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出生,是第一個階段,時間很短暫。在最開始的幾天,應該讓嬰兒和母親多多接觸與交流。嬰兒出生前生活在母親子宮裏,那裏寧靜、黑暗和溫暖,所以育嬰室的溫度、光線和聲音要盡可能與嬰兒出生前保持一致。在美國,產婦和嬰兒一般被醫院安頓在玻璃房裏,他們的門窗上裝的都是藍色玻璃,光線非常柔和,室內溫度也被嚴格的控製,初生的嬰兒體溫接近母體,隨後慢慢與外界溫度相適應。
人們習慣為剛生下來的嬰兒沐浴,這樣做很不恰當,因為嬰兒會受到太過強烈的刺激;也不能過早地給嬰兒穿衣服,因為嬰兒並非毫無知覺,大人最好少觸摸他們,也沒必要給他們穿衣服。
最恰當的做法是,將初生的嬰兒放進一個黑暗、沒有雜物、足夠溫暖的房間。挪動嬰兒時也要警惕,不要用手臂去抱,最好是用鴨絨被輕輕托住他們,不論抱起還是放下,動作始終要輕柔,避免嬰兒受到傷害。為避免微生物的侵入,進入育嬰室的人都被要求戴上口罩。以上措施不僅是出於對衛生安全的考慮,還是把母嬰看作一個互相交流的整體,如同嬰兒還在母親的子宮裏那樣。總之,我們必須順應自然的要求,輔助兒童適應這個世界。
有一條特殊的紐帶連接著母親和嬰兒,從母親那裏,兒童可以獲得某種力量,以適應外界環境。可以說,出生僅僅是改變了嬰兒與母親的位置,從母親的體內到了體外,除此之外的聯係與交流並沒有改變。對母嬰之間的關係,幾年前的人們還不這樣認為,那時的人們都認為,嬰兒一出生,就與母親徹底分開了。
人們已經普遍認可了上麵那些照顧嬰兒的方法,但是實踐顯示,這些方法在整個嬰兒期並不適用。嬰兒出生一段時間後,母子倆就應該回到群體中生活,擺脫這種隔離狀態。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隻要進入社會生活,就會遇到一些麻煩。但是社會環境對兒童造成的影響完全不同於成人。
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大人越富裕越好,孩子越貧窮越好”。通常,富庶人家的孩子能夠得到很多禮物,擁有優越的物質生活,但是母親會為了自己的安逸,一般會把孩子交給保姆和奶媽照顧;貧窮人家則不同,母親對孩子總是親力親為,這種做法才是順應自然的要求。
母子相依階段一過,兒童就能適應新環境了,他們踏上了獨立的征程,從周圍環境中盡情地汲取他需要的知識。
在前麵我說過,兒童獲取獨立是一係列“征服”行動,第一步就是運用他們的感覺器官。嬰兒的骨骼還未發育成熟,所以不能自由活動,隻能依靠大腦和感覺器官,感知並汲取周圍環境的經驗。
兒童都有一雙閃亮、充滿求知的眼睛,這雙眼睛時刻轉動著,觀察周圍的世界。科學研究發現,兒童的眼睛不僅敏感於光,還能接受各種信息。
就結構上講,人的眼睛和動物的眼睛都像一個照相機,沒什麼區別,都是吸收光線形成影像。但是人眼吸收的信息量遠非動物所能企及,那是因為動物並非對周圍的事物都敏感,而隻對某些事物敏感,所以動物眼睛使用範圍很狹窄。
夜間捕食是貓的習性,眼睛隻適應夜間活動。其他夜間捕食的動物也是如此,它們的眼睛對移動的物體非常敏銳,對靜止的物體反而沒有感覺。貓一旦發現移動的獵物,就會迅速做出反應,卻不會注意到潛伏不動的獵物。部分昆蟲也是這樣,它們隻對特定的顏色敏感,因為它們可以在這種顏色的花裏找到食物,其他顏色的花對它而言毫無意義。除此之外,剛出生的昆蟲幼蟲缺乏方向感,它們隻能利用本能,依靠用眼睛來確定方位。可以這樣認為,生物的行為被這些本能局限所控製,而人卻不會被感官所左右。
兒童的感覺器官遵循全然不同的規律,這是人類與動物的區別。貓僅僅對移動的物體敏感,兒童不會這樣被限製,他觀察視野中的所有東西,並從這些東西中汲取經驗。當然,兒童並非在做機械觀察,環境信息同時導致某種心理反應,影響他的人格。
通過上麵的對比,可以肯定地說,一個人的生活,如果像動物一樣,僅僅受本能欲望的驅使,那麼他的心理發育不會完善,肯定會出現許多缺陷。也許,人行為所遵循的規律還存在,但是對他的作用無關緊要。這樣的人如同一台機器,一個局限於感官的犧牲品。
需要重申的一點是:對人而言,兒童發展過程所反映出來的規律十分重要,人類必須關注這些規律。
比較動物與人類的感官能力,有助於了解兒童對環境的學習和吸收。我們知道,不少昆蟲善於偽裝,盡可能地把自己混入環境。比如,一些昆蟲依附在樹葉和葉莖上生活,形體也逐漸變得和樹葉或葉莖相像。這種趨同情形也適用於兒童,他們盡力從周圍的環境中汲取養分,努力融入環境中,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兒童對環境產生深刻印象,並且他們的生物和心理變化受到環境的影響,進而促使大腦接受的經驗接近環境因素,這裏存在一種趨同反應,導致兒童與生存的環境逐漸一致。
盡管以上隻討論了昆蟲,事實上,能夠吸收和適應環境,並且逐漸與環境趨同的這種能力,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隻是動物的影響在身體方麵,兒童的影響卻是在心理方麵。
