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嬰兒的出生2(2 / 3)

接下來,我們將就兒童“自然發展”的各個階段進行探討。

新生兒脫離了子宮這個“牢籠”,向獨立邁出的第一步。與此同時,出生賦予他強烈意願去認識外在環境,一個嶄新的世界向他敞開,他開始汲取各種知識來完備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個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天生就有“征服世界的欲望”。

生命發展第一階段的標誌,就是這種“征服世界的欲望”,它表明外在環境對兒童具有吸引力。因此,我們能肯定地說,兒童喜歡這個世界。或者套用凱茲的話:“對兒童來說,這個世界具有豐富的感官刺激。”

感覺器官是嬰兒身上最先工作的器官。想象一下,如果這些感官不能汲取信息,它們還有什麼用處呢?

環顧四周,我們能看見什麼?能看見視野之內的一切東西。側耳傾聽,我們能聽見什麼?能聽見可辨聲域內的一切聲音。人的感知範圍十分廣闊,但人並非天生就能分辨這些東西。從聲音的角度去說,嬰兒最初聽到的僅僅是一種混合的音響,隨著與周圍環境交流經驗的積累,才慢慢可以分辨出聲音之間的差別,這一過程正好合乎完全形態的心理學。

一個正常兒童的心理發展,首先要吸取所有能夠感知的東西,隨後對它們一一加以鑒別。如果情況相反,兒童不但不能體會到周圍環境的美妙之處,反而有一種恐懼感,這時,外部世界就不再是感官刺激的源泉,而是變成恐懼之源。

顯然,以上兩種情況差別很大。研究表明,嬰兒6個月左右生長過程會走上正常之路,前提是他開始接受外界的影響,從嬰兒的身體發育中,可以找到證據。當然,還可以進行一些測試,比方說,6個月大的嬰兒開始分泌胃酸,開始長牙,身體開始發育。如此一來,6個月大的嬰兒不但能吃母乳,還能吃些與母乳混合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他們無法消化吸收除母乳外的食物。

所以不妨認為,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相對獨立,他們好像在說:“我們可以離開母親了,我們能夠獨立生活了。”兒童成長為少年的時候,類似情況還會在他們身上發生,那時的他們將會因自己對父母的依賴而倍感羞恥,並盡力回報父母的生養之恩。

大概在6個月左右,有一個重要標誌——嬰兒的小嘴裏終於能吐字發音了,這表明他們順利完成了語言學習的最初階段。之後,兒童的發展將迅速加快,直至他們完全獨立。兒童從他開始說話的那一刻起,就能表達自己的需求,不再依賴於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已經是人類成員了,因為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兒童掌握了語言,也就掌握了他與社會的交流方式。

兒童成長、取得獨立的重要一步,就是學會運用語言,開始與他人進行交流。起初混沌朦朧,還什麼都不會的嬰兒,現在不僅可以聽懂他人說話,還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多麼令人驚訝,就像他們一覺醒來,就同時具備了傾聽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再過6個月,兒童就1歲了,他們開始學會走路,兩條腿能夠到處走動,隨意跑來跑去。如果有生人靠近他,他還會躲避,在身體上,他也自由了。由此可見,人的能力是在逐步發展,循序漸進,最終邁向獨立。如今,給兒童提供幫助,並促使他們獨立已不再是問題了,因為,他們已經獨立了。

生命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這樣,大自然賦予生命獨立的能力,也就會全力促成這種能力的實現,從而將自由和獨立賜予兒童。

學會行走,對兒童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不是簡單的出於行走是複雜的肌體活動,證明兒童體質發育的完善,還因為行走出現在兒童1歲左右,恰好與兒童的語言學習和汲取周圍環境知識是同時進行的。

在哺乳動物世界裏,隻有人不能免除學習行走的過程,其他哺乳動物剛出生就會走動,幾分鍾後甚至還能奔跑。人類則不同,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做,必須在繈褓中生存一段時間,並且在這期間逐漸培養這些能力。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兒童在站立之前,需要實現身體三個方麵的發展。

你可能會認為用兩腿站立和行走非常簡單,其實頗為複雜,需要幾部分複雜的神經結構相互配合。其中關鍵取決於生長在大腦底部的小腦——控製人的平衡和運動的器官。可以這樣認為,兒童能否行走,要取決於小腦的發展。

