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說,蝠與“福”同音,至於五隻蝙蝠這“五”,則因為蔣介石是五星上將。中興賓館裏許多飾紋多喜歡用五組,如五朵花瓣,蔣介石的辦公室有五扇門,“典故”都出於此。
步入中興賓館,在走道兩側是兩個庭園,桂花的清香撲鼻而來。陳先生說,桂與“貴”同音,跟映壁上的蝙蝠的“福”合在一起,就是“富貴”,而蝙蝠、桂樹都安排在大門口,意即“富貴臨門”。蔣介石很講究風水,所以這樣的刻意安排,很得蔣介石的歡心。
庭園四麵,是長長的回廊。這是設計者考慮到蔣介石、宋美齡喜歡飯後散步,而陽明山多雨,長長的回廊可供他們雨天散步之用。
走過庭園,迎麵是底樓的正廳。正廳中央,掛著蔣介石身穿披風的畫像,畫像中蔣介石的身高與實際身高相等。畫像前放著紅木條幾、圓桌、太師椅。正廳的兩側是客廳。東客廳用來接待外賓。不過,當時正值聯大通過2758號決議把蔣介石代表驅逐出聯合國,所以幾乎沒有什麼重要的外賓到訪台灣,這個客廳鮮聞談話之聲。經常啟用的倒是西客廳,那是蔣介石用來接見部屬的地方。牆上掛著蔣介石與母親的合影。客廳的一角斜放著一張辦公桌,蔣介石通常坐在桌子後麵的椅子上,跟對麵沙發上的部屬談話,據說這樣的布局是便於蔣介石觀察部屬的一舉一動。
沿著寬敞的鋪著紅地毯的大理石台階上了二樓,正廳裏掛著孫中山的大幅畫像。正廳的東側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臥室,西側是蔣介石的辦公室、小會客室和文件室。
蔣介石和宋美齡分床而睡,兩個臥室之間是相通的。陳先生解釋說,他們分床並不代表兩人感情不和,而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同,作息時間不同,蔣介石軍人出身,早睡早起,而宋美齡喜歡晚上看電影、看書,晚睡晚起。
陳先生特別指出,蔣介石的衛生間有三扇門,而宋美齡的衛生間隻一道門。此外,蔣介石的辦公室有五扇門。這是因為建築設計師深知蔣介石的習慣:自從經曆了1936年的西安事變之後,變得多疑而謹慎,多一扇門,在突然襲擊發生時多一條退路。
站在二樓的陽台上,可以遠眺七星山、大屯山、紗帽山,可以俯瞰台北市區、淡水河、基隆河,景觀極佳,如同沉浸於一片濃綠之中,令人心曠神怡。
陳先生帶我下樓,來到地下室,這裏的一大排檔案櫃保存著重要文件和檔案,還有一條密道,可作防空洞,而且可以直通直升飛機的停機坪。
從1979年開始,國民黨中央的黨史資料以及“總統府”機要室掌管的“大溪檔案”就安放在這地下室裏,直至1995年5月23日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才完成這批重要機密檔案的全部接收工作。
走出中興賓館主樓,便是有水有樹有花有草的後花園。林間小徑上布滿青苔。在無雨的傍晚,蔣介石常與宋美齡漫步林中,呼吸山間的新鮮空氣。
後花園之外,還有一批樹林,專門用來作為中興賓館的壁爐薪柴之用。宋美齡有著西方生活習慣,所以中興賓館的客廳、書房都設計了壁爐。有時冬日蔣介石也與宋美齡來此居住,壁爐燃薪,暖意融融。
蔣介石入住中興賓館之後,有一回在附近散步時,見到一片草地,那草被人工剪成四顆綠色的星。蔣介石問,那是什麼意思?陽明山管理局的官員告知,那是“四星上將”胡宗南的墓地。
蔣介石一聽,心中不悅。蔣介石很注重風水。胡宗南曾經是他的愛將,後來由於在大陸與中共決戰時屢戰屢敗,丟失幾十萬大軍,最後成為“光杆司令”灰溜溜逃到台灣。尤其是胡宗南的機要秘書熊向暉,在他身邊“埋伏”十多年,胡宗南居然不知不覺。熊向暉在北京出任高官,更使胡宗南臉麵掃地。台灣諸將請求把敗將胡宗南交軍事法庭審判,蔣介石含含糊糊,不了了之。無兵無權的胡宗南在台灣花蓮隱居,直到1962年病逝,安葬在陽明山後山之巔。
蔣介石的新行館旁邊,竟然是敗將胡宗南墓地,在蔣介石看來,這顯然不吉利。礙於陽明山管理局為他建造新行館的一片“敬意”,他不便把心中的不快當麵說出。
在蔣介石和宋美齡入住中興賓館前的1969年9月16日下午,在陽明山發生嚴重車禍,蔣介石和宋美齡都受傷,蔣介石的主動脈瓣膜也受到重創,在醫院裏躺了好幾個月。蔣介石自稱,這次車禍,損他20年陽壽。入住中興賓館之後,蔣介石又有過小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