兒童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有區別。成人看到有趣味的東西,會在發表了一聲“太棒了”之後便去做自己的事了,腦海裏隻留下模糊的印象。兒童則不同,環境會在他們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通過這些經驗,他們塑造著自我,在嬰兒出生初期,這種作用尤為重要。
在嬰兒期,人類的個性特征逐漸形成,包括語言、宗教、種族等,這些都是通過兒童特有的內在力量吸取的,並且將與人的一生相伴隨。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兒童適應著周圍的世界,兒童的大腦在這個過程中也日趨成熟,兒童也越發體驗到生命的愉悅。
不隻如此,為適應各種類型的環境,兒童還擁有一種自我調節的能力,以使自己和環境相融合。因此,如果我們打算為兒童提供幫助,就得先弄清楚,給他們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環境才算好。
如果這個孩子已經3歲了,他也許會直接告訴大人想要什麼,但是嬰兒沒有辦法表達,他還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的需求。我們應該明白,玩具和鮮花不是嬰兒所缺少的,我們應該為嬰兒提供他們發展階段所需要的東西,同時也應該清楚嬰兒需要的是什麼,這才是可以激發他們發揮成長潛力的行為的關鍵因素。
這樣的話,人們一定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該為新生兒準備什麼樣的環境呢?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答案,因為到目前為止,嬰兒總是在他所經曆的環境中成長。兒童要學會一種語言,就得生活在說這種語言的環境中,否則就無法學會。所以,要想獲得某種精神素質,就得生活在具有這種素質的人們中間,隻有從相應的群體中生活,構成人生活的行為方式、習慣和傳統才能獲得。
對嬰兒心理發育所做的研究,極大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觀念。以前,人們對嬰兒的關注主要在身體和衛生方麵。一貫的做法是:把新生兒隔離,單獨放置在一個安靜的屋子,盡可能地讓他睡覺,仿佛這是一個病號。
現在我們認識到,這種做法有害於兒童的精神健康的。如果讓嬰兒脫離母親的懷抱,單獨放進育嬰房,由保育員看管,他們就感受不到母愛。他們每天麵對的隻是幾個保育員,還有嬰兒車整天的陪伴,使他們看不到周圍的環境。於是,嬰兒的內心深處,就會滋生一種阻礙他們正常發展的渴望和不滿足。
二戰前,歐美的有錢人家庭大都這樣對待嬰兒,所幸的是,這種情況在戰後大有改觀,貧困和小家庭讓父母回到兒童的身邊。
怎樣對待兒童,在發達國家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研究發現,一旦兒童能夠走出房門,大人就應該帶他們出去,讓他們觀察外麵的世界。現在,嬰兒車和育嬰房也發生了變化,育嬰房不隻是符合衛生要求,很多彩色圖片張貼在四周,以便嬰兒斜躺著時能夠隨時看到周圍的一切,再也不必對著天花板發呆了。
嬰兒的語言學習問題就不那麼容易了,特別是在雇傭保姆的情形下,因為通常,保姆與兒童並不屬於同一社會階層。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父母與他人交談時,兒童是否該在身邊?雖然帶著孩子參與社交會帶來諸多不便,父母還是應盡量把他們帶在身邊,方便他們觀察父母在做什麼,說什麼。盡管他們不會懂得所發生的事,但他們的潛意識會吸收許多東西,而這些東西將會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在戶外活動時,可能說不清楚兒童在關心什麼東西,但父母不能因此丟掉自己的責任,一定要對兒童的行為進行觀察。假如母親對孩子足夠關心,就會發現什麼東西在吸引孩子,最好把孩子抱到這個東西的旁邊,讓他細心地觀察。這時,兒童的臉上會展露了好奇和喜愛的神情。
在幫助兒童發展方麵,我們應該拋棄一切的陳規陋習,在思想上進行一場革命。我們一定要明白:正是在兒童時期,通過與環境的適應過程,建立起了決定人一生的性格。所以,應盡量保證兒童與周圍環境有足夠的接觸,要不然,這些兒童長大後,會成為社會的累贅。
生活中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因為個人無法在道德上適應社會。這種情況表明,對文明社會來說,對待兒童的態度,照顧兒童的方式極其重要。
關於這些,人們忍不住會問:我們為何一直沒有發現如此明顯的一個事實?那些循規蹈矩的人會反問道:以前的人不明白這些知識,他們又是怎樣過來的呢?有人還會這樣說:人類曆史悠久,千千萬萬的人曾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他們一樣沒有這方麵的認識,不也都學會了說話,適應了那個時候的社會習俗嗎?
