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拯審石橋(1 / 1)

小包拯審石橋

包拯是我國北宋中期比較進步的政治家和有名的清官。

他一生廉潔正直,不畏權貴,鐵麵無私,斷案公正,被百姓稱為“包公”、“包青天”。

包拯小時候,就機智過人,破過幾個重大的案件。其中,有一個石橋案。

有一天早晨,小包拯上街買菜。遠遠看見橋上站著許多人。隻見橋欄杆上一具屍體懸在河麵上。

官府接到報案,迅速派人去現場勘查。官差一見這場景,不假思索,一口咬定是自殺案件。

機警的小包拯,通過嚴謹的分析,細致的推理,認為這是一件他殺案件,要求見縣令。

在縣衙的後廳,包拯將這個案件存在的疑點,一一講給了縣令聽。

縣令也覺得此案非同一般。他附在縣令的耳朵旁,講了一陣兒如何破案。

縣令拍案而起,稱讚說:“好計策!就依你說的辦!”

第二天,縣城的告示欄上貼了一張布告。上麵寫道:“經縣衙仔細調查,石橋命案乃他殺,殺人凶手已被緝拿。明天在石橋上當眾斬首。”很快,這個消息便傳遍了整個縣城。

第三天,縣令帶領隨從來到石橋。縣令坐在太師椅上,開始審石橋。周圍的群眾都很好奇。此時,衙役將一個頭被黑布罩住的人拖上石橋。

縣令說:“此人便是殺人凶手。石橋是證人,親眼目睹他殺人的。本官現在判決將此人斬首示眾。”

話剛說完,人群中就有一個人歡呼起來。那個歡呼的人正是凶手。此時,凶手已暴露,真相大白了。

小包拯就從橋洞裏走了出來。

夢想小啟迪

我們要從小就學會觀察和思考問題,並且像小包拯一樣,通過嚴謹的分析,來解決一些疑難問題。這樣才能盡快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