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李清照(1 / 1)

少女李清照

李清照幼時,天資聰明,伶俐無比。

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藝術熏陶。2、3歲時,父母就教她吟詩。4、5歲時,父母教她讀書認字。6、7歲時,父母就讓她接觸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詩經》、《楚辭》和唐詩等文學作品。10歲左右,李清照已經懂得了詩詞韻律,同時還學著作詩、填詞、繪畫和書法等。

李家是官宦之家,家中常有貴客登門,皆是些飽學多才之士。

他們湊到一起,往往飲酒賦詩,揮毫舞墨,興致很高。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每次遇到貴客登門,總是在一旁認真地觀賞和聆聽。

李清照在學習、領會別人詩詞的同時,自己也練習寫作。她每創作一首詩詞,總要反複琢磨,不斷修改,直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才拿出來請別人指教。

有一天傍晚,薄暮冥冥,細雨紛紛,遠山如黛,濃雲如墨。

李清照站在窗邊,望著柳絮泉邊,重重竹簾外,梨花飄然落地,竹影搖曳多姿,不由揮筆填詞,寫了一首《浣溪沙》。

接著,她拿起瑤琴和著音律,輕輕撥動,隨聲唱了起來。她的音律柔美,歌聲娓娓動聽。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悠揚的琴聲和著美妙的詞韻,使賓客讚歎不絕,都誇此女為才女。李清照有一首《如夢令》寫道: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賓客們讀完此首詞,細細品味其中韻味,不覺口出讚歎之語。

夢想小啟迪

超凡的智慧都是在良好的教育和環境的熏陶下建立起來的。李清照自幼熟讀詩書,更兼勤學苦練,才能達到“才女”的水平。因此,培養教育孩子,要注意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