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會戰”從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劉伯承、陳毅、粟裕、鄧小平等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60萬人,以徐州為中心進攻中原。國民黨軍隊黃百韜、黃維、邱清泉、李彌等部共損失55.5萬人,而解放軍則損失13.4萬餘人。解放軍進至淮河,直接威脅南京。此戰役曆時65天。
“平津會戰”從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率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共100萬,與傅作義統領之50餘萬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會戰,這次戰役國民黨軍隊陳長捷、傅作義等部共損失52萬餘人。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職務,重新開啟國共和談。北平在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決定下,守軍放棄抵抗,1月31日解放軍和平進占北平。
在“三大會戰”中,國民黨軍隊損失了主力近150萬人,還有超過100萬的部隊與政府官員投降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緊接著橫渡長江,攻取南京、上海。
郝柏村在參謀總長顧祝同身邊,目擊了國共之戰的激烈,目擊了國民黨軍隊由強到弱、由勝到敗的過程。
在中國大陸最後的日子
由於戰亂連年,已經年近而立的郝柏村的婚事一直延宕著,直到1949年,跟隨顧祝同來到重慶的郝柏村,才與郭莞華小姐舉行了婚禮。
郭莞華常常被誤傳為郭寄嶠將軍之女。郝柏村說,郭寄嶠是郭莞華的叔叔。
郭寄嶠是安徽合肥人,曾任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部參謀長。1944年任重慶市衛戍區副司令,是年秋調任漢中警備司令。1947年任甘肅省主席。1949年後前往台灣,任國民黨政府“國防部部長”。1950年4月,郭寄嶠負責指揮舟山15萬國民黨軍隊退往台灣。
衛立煌秘書趙榮聲曾經這樣憶及郭寄嶠在衛立煌身邊當參謀長時的情景:“……桌上放了四五部電話機,堆著盈尺的電報、公文。郭寄嶠每天上午八點上班,除掉中間回家吃兩頓飯,一直忙到夜晚十一二點,一手握著電話機聽彙報,一手拿著一杆寸楷毛筆批公文,批完了隨手扔到地下,旁邊就有一個副官恭恭敬敬地蹲下去拾取。下級人員有什麼事情來請示,郭寄嶠一手握著電話機不放,一手握著毛筆不放,簡單明了地向來謁者答複幾句,不一定都合理,但和當時許許多多糊裏糊塗的國民黨軍官和參謀人員比較,的確表現得強幹,高人一籌。蔣介石在武功軍事會議上當眾表揚他為‘標準參謀長’,使他從此身價十倍,顧祝同、陳誠聞之也另眼相看,敘起保定同學的關係,都試圖把他挖到他們的身邊當參謀長。衛立煌正因為有這樣一個能幹的參謀長代他管事,他自己就不至於陷入十分繁重的事務當中去了。”
據郝柏村告訴筆者,郭莞華自幼喪母,是祖母帶大的。他跟郭莞華小姐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認識的。居中介紹的,是郭莞華的堂姐姐。
郭莞華當年在光華大學成都分部學習。光華大學原本是1925年在上海創立的大學,是當時上海的六大大學之一。抗戰時期光華大學校區被毀,學校大部遷往成都,設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當四叔郭寄嶠在甘肅擔任省主席兼西北行轅副主任時,她來到蘭州。郝柏村當時與她保持通信。後來,她來到重慶。
當郝柏村來到重慶,重慶已經岌岌可危。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已經在北京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14日,廣州插上五星紅旗;17日,廈門落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手;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新疆迪化。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蔣介石集結殘餘部隊,集結於四川。蔣介石看重四川,是因為在抗戰時期他退居四川,以重慶為陪都保持實力。眼下蔣介石圖謀以四川為中心,建都重慶,長期控製西南,以待卷土重來,東山再起;迫不得已時則敗退康、滇,逃往國外。1949年9月19日,毛澤東發出進軍西南的命令,指出西南重心是四川。劉伯承、鄧小平、賀龍大軍進軍四川,逼近重慶。
郝柏村對筆者笑稱,他與郭莞華結婚之後,郭莞華便開始“逃難”,從重慶飛往台北,寄居於四叔郭寄嶠家。郝柏村則隨顧祝同留駐重慶,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當時作為參謀總長的顧祝同身邊,隻留一個隨身指揮小組,人員包括參謀次長蕭毅肅,後勤次長陳良,第三廳長許朗軒,第四廳副廳長宋達,參謀總長室秘書程大千,參謀郝柏村及譯電人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對重慶形成合圍之勢,蔣介石坐鎮重慶指揮,命胡宗南以800輛卡車運其第1軍到重慶。無奈大勢已去。1949年11月28日,毛澤東複電同意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提早奪取重慶的計劃。這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下江津,逼近重慶。當時任行政院長的閻錫山由重慶飛逃成都,但蔣介石仍坐鎮重慶指揮。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12、47軍完全包圍重慶。這天,蔣介石的總裁辦公室仍在重慶林園,而郝柏村作為參謀總長顧祝同指揮小組成員則在重慶山洞裏工作。當天夜裏,顧祝同指揮小組接到命令,與總裁辦公室同時撤離。郝柏村記得,他在重慶白市驛機場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