失了多少樂趣啊!

事實上,兒童智力的每個進步都能讓他感到快樂。一旦如此,他們就不會再去喜歡蜜餞或玩具,連虛榮心也隨之消失了。

正是這種變化使得他們在別人眼裏顯得了不起。與一般所見的傻笑相比,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有別於動物的快樂,一種可以將我們從悲傷與黑暗的孤寂中拯救出來的快樂。

如果有人指責我們這種提高孩子快樂層次的方法,受傷害的將是孩子,而無損於方法本身。人們之所以會指責,是由於他們不把兒童當有思想的人來看,他們以為孩子的快樂僅限於貪嘴、玩耍之類的事情。而這些快樂其實不可能堅持多久,隻有兒童他感受到作為人的快樂時,才會像前麵那個女孩一樣,驕傲地向父親宣布,她已經從多年毫無活力的陰暗中走出來,感到生活是十分愉快。

孩子身上看到的這種轉折是他們智力的天才表現,也正是他們發現真理之時!難道這不是自然的心態生活的表現嗎?難道這不是激情人生的表現嗎?唯有如此,人類才能由個性揭示共性。

我們觀察到,兒童積極塑造個性的道路與我們所熟知的天才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他們同樣地專心致誌、全力以赴,以免遭外界環境的幹擾,他們付出努力的強度及堅持的時間與精神活動的發展是一致的,這種持之以恒的行為必然不會沒有結果。它是智力升華的源泉,是拓展思維能力的源泉,也是使外部表現張力勃發的源泉。

所以,在我們看來,天才就是將束縛自己手腳的鐐銬掙脫,使自己享受自由的人,是在眾人麵前堅持他所認定的人性標準的人。

要培養專注的精神,我們還必須學會沉思。人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大量地、連續不斷地讀書反而會削弱思維能力,反複背一首詩直到將它牢牢地印在腦中,所有這些都不是沉思。

背誦但丁的詩歌與思考讚美詩的內涵完全是兩碼事。前者給頭腦以裝飾,後者則起到改造和啟迪人的作用。深入品味能使人體質健碩,心靈剔透,思維也更加活躍。

看來,培養兒童的天性沒有比沉思更好的方法,沉思使兒童持久地專心致誌,有利於內心逐漸成熟。每個樹立目標的兒童都有一種強烈的內在活動需要,會努力培養和發展這種內在活動直至成為習慣。兒童在這種追求中不斷地成長,其智力得到協調的發展。因此,當他們學會沉思之時,就步入了充滿光明的進步之路。

經過了沉思的鍛煉,兒童將樂於安靜地練習。他們將努力在行動時不發出聲音,盡量舉止優雅,陶醉於精神集中所呈現的愉悅狀態之中。

這類練習鞏固並加強了兒童的個性,他們將自發地運用這種正確的方法去認識外部世界,觀察、推理和判斷,修正意識中的錯誤。

自此,他們能主動選擇並繼續自己的工作,從周圍環境中獲得專注的能力;他們將按內在動力去行動而不受外界包括教師及比他們年齡大的同伴的影響或幹擾,即便有人恫嚇這些剛被引入正途但仍然幼稚無知的學生,他們也不會因此而害怕。

創造是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徑

上一章討論了兒童持續到3歲的發展階段,這與兒童在子宮的情況相似。嬰兒出生後不記得他在子宮經曆的事情,像大自然畫了一條分界線,一邊發生的事情被遺忘,另一邊才留在兒童的記憶中。我們把忘記的部分稱為“精神胚胎”階段,記住的則稱為“生理胚胎”階段。

在“精神胚胎”階段,嬰兒獨立發展各種能力,如語言能力、手的運動能力、腿的平衡能力等,同時也逐漸形成感覺能力及心理的各種控製能力。出生前的階段與“精神胚胎”階段相仿,但發展的不是精神能力,而是生理器官,我們無法記住這個階段發生的眾多事情,隻有各種器官發育完全,才能有記憶,形成完整的人格。

與出生相仿,兒童3歲時生命仿佛重新開始,因為這個時期開始出現意識並發揮作用,心理出現明顯的分水嶺,將無意識與有意識區分開來,無意識階段成為過去漸漸被遺忘。3歲前的是兒童各種功能的建立時期,3歲後是這些功能的發展時期,在這兩個階段之間存在一條遺忘河。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人們記不起3歲前的事情。心理分析專家一直試圖喚起人們3歲前的記憶,但他們的希望落空了,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這是多麼戲劇性的事情!人經曆了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卻對此完全缺乏記憶。

兒童3歲之前像是處於無意識狀態的創造者,記憶幾乎被完全抹去;3歲之後似乎變成了另一個孩子,他們與成人之間的天然紐帶斷了,開始屬於自己。因此,成人應該反思對3歲前兒童所做的事情,他們完全依賴於成人,沒有任何的自我保護能力。我們應對自然規律有足夠的認識並自覺地遵循,否則,我們的行為就可能具有破壞性。

兒童在3歲後開始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一旦他受到約束就會用言語進行抗議,或搞惡作劇,但他們反抗的最終目的不是保護自己,而是為了獲得自由以了解周圍的環境,促進自身的發展。

