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講的是嬰兒是怎樣聽取聲音的。那麼,他們又是怎樣學習語言的呢?語言又是如何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呢?
一般情況下,人們把母語認定為在嬰兒期學到的語言,它與後來學習到的語言有很大的不同,相當於真牙和假牙的不同。
一開始,嬰兒聽到的隻是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聲音,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懂得了其中的含義。那麼,這些單純的聲音是如何被他們理解的呢?兒童除了學會詞語和其中的意思,還掌握到句子和語言結構,因為要理解語言,前提就是必須懂得句子結構。比如人們講“玻璃杯放在桌子上麵”,表示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上,詞語的排列順序決定了句意。如果把詞語順序顛倒,說“上麵桌子放在玻璃杯”,人們就很難了解是什麼意思了。正是因為兒童掌握了語句的順序,他們才能夠理解語言的含義,
那麼,嬰兒的認知能力是怎麼產生的呢?人們常說:“這些東西孩子都記住了。”卻沒有意識到記住東西得依靠記憶力。但是,處在嬰兒期的孩子還缺乏記憶力,相反,他們需要培養這種能力。另外,還要理解語言順序對語意的影響,這就需要明白推理,這也是嬰兒不具備的一種能力。顯然,我們難以理解嬰兒是如何學習語言的,成熟的大腦也難以完成,因為這其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因此我們認為,與成人比,兒童具備非凡的智慧。
可以這樣理解,成人通過大腦來學習,嬰兒則通過心理能力直接汲取知識。
成人的學習隻是接受,即把知識輸入並儲存在大腦裏,就像往花瓶裏灌水一樣,人與知識的直接聯係並沒有建立起來。與此不同,嬰兒通過學習經曆了一個轉型過程,由學習塑造了自身。漸漸地,他們學會了自己的母語,在幼小的身軀內產生了一種精神上的化學反應,知識不但存入大腦裏,還促成了大腦的發育。如此這般,嬰兒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交流,建立起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們稱這時候的心理為“具有吸收能力的心靈”。
雖然,我們無法想象嬰兒這種獨特的心理能力到底是怎樣的,但卻不可否認這種能力的優勢。如果我們也有這種能力該有多好!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在休閑遊戲中學習新的語言,就可以如同吃飯、呼吸一樣輕鬆自如地汲取知識。真能這樣該多好呀!試想一下,一開始,我們並未察覺到自己有什麼變化,但是突然之間,新的知識如同星辰一般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裏,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一件事。
如果有這樣一個世界,沒有學校和教師,沒有書包和圖書館,人們根本不知道學習是怎麼回事,居民閑散地生活著,每天隻是吃飯走路,卻通曉一切的生活知識。諸位一定認為我是在講童話故事。事實上,這樣的生活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那就是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在無意識中他們學會了任何知識,不帶任何的學習負擔。
人類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了知識,同時大腦得以發育成形,這是件非常偉大的事情。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也要付出代價。當學習逐漸變得有意識時,獲得任何一點新知識都要付出不少代價。
動作,是兒童學習的另一件大事。嬰兒生下來有大半年的時間是在繈褓之中度過,那時的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動作,但不到一年,他們就能夠走動,且學會了許多新動作。這期間,他們整天都無憂無慮,開心玩耍,同時逐漸學習其他動作。這時語言對他們來說已不是問題,身邊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會引起他們高度的關注,在他們的腦海裏產生印存。
兒童學習動作是有規律的,每個動作都有它特定的學習期。在學習動作之前,幼兒已經開始了無意識的心理發育,大腦早在學習動作的時候,就開始了對周圍環境的學習。
在嬰兒學習第一個動作初始,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就已經向有意識轉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3歲的兒童會反複不停地玩弄某些東西,這些遊戲活動是有意識的,通過對玩具的研究,兒童的思維正在從無意識向有意識轉變。此後,他們的行為也將逐漸變得有意識,而且通過活動使自身變得完善。就這樣,最初無意識的遊戲活動,慢慢變成為有意義的工作。人類智慧的工具是手,兒童也是從使用手開始了自己的學習。