擺脫對他人的依賴,自行其是,是嬰兒的第一本能。在爭取獨立時,兒童的首要意識就是自我保護,避開外來傷害,避免被他人阻礙,最終實現自己的要求。

一些庸俗之人認為,無所事事是生活的最佳狀態,什麼事也不做,躺在床上,吃飯穿衣都有人伺候。如果事情真是這樣,嬰兒出生前的生活最愜意了,那時的他,待在子宮裏,不需要為任何事情操心,一切都由媽媽料理。但是,想想嬰兒學習語言這一艱難曆程吧,為了學會與人交流,即便是在繈褓中,嬰兒都擔負著繁重的工作。如果無所事事是生命的最佳狀態,那麼嬰兒何必再學習說話,在繈褓裏被人嗬護不是挺安逸嗎?學會說話後,還得學習吃飯、走路,還有動腦思考,這些活動都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孩子們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迸發出強烈地進取意識,隨著對周圍環境的不斷熟悉而愈發強烈。

兒童不隻是向我們證明了知識的價值,還顯示了自然的教育方法是不同於社會教育方法。通過自身的行動,兒童尋求著獨立,他們毫不關心學習以外的其他東西,一心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識,汲取周圍環境的經驗。

我們必須弄清楚,給予兒童自由和獨立,如同給予一個永不停歇的工作者自由和獨立,一旦停止工作,他們就不能生存。這種生存規律適用於所有生物,違背這種規律,隻能使其發展倒退。

所有生命都以能量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能量精力充沛,所以,隻有通過活動生命才能達到完美。社會的活力來自代代相傳的人們。有人企圖自己偷懶,把工作推給別人,這種意圖違背了自然規律,是生命衰退的體現。這種現象開始於兒童時期,根源在於嬰兒出生後的幾天裏,沒有人幫他們去適應周圍的環境,以致他們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興趣。這樣的兒童無法離開別人的依靠,他們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喜歡睡覺而非交朋友。

這些都是退化傾向的表現,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向子宮回歸的傾向”,這種傾向試圖逃避獨立。但是正常的兒童會逐步走向獨立。於是,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怎樣對這些不正常的兒童進行糾正,怎樣治療這種衰退症狀。

這些發展有偏差的兒童,厭倦生活的環境,他們眼中隻有困難和障礙,在他們看來,這些障礙很難被克服。如今,這種孩子成為兒童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產生了兒童精神病理學。在西方國家,還湧出很多兒童心理病診所。為了幫助這些兒童,科學家研究出了很多治療方法,其中的遊戲療法就為我們所熟悉。

兒童的學習環境應該不能有什麼障礙,障礙越少越好,最好完全摒除。重視兒童教育的國家,會提供許多富有吸引力的東西在兒童的生活環境裏,那些非正常兒童的生活環境更應該如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兒童覺得障礙並不可怕,它很好克服。所以為了幫助兒童發展自身的能力,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讓兒童去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

兒童生活的環境應多姿多彩,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可以汲取經驗。隻要我們遵循生命發展的基本準則,就可以使有退化傾向的兒童發生改變。使他們不再消極,熱愛工作;不再萎靡不振,而是朝氣蓬勃;不再因為害怕而逃避,而是熱情開朗、興致勃勃地享受生命的樂趣。

對非正常兒童來說,從懶惰到洋溢活力是一個治療的過程,這與一個正常兒童從懶惰到洋溢活力是等同的,都不能離開以自然規律為依據的教育。盡管我不打算做理論上的探討,但是在對此進行詳盡闡述前,有必要就“成熟”一詞做一下解釋,因為就本書的內容來講,確切理解“成熟”的概念極為重要。

“成熟”起初是遺傳學和胚胎學的概念,用以表示生殖細胞受精前的發展過程,就是由不成熟發展到成熟。這個概念被借用到兒童心理學後,具有了更多內涵,它表示一種成長調節機製,該機製確保每個器官的發育平衡。雖然哈諾德·蓋塞爾並沒有提出一個精準的概念,但他還是發展了這一理論。如果我領會地對的話,他的意思應該是:生命個體的發展遵循一定的法則,這些法則必須被遵守,因為生命本能支配著兒童的學習過程,生命賦予兒童的某種特性和傾向會引導他們去學習,還有學習什麼、如何學習。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蓋塞爾認為,外在指令根本無法約束兒童的這些功能。

