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獨家專訪郝柏村(7)(2 / 2)

1992年3月,台灣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淩峰率《八千裏路雲和月》攝製組來到鹽城郝榮村,專門拍攝了修繕一新的郝柏村故居、父母墓以及郝氏家祠,向台灣觀眾介紹了郝榮村風光。

1992年7月17日,郝柏森和夫人管振淑率小輩十幾人從貴州遵義來到鹽城郝榮村,紀念父親誕辰100周年。

1992年9月23日,郝柏村的長子郝龍斌回到鹽城郝榮村探望。當時,郝龍斌純粹是一位學者,他在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擔任教授,乘著去北京出席國際原子能總署主辦的“國際輻射加工研討會”,順道從北京來到南京。郝龍斌通過堂兄的安排,從南京乘坐一輛轎車直奔郝榮村,事先沒有跟鹽城市政府打過任何招呼。郝龍斌在郝榮村隻停留一個半小時,便匆匆離去。有人問及,郝柏村是否可能回家鄉看看,郝龍斌回答說,“現在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當時郝柏村正擔任台灣“行政院長”,當然不可能回到家鄉探望。

隨著海峽兩岸的氣氛日漸寬鬆,已經從要職上退下來的郝柏村,決定在1999年清明節,從台灣返鄉祭祖。

那時候,海峽兩岸尚未直航。4月3日,郝柏村偕夫人郭莞華、兒子郝龍斌、郝海晏、孫女郝漢祥、友人周仲南、馬正平及隨行人員一行18人,從台北經香港轉機抵達南京。其中的周仲南先生,也是鹽城人,陸軍二級上將,1981年任“總統府”侍衛長,1985年6月任台灣“憲兵司令”,1989年11月任台灣“警備總部司令”。筆者在台北訪問郝柏村時見過他。馬正平則是陸軍中將,曾任台灣“國防部軍醫局”局長。

4月4日上午,郝柏村率領郝家一行人在南京孫中山陵寢前鞠躬獻花,花圈上款寫著“總理孫先生靈”,下款書“黨員郝柏村”。

當天下午,驅車行程300多公裏曆時5個多小時(那時候還沒有鹽城高速公路),郝柏村一行回到老家鹽城。闊別故鄉61載,終於圓了回家夢。包括郝柏村的兩位妹妹郝錦春、郝秀春和弟媳管振淑等24位親屬,分別從天津、貴州、北京、成都趕來,與郝柏村相見。弟弟郝柏森因病已經過世,好在生前應郝柏村之邀前往台灣看病,曾與兄長相聚。

4月5日清早,郝柏村一行從鹽城市區回到郝榮村老家,受到鄉親們熱烈歡迎。

郝柏村來到雙親墓前,率家人行跪拜磕頭禮。“爸爸、媽媽,你們的兒女們都回來看你們來了!”郝柏村熱淚盈眶。

走在郝榮村的小巷,郝柏村說道:“巷子比我以前走的時候窄多了。”兒子郝龍斌便道:“那是因為你當年人小個子矮的感覺,現在你長大了覺得它狹小了。”郝龍斌此言一出,引得眾人大笑。

郝柏村回到故居,回到母校尚莊小學,回憶自己的童年,仿佛穿行於時光隧道。

郝柏村有很強的家族觀念。在郝榮村遇見姓郝的鄉親,便要問:“你是第幾代的?”聽見對方回答說:“第20代。”他笑道:“你是我的孫輩。”

郝柏村對故鄉充滿親情,從1999年4月4日第一次返回故鄉,到2011年9月7日從台北乘坐首航航班回故鄉,郝柏村先生已是6次回鄉參觀訪問。

在鹽城我看到“台灣農民創業園”的巨大招牌,題字者便是郝柏村。鹽城的台資企業相當多。正因為這樣,不久前開通了鹽城與台北的直航航線。

郝柏村還應邀訪問北京、上海、西安、保定、揚州、桂林等大陸許多地方,為促進兩岸交流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