那麼,兒童發展什麼呢?答案是前一階段形成的各種能力。從3歲到6歲,兒童將有意識地介入周圍環境,對它們進行研究,這是一個真正具有建設性的階段。他們依靠意識取得的經驗逐漸展現身上各種潛在能力,這些經驗不是玩耍或盲目行為,必須從環境中獲得。

兒童靈巧的雙手開始從事人類特有的活動,如果說在第一階段,兒童隻能被動地觀望世界,默默地打好心理基礎的話,那麼在第二階段,他就能實現自己的意願了。於是,兒童開始運用自己智慧的雙手改造這個世界。

這個新的發展階段是兒童對各種能力進行完善的時期,最明顯的變化是語言。雖然兩歲半的兒童可能已經學會說話,且其自然發展將持續到5歲,但語言是在3歲後才得到完善的,這時兒童不僅能說單詞,還能說一些句子了。

同時,兒童特殊的語言感覺能力並沒有消失,反而有助於加強兒童對聲音的記憶,豐富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此時,兒童進行兩個方麵的工作:一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交流中,增強對自我行為的意識;二是完善已經形成的各種能力。總而言之,3至6歲兒童的發展特征是:通過行為對自身進行“建設性的完善”。

在上一個發展階段,兒童的大腦依靠感覺能力感知周圍環境,如今這種吸收、學習的能力還在,但脫離了無意識狀態,在自主經驗的輔助下發揮作用,從而更加豐富。兒童不僅感知環境,並且參與其中,手的使用延伸了大腦的功能。以前,兒童隻能在成人的帶領下接觸周圍環境,如今他們親自介入這些事物並對它們進行鑒別。所以,這個年齡的兒童總是不停地忙碌,興奮不已。此時,兒童的智力發展由發生階段邁入了形成階段。此外,兒童開始對世界有強烈渴求,所以這一階段還將出現進一步的心理發展。

3至6歲通常被認為是“玩耍的年齡”。這表明,人們過去對此已有所了解,但正式的科學研究才剛開始。

西方國家裏,現代文明使人類與自然之間出現了一條鴻溝。父母習慣給兒童購買大量玩具以希望滿足他們的需要,但兒童最需要的卻不是這些。西方國家的兒童很難觸摸到真實的東西,即使這個階段他們需要如此,很大原因在於父母令行禁止。現在,兒童隻被允許隨意觸摸沙子,有時候也被允許玩水,但不能過度,否則他們會把衣服弄濕,或把泥沙和水攪得一團糟,成人多大興趣為他們收拾殘局。

在一些相對落後或玩具業較不發達的國家,兒童反能更好地與外界事物接觸。他們與成人做大致相同的事情,當母親洗衣服或做糕點的時候,孩子也動手參與,盡管隻是模仿,但也摻雜了他們的自主選擇,顯示了聰明才智。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兒童通過模仿為參與活動做準備,不僅滿足了眼前需要,也滿足了他們發展的需要。西方學校向兒童提供各種與周圍事物相仿的玩具,大小、輕重都根據兒童的特點製造;遊藝室也是專門設計的,兒童在裏麵不受約束,自由玩耍。

現代西方人認為以上觀點不言而喻,但當時我倡導這些觀點時,人們卻奇怪地打量著我。我和助手準備了一個遊藝室,這本是一件尋常的事,人們竟然感到不可思議。遊藝室的小桌、小碗碟都是根據兒童的特點製作的,這樣,孩子們可以自己動手擺放桌椅、洗刷碗碟、打掃衛生,自己穿衣服。這個做法一度引起爭議,人們認為這是一種過於新奇的教育改革。

真正能讓兒童感興趣的是他們即將進入的生活環境,那裏有無盡的靈感之源。對兒童而言,這些模仿生活的東西比玩具更有意義。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約翰·德威教授和我持相同的觀點,他做了一次私人調查,希望在紐約的商店能找到小掃帚、小凳子、小盤子之類的東西,但一無所獲,人們根本沒有想到為兒童製作這些東西。德威教授驚歎地說:“美國人把兒童忘了!”

事實上,人們不僅在這方麵把兒童忘了,他們甚至忘記了兒童的權利。在兒童眼裏,這個世界空空蕩蕩,他們得不到精神上的滿足,隻能打碎自己的玩具,搞一些惡作劇。

我的學校不存在這種界限。我向兒童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希望他們能夠從中得到快樂,然後得到了出乎預料的收獲,兒童的性格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們的獨立意識增強了,仿佛在說:“不用你的幫助,我自己能做這件事情。”

一瞬間,這些一向離不開母親的小家夥們獨立了,變成了不需要幫助、獨自完成工作的人,而教師變成了旁觀者,這出人意料。在這個模擬生活的小環境裏,兒童得到快樂的同時也收獲頗豐,他們將逐步適應社會生活。

我堅信大家都會同意這種教學方法比隻給兒童玩具更有意義。兒童不僅需要快樂,也需要生活知識。一個人必須在人格與能力上獲得獨立才能實現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兒童發育給我們的啟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