毫無疑問,在兒童身體發育方麵,蓋塞爾的觀點是正確的,正如前麵所說,在兒童的各個行走器官發育成熟之前,教他們走路是天方夜譚。同理,兒童的心理發育沒有到某種程度之前,也不可能學會說話。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始終堅持的觀點:兒童的成長完全遵循著自然的規律。這些規律被我視為兒童教育的基礎。從生物學的角度講,蓋塞爾的說法毋庸置疑,但對兒童的精神成長來說則未必合宜。比方說,他認為“和身體發育一樣,兒童的大腦發育也是一定發展過程的結果”,這種說法絕對不確切。假設把一個兒童留在荒島上,除了給他必要的食物,其他什麼都不讓他接觸,接觸不到人類,完全自由發展,這個兒童的身體發育可能很正常,但心理發展肯定有問題,那個一度家喻戶曉的“艾維倫野人”男孩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事實證明,我們不可能憑空造就一個天才,教育能做的,隻是促使一個人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當然,既然我們承認“生物成熟”的過程,也就應該接受“心理成熟”的過程,因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兩者是同時進行的。關於這些,前麵的章節也有論述。

目前,人類還無法全過程的認識器官的成長,因為器官的發育是一個無序和波動的過程。胚胎的發育有一些活動點,這些活動點隻存在很短的時間,各個器官出現在這些活動點附近,器官出現之後,活動點就消逝了。另外,器官的成長過程中還存在某些敏感期,而這些敏感期極大地影響著動物的行為。對此,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雷斯已經做了不少研究。讓我們感興趣的是,這些敏感期對動物行為的作用與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致的。這就是說,生命發展的規律與人類的本性相統一,兩者彼此適應。

對生命個體來說,“成熟”的過程中不僅取決於基因功能,同時還受到環境的影響,在個體的成熟過程中,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心理成熟需要來自環境的經驗。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環境經驗也存在不同形態,這是由於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目的行動”時刻轉換著類型,環境經驗也就以不同麵目呈現在個體麵前。

由於環境經驗反複不停地出現,一項新的功能在人的意識領域出現了,一個特定模式被建立起來了。當然,肉眼不能看到這些。看上去,外在經驗的重複活動與新生功能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聯係,因為這些功能一旦出現,環境經驗隨即消失了,而新功能一經建立,兒童的注意力就發生了轉移,以便發展另一種功能。要是兒童無法這樣連續地汲取環境經驗,他對環境的敏感性就會失去,從而影響他的發育成熟。

心理學課本這樣定義“成熟”的概念:“成熟,是來自遺傳的結構變化,該變化主要來源於遺傳基因,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生物體與環境之間彼此作用的結果。”

以我們的認識,可以這樣理解,人在出生之時,大腦結構中就存有一種力量——“具有目的行動”。

總而言之,影響著個體成長和心理發展有幾個方麵的機製:具有吸收力的大腦、“星雲”、敏感期。這些都是人類的特征,源於生物種類的遺傳,但是它們的作用,隻有通過個體的自由活動,在環境中吸取經驗才能發揮。

為獨立意識提供環境

如果我們想提升人類的精神生活,豐富人的精神生命,就得清楚兒童的大腦具有一種天然吸收力,可以從周圍環境中汲取養分,讓那些養分變成有用的知識,以此促使兒童的成長。所以,為了激發他們敏銳的感受力,我們必須為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這對初生的嬰兒十分重要。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兒童的發育過程包含很多階段,在每一個階段,環境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初生嬰兒的那一階段。關於這一點,能領悟的人並不多,此前不久,人們還不確定兩歲大的兒童是否有精神需求呢。所以說,對兒童精神需求的研究刻不容緩,如果我們繼續忽視它們,將會產生無窮的後患。

在20世紀,嬰兒的死亡率得到了極大地降低,這是醫學科技取得的巨大進展,因為人們對兒童成長的研究主要在身體方麵。正因為如此,醫療研究忽視了人的精神健康,同時在兒童教育方麵,也很難發現有效的理論作為精神健康的依據。

那麼,自然發展史對人類做了什麼樣的表達呢?它告訴我們,嬰兒一出生,精神上就要經曆一個階段去適應外部的環境,這個精神適應階段不隻是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對其他哺乳動物也一樣重要。

需要明確的是,和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行為能力,這需要培養。就兒童的發展而言,關鍵不在於喚醒天賦的精神能力,而是去實現這種天賦的創造力,所以,環境的作用就相當重要了。

另一方麵,既然環境起著如此之大的作用,我們就應審視一下嬰兒的生活環境,避免他們和周圍環境產生隔閡,以致出現衰退傾向。我們隻有充分保障他們對環境的無限樂趣,才能促進他們的學習發展。

生命的第一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針對每一階段發育的重點,應給予不同的特別關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