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蔣介石與蔣經國(1)(2 / 3)

草山行館是日式建築,有川堂、大廳、會客室、臥室、主臥室、客房、廚房、中庭與陽台等。此外,還有四棟附屬建築,供蔣介石隨從侍衛居住。

草山行館的小花圃旁,有一防空洞,供蔣介石在遭遇空襲時躲避。

如今,陽明山成為台北遊人眾多的森林公園。陽明山分為前山公園、後山公園。人們來此賞景、觀花。山腰上的花鍾,成為遊人必至的景點。

遊客喜歡陽明山,還因為那裏擁有二十多座火山,而火山的“恩賜”是溫泉。在陽明山,凡是空氣中夾雜著一股硫磺味的地方,必定有溫泉。

我來到陽明山的麗致溫泉,這裏看上去像一座星級賓館。一間間客房裏,沒有床,而是放著休閑沙發和茶具。一擰龍頭,溫泉噴出。在這裏“泡澡”,有益於健康。

2007年4月7日,在“去蔣化”的高潮中,草山行館毀於火災。據稱是人為縱火。

揭開士林官邸的神秘麵紗

我差不多每一次來台灣,都要去士林官邸參觀。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五段與福林路口的士林官邸,是台北著名的景點。

1950年3月31日,蔣介石夫婦從草山行館遷入士林官邸,至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士林官邸辭世,在士林官邸生活長達26年。蔣介石一生動蕩,從來沒有在一個地方定居這麼長。可以說,士林官邸是蔣介石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住所(誠然其中也有些時間蔣介石夫婦住在台灣其他行宮,但士林官邸始終是長住之所)。正因為這樣,在台灣的蔣介石諸多住處之中,最值得細細尋覓曆史蹤跡的,非士林官邸莫屬。

士林官邸三麵環山,分為山區和平地兩部分。山區約20公頃,那裏是閑人莫入的警衛地帶。平地5.2公頃,是蔣家官邸及侍從人員住所的所在地。

在5.2公頃的平地之中,又分為3個部分,由外向裏分別為外花園、內花園和正館。外花園環境清幽,花木秀麗。內花園環繞著正館,是一大片精致的花園。正館是核心,是士林官邸的“邸”,亦即蔣介石夫婦所住的兩層別墅。

自從蔣介石入住之後,士林官邸列為警衛森嚴的禁區。

在蔣介石去世之後,士林官邸依然是禁區,因為宋美齡仍住在這裏。

1975年9月,宋美齡飛往美國紐約,在長島過著幽居靜養的生活。士林官邸雖然人去樓空,但仍是禁區,因為宋美齡回到台灣,總是住在士林官邸。

宋美齡曾經三度回到台灣。

第一次是在蔣介石逝世周年紀念;第二次是在1986年,蔣介石百歲冥誕,這次回來宋美齡在士林官邸住了4年,中間曆經了蔣經國、蔣孝文、蔣孝武先後病逝的喪痛;第三次是在1994年,探視重病的外甥女孔令偉。

宋美齡第三次回到台北時,已經是97歲高齡。這次重返美國,不大可能再回台灣了。為了這麼一個耄耋老人,把大片美麗的園林列為禁區空置,有違民意。開放士林官邸的呼聲,日益強烈。

1996年8月,士林官邸由台北市政府收回,首先開放外花園,內花園以及正房仍然禁止民眾入內。

2000年之後,台灣由民進黨執政。年逾百歲的宋美齡再回台北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民進黨政府要開放這內花園和正房,仍再三表示尊重宋美齡的意願。宋美齡對於民進黨政府開放“正房”的要求置之不理。這樣,台北市市長表示,隻要宋美齡在世一天,這個“蔣介石、宋美齡官邸”就不可能對外開放。

2003年,我曾經徜徉於士林官邸外花園的樹林花徑之中。那裏花木繁茂,既有中式亭台,又有西式庭園。

外花園種植著蔣介石與宋美齡喜愛的梅樹、玫瑰、芒果、楊桃等花木,是二人挽手散步的好去處。宋美齡尤愛玫瑰,專辟玫瑰園,玫瑰品種繁多,珍品超過3000株。另外,外花園還有供應蔣氏夫婦食用的菜圃。

外花園的一塊牌子上畫著“士林官邸原有平麵圖”,是當年作為蔣介石官邸時的布局。我從“衛兵司令室”、“收發室”、“車庫”一直找到“正房”——蔣介石、宋美齡官邸。

我走進花園深處,一道鐵柵欄擋住了去路。鐵柵欄之內,便是內花園。墨綠色的大鐵柵欄門緊閉著。有武裝警衛在那裏守衛。大門之側掛了一塊牌子,上書“正房”。這正房,就是士林官邸的核心,蔣介石、宋美齡的住所。

那時,我隻能隔著鐵柵,拍攝正房。那是一幢灰綠色的二層樓房。樓下是蔣介石接待來賓的大客廳、宴客的餐廳,樓上則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臥室以及書房、客房。正房四周的花園格外精致,那就是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