但是我們何不打開眼界,看看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呢?這些民族培育兒童的方法遠比我們科學,我們以文明人自居,對待兒童的方式卻違背自然。
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地方,母子緊密相連,是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在整個兒童時期,孩子都有母親的陪伴,他們跟隨在媽媽身邊,一起出門,一起采購家用物品,母親與小販討價還價,孩子也在一旁聽著,將整個過程看得清清楚楚。這不僅增強了母子間的聯係,同時也促進了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
如果不是現代文明將這種習慣破壞,母親不會把她的孩子交給他人,因為這種做法違背了自然規律。在傳統關係中,孩子參與著母親的生活,是母親的聽眾,接受她的教導。對孩子,母親總有說不完的話,可能她們太過健談,但這對兒童的發展大有裨益。當然,兒童不能隻接收媽媽的愛語,他們有權利聽到大人所有的話語,見證與談話相關的一切行為,即使無法理解,但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逐漸領悟。
不同的社會群體、民族,照顧兒童的方式不同。連攜帶孩子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說來很有趣,現代人類學曾就這個問題做過專門研究。這些研究表明,不少地方的母親將他們的孩子放在小床上,或者袋子裏,而不是用胳臂抱孩子。一些地方,當母親出門辦事時,就用繩子將孩子和一個木塊連接,然後搭在肩膀上。有的母親把孩子掛在脖子上,有的綁在後背,有的放進籃子裏。總之,不管用什麼方式攜帶孩子,大部分的母親都將孩子帶在自己身邊。
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所有母親在帶孩子的時候,都很注意使他們的呼吸正常。比如,把孩子背在身上的那些民族,總是把兒童的臉向前,日本母親就是如此,她們將孩子綁在背後,孩子的頭高出肩膀。正因為這個原因,日本人曾一度被稱為“雙頭民族”。印度母親則不同,她們一向把孩子兜在自己的臀部上方。北美的印第安母親則用一個類似搖籃的東西把小孩係住,背在身後,孩子的背貼著母親。不管怎樣,對這些母親來說,把孩子棄置不管的想法是無法想象的。
人們在非洲見到過這樣的事,一個部落為女王舉行加冕儀式,在整個典禮過程中,這位女王手裏的孩子一刻也沒有被放下過。
還有一個關鍵之處在於,延長嬰兒的哺乳期。母親對嬰兒的哺乳有時至1歲半,有時至兩歲,有的延續至3歲,這已不再是一個營養問題,因為2至3歲的兒童吸收其他食物綽綽有餘。
延長嬰兒的哺乳期,是為了增加孩子與母親相處的時間。根據我之前所做的闡述來看,這樣會在無形之中給兒童的發展提供幫助。隻要孩子生活在母親身邊,他們就能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完善。就算媽媽忙於家務,不答理孩子,孩子也能與周圍世界作交流。他們跟隨媽媽逛街,可以聽到人們之間的談話,觀察行人、車輛、動物等,這些東西將在兒童的腦海裏留下印記。隻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當母親和小販交流的時候,她背上的小孩聽得是多麼起勁呀!母親的話語和動作,已經讓孩子的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隻要孩子沒有生病,他們隨同母親出門的時候就不會哭鬧,他們也許會呼呼大睡,但從來都不哭。
有人說,相對而言,西方國家的兒童更愛哭。我常常聽到朋友責怪自己的小孩愛哭,他們常在一起討論這些幾個問題:怎樣安撫孩子,怎樣使哭鬧的孩子平靜下來,怎樣讓孩子高興。他們也許不知道,現代心理學對此的解釋是:“兒童經常哭泣、性格暴躁、動輒發脾氣,表明他們正處於精神饑餓狀態。”
不管是出於安全方麵,還是衛生或健康原因考慮,限製兒童的活動範圍毫無益處,在一種類似凶禁的狀態下生活,兒童的潛能根本無法發揮。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人們的生活遵循自然習慣,他們無意識間地采取了正確的育嬰方法。至於西方人,我們必須清楚這個問題,並且有意識地去消除這種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