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適的曆史觀點批判,召集人範文瀾
四、胡適的《中國哲學史》批判,召集人馮友蘭
五、胡適的文學思想批判,召集人黃藥眠
六、胡適的《中國文學史》批判,召集人何其芳
七、考據在曆史學和古典文學研究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召集人尹達
八、《紅樓夢》的人民性和藝術成就及其產生的社會背景,召集人張天翼
九、關於《紅樓夢》研究著作的批判(即對所謂新舊“紅學”的評價),召集人聶紺駑
中國大陸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胡適思想批判運動”,發表了上百萬字批判胡適的文章。麵對如此聲勢浩大的“批判”,人在美國的胡適“熱眼旁觀”,以為“實在沒有一篇搔中他的癢處”,“越來越覺得人家批不倒他”。
胡適以為,大多數批判者言不由衷,應該是迫於政治壓力而不得不投入“批判”。
胡適“啞啞的啼”
最使胡適感到痛心的是他留在中國大陸的次子胡思杜,在這場“胡適思想批判運動”中,也不得不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對我父親——胡適的批判》,宣稱“從階級分析上我明確了他是反動階級的忠臣、人民的敵人。”胡思杜指責胡適“出賣人民利益,助肥四大家族”、“始終在蒙蔽人民”、“昧心為美國服務”。又說:“(他的)一係列的反人民的罪狀和他的有限的反封建的進步作用相比,後者是太卑微不足道的。”還說:“在他沒有回到人民的懷抱來以前,他總是人民的敵人,也是我自己的敵人。在決心背叛自己階級的今日,我感到了在父親問題上有劃分敵我的必要。”香港《大公報》、台灣的《“中央”日報》、美國的《紐約時報》都轉載了胡思杜的文章。
據傳,在胡適回到台灣之後,蔣介石在與胡適見麵時,把轉載了胡思杜文章的那份香港《大公報》,送給了胡適。蔣介石的本意是以此譴責“中共暴政”造成“骨肉反目”,而在胡適看來卻是蔣介石借此事嘲弄自己兒子不肖不孝,便反唇相譏道:“我的小兒子天性愚鈍,實不成器,不如總統令郎迷途知返!”胡適所說“總統令郎”,不言而喻指蔣經國1927年在蘇聯發表文章罵蔣介石是“革命的叛徒,帝國主義的幫凶”,“是我的敵人”。胡適之言,使蔣介石十分尷尬。
小兒子胡思杜的“批判”,畢竟是胡適心中的痛,盡管胡適也明白小兒子的文章是在政治高壓下無奈之舉。胡適把小兒子的文章從香港《大公報》上剪下,粘貼在自己的日記裏,留此存照。
不幸的是,盡管胡思杜如此公開表明與“反動父親胡適”“劃清界限”,但在1957年仍難逃厄運,被劃為“右派分子”,在絕望中自殺。
小兒子胡思杜的“批判”和憤然離世,使胡適久久歎息。
胡適在中國大陸遭受“猛烈批判”,似乎尚在“情理”之中。令人驚訝的是,胡適早在1929年也曾遭到國民黨的批判。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等斥責胡適“反黨”,要“嚴懲豎儒胡適”、“查辦喪行文人胡適”、“緝辦無聊文人胡適”,這些批判文章結成《評胡適反黨義近著》一書出版。
1957年,胡適在台灣又遭批判,那裏開展了清算胡適“思想毒素”的運動,蔣經國所領導的“國防部總政治部”印發了《向毒素思想總攻擊》一書,向胡適發動了總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