兒童的性格在這些經驗中最終形成了,但是也給他們帶來了限製,因為經驗的世界遠比無意識的世界狹小。
從嬰兒降生起,這個神秘的學習過程就開始了。在這個過程中,嬰兒逐漸獲得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思維和意識,並將其轉為記憶的一部分,繼而獲得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對從事兒童教育的人來言,突然之間,這些6歲大的孩子擁有理解力,並且能夠耐心地聽老師講話,正是這個過程的最終結果。
近年來,嬰幼兒心理的研究使人們眼界大開,兒童的這個神秘世界震撼了人們。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分析兒童在這個階段的學習。
對於0至6歲兒童的心理發育,成人所能做的事情是提供幫助,而不是教育。假如我們能對兒童的心理發育有一個正確認識,理解他們的需要,從而使這個學習階段延長,促使兒童自己發展掌握知識的能力,這一舉措將意義非凡。如果能使人類擺脫學習過程的艱辛,同時還能掌握更多的知識,這將是對人類莫大的貢獻。
可以認為,源於對對兒童心理的發現,一場教育革命正在爆發。當人們發現嬰兒的心理與成人完全不同,人們了解到嬰兒的學習能力屬無意識心理,這種無意識會變成有意識的基礎,使嬰兒通過遊戲從周圍環境汲取經驗;當人們意識到教育不能直接介入這個過程,那麼,兒童教育理念就發生徹底改變。
既然兒童能夠自然地吸收知識,那麼這個性格的形成階段就十分重要。在這個時期,正確的幫助替代被動的灌輸知識,教育應該讓這種能力充分發揮,盡力消除兒童天賦創造力形成的障礙。如此,教育不再隻是一個灌輸語言和觀點的過程,而是向兒童心理發展提供幫助的手段。
成人應給予兒童幫助,不是因為他們幼小,而是因為他們天賦的創造力還處在萌芽階段,脆弱之至,需要成人的嗬護。並且,成人提供的幫助應促進兒童這種天賦能力的發揮,而非指向兒童本身。
當今世界教育新的發展方向——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提供幫助,促使兒童自然學習能力的發揮,使這種潛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兒童時期小腦的發育
長到6個月時的兒童,小腦開始迅速發育,持續到14至15個月,然後發育速度逐漸放慢,直到4歲半時完成。實際上,這個時期的兒童同時進行兩方麵的發展,小腦和神經係統的發育成熟,還有行動器官的發育成熟。
一個發育正常的兒童,長到6個月時就能夠坐起來,到9個月時就可以摸爬滾打,10個月左右就能夠站立,12至13個月時開始邁步移動,到15個月時,平穩的走路已不成問題了。
與運動有關的神經係統,在學習行走的同時也發育成熟了,如脊柱神經就是在這時形成的。行走依靠脊柱神經將大腦的指令傳達給腿部肌肉,如果脊柱神經不曾發育成熟,則傳遞受限。這對於控製肌肉非常重要,隻有各種肌肉運動協調作用,行走過程才能完成。
骨骼發育是行走必需的第三個因素。剛生下來的嬰兒骨質很軟,腿部還不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因此,骨骼硬化之後才能開始走路。
此外,在這期間,嬰兒顱骨上的縫隙也已長滿,就算兒童不慎摔倒,也不會傷及大腦。
行走,是由一係列組織協調完成的,需得相關器官協調發展。所以在兒童的小腦、脊柱神經和骨骼發育成熟之前,父母不能教兒童走路。因為走路也是一個自然發展過程,一旦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就會給兒童造成危害。所以,必須遵守自然法則。
同樣,如果我們試圖阻止一個發育正常的兒童走路,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他的相應器官已經發育成熟,必定會發揮作用。用自然界的話語去理解,“創造”一詞不僅意味著生成了什麼,還意味著生成物所發揮的作用。
任何一個器官一經形成,就要發揮它的作用。在現代術語中,器官的功能性工作被稱為“環境經驗”,如果沒有獲得這種經驗,就代表器官發育不正常,或者發育不夠完全。隻有器官充分的實現了它的功能,才表示該器官已經發育完全。
隻有從環境中不斷汲取經驗,兒童才能得以充分發展。這個兒童汲取經驗的過程,專家稱之為“工作”,因為它是一種交互作用的過程。
兒童會不停地說話,沒人能夠阻止他們,在他學會了語言之後,要說世界上有什麼事情最難辦,讓兒童保持沉默就是其中之一。兒童行走、說話的要求一旦被妨礙,就會束縛他們的發展,甚至變得畸形。
因此,兒童在獲取行走能力後,獨立性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他們要獲得自身的獨立和發展,就需要能自由發揮這些能力。心理研究表明,人的一切發展都不是必然的,都是有前提的,“所有個體行為都源自環境經驗的影響”。
我們都明白,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無法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假如我們認為教育就是幫助兒童發展,那麼,我們就隻能為他們獲得的每一點進步而開心。盡管如此,我們對兒童的教育卻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由於環境經驗的缺失,可能會減緩兒童的發展,甚至會逆轉正常的發展。
教育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兒童提供學習環境,使大自然賦予他們的能力得以全麵發展。這不隻是出於我們的愛心,或者討孩子們歡心,更要求我們改變觀念,遵循自然法則,與自然進程協調統一。
這一步跨越之後,兒童還會要求更高層次的經驗。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兒童喜歡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生存範圍,不斷地發展自己的獨立性,他們總想隨自己的意願行事,這個東西想要,那個玩具想要,願意自己穿衣服,或者做一些奇怪的事。
大人從不曾要求他們這樣做,完全出於他們的自願。他們如此強烈地希望獲取經驗,以至於總會遭到大人的阻止。這時的我們應該知道,自己阻止的不僅是兒童的行動,更是自然法則的實現,因為兒童的行為是為自然所支配的。
對成人的依賴被逐步擺脫之後,兒童就會要求精神上的獨立。他的個性也就在這一時期得以形成。這期間,他對獲取的經驗開始做思考,尋找各事物間的聯係,建立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而不再依賴於人。
社會必須還給兒童全部的自由,使他們獲得獨立,使他們自身的能力得以正常發揮,是目前我們必須馬上去做的事情,而不再是一個理論問題。
我們認為,人類隻有通過自由和豐富的環境經驗,才能實現和完善自身的發展。這是基於對生命和自然的科學觀察,基於客觀事實得出的結論,而非一種時髦的理想主義理論。
當然,這裏所說的獨立和自由,與流行的觀念不同,我們不能強加自己的想法給兒童。由於我們對自然缺乏真實的理解,不少人會懷疑,成人是否能給自由和獨立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毫無疑問,目前人類對自由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
通過對兒童發育的研究,人們相信隻有在兒童身上,自由、獨立和生命的真實意義才能被反映出來。自然是最公正、慷慨的賜予者,它按需分配給他們自由和獨立。唯有在它的懷抱裏,自由才會成為生命的法則。我們有理由認為,自然界起作用的方式勢必是社會生活的基礎。
這樣看來,兒童好像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完整的人生場景,而我們隻能參透其中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相信,兒童所展示的是一種事實,透過它,我們可以更加接近真理。因此,兒童成長所獲取的自由,更加拓展了成人的思維空間。
這樣的話,兒童不斷獲取獨立的發展目的是什麼?這個目的來源於什麼呢?這個目的就是——標誌生命不斷完善的個性。但是這個發展目的是自然界內的各種生物都具備的一種能力,都能夠獨自發揮作用,並非人類所獨有。
因此可以說,當兒童遵循自然規律,充分發展自身的時候,他也就實現了自由,而這種自由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礎。
生命個體是怎樣實現這種獨立的呢?經過一係列的活動。它又是怎樣獲得自由的呢?經過持續的努力,生命作為一種處於激發狀態的能量,時刻奔湧向前。獨立是一個不斷征服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割裂的靜止狀態。自由隻能通過強壯的體質和完美的個性來證明,為此需要付出艱辛卓絕的努力。
兒童獨立意識完善自身
兒童會努力實現自身的獨立,如果沒有心理回歸傾向。嬰兒在脫離母體的那一刻起,就如同離弦的箭一樣,朝自身獨立的發育方向奔去。他們將不斷克服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全力完善自身,這是由於在兒童的體內具有一種巨大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不停地發揮著作用。
生理學家帕西·納恩先生稱這種力量為“具有目的行動”。如果我們想在成人身上找到與此相似的東西,那就有點“主觀意願”了。這是個不大確切的類比,因為主觀意願僅僅是人意識的一部分,且倍受限製,而“具有目的行動”卻是指生命的本能,可以說是生命演進的推動力。兒童成長的源泉完全是基於這種力量的存在,發育過程的一切行為都來自於它。如果發育不受任何幹擾,一種“生命的愉悅”就會在兒童身上體現出來,他們就會洋溢激情和活力,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童對獨立的要求,基本體現在這種“自然發展”上。也就是說,隻要成人對兒童的自然發展提供必須的幫助,他們就會完成自身的獨立。兒童心理發展是這樣,他們的身體發育同樣如此。因為身體同樣具有使發育完備的推動力,而且十分強烈,唯有死亡能阻止它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