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1(1 / 3)

職務:伯克夏·哈撒韋(BerkshireHathaway)公司主席

身價:520億美元,2007年福布斯(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第二位,被稱為“奧馬哈聖人”(SageofOmaha)。

成功理念:應該隻進行長期投資,並且隻投資於自己了解並且有信心的行業。

伯克夏·哈撒韋以提供24%的複利年收益而聞名。沃倫·巴菲特應該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投資家,通常能吸引1.5萬人到他的家鄉參加伯克夏股東年會。

他非常謹慎,並避免炒作。在網絡泡沫期間,他受到了許多抨擊,然而還是他笑到了最後。最近,他收購了自助家居連鎖商店百安居(B&Q)和家得寶(HomeDepot)的股份,這使一名分析師發出了疑問:“有什麼是他知道而我們不知道的?”

沃倫·巴菲特十分樸實。至今,他一直住在內布拉斯加州一幢簡樸的房子裏。他反對世襲財產,也謹慎地避免逃稅,他像普通市民一樣納稅,每年繳納的稅款達數百萬美元。他曾表示,他去世後,99%的股票將交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沃倫·巴菲特說:“隻有在華爾街,才會有乘坐勞斯萊斯(Rolls-Royce)的人從乘坐地鐵的人那裏征求建議。”

有人說:“他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不管他做什麼,總是做得非常棒。他喜歡坐在辦公室裏閱讀、思考。除此之外,他還會做些其他事,但不是很多。”

1.少年股票專家,投資界的一匹黑馬

沃倫·巴菲特成為美國一個神話般的人物。和曆史上同時代的大富豪,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還有後來的軟件大王比爾·蓋茨相比,巴菲特的不同凡響之處就在於,其他人的財富都是來自一種產品或者發明,而巴菲特卻是個純粹的投資商。他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迄今已經積累了52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美國投資業和企業的公共導師,在投資者眼中,巴菲特就是上帝。

1930年,在美國西部一個叫做奧馬哈的小城裏誕生了一位神奇的小孩,他就是如今的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就在他出生的時候,父親霍華德·巴菲特因為投資股票而血本無歸,家裏生活非常拮據,為了省下任何可以省下的錢,母親甚至不去參加她教堂朋友的聚會。

在苦難的童年生活中,巴菲特就顯示出超乎年齡的成熟和穩重。他甚至在學走路的時候就如此,他總是彎著膝蓋,仿佛這樣就可以保證不會摔倒。當母親帶他們去教堂時,巴菲特的姐姐總是到處亂跑以至於要等到禮拜做完了才會回來,而巴菲特總是老老實實地呆在原地或安靜地坐在母親身邊,用計算宗教作曲家們的生卒年限來消磨時間。

巴菲特自小就對數字有著濃厚的興趣,並顯示出超常的數字記憶能力。他最喜歡做的遊戲就是與夥伴拉塞爾一起,記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汽車牌照號碼。而到了晚上,他們又開始重複有趣的遊戲:拉塞爾在書上讀出一大堆城市名稱,由巴菲特相對應地逐個報出這個城市的人口數量。

看著父母整天為生計而勞累奔波,年僅5歲的巴菲特就產生了一個強烈而又執著的願望:他要賺錢,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

那一年,也就是巴菲特5歲的時候,他在自己的家外麵過道上擺了個小攤,向過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後來,他改在繁華街區賣飲料。最為難得的是,他並不是掙錢來花的,而是開始積聚財富。這或許是他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二富的原因之一。

9歲那年,巴菲特和拉塞爾在加油站的門口數著蘇打水機器裏出來的瓶蓋數,並把它們揀走,儲存在家裏的地下室裏。這個看似有趣而又無聊的舉動似乎比較符合9歲孩子的心理。然而,事實是,他們是在做市場調查,他們想知道,哪一種飲料的銷售量最大。

巴菲特在少年時代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賺到1000美元的1000招》,這本書用一些白手起家的成功創業故事來激發人們創造財富的欲望。巴菲特沉醉於創業成功者的故事裏,想象著自己未來的成功景象:站在一座金山旁邊,自己顯得多麼渺小。他牢記書中的教誨:開始,立即行動,不論選擇什麼,千萬不要等待。

在巴菲特11歲的時候,他就被神奇的股票深深吸引。他從做股票經紀人的父親手裏搞來成卷的股票行情機紙帶,把它們鋪在地上,用父親的標準、普爾指數來分析這些報價符號。他果斷地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為自己和姐姐分別買進3股城市設施績優股票,在股價升至40美元時拋出,扣除傭金後,他獲得5美元的純利。看著這具有曆史意義的5美元,巴菲特感到離自己想象中的金山不遠了。

在上中學時,學校裏的許多人都認為巴菲特是“股票專家”,就連老師也要向他請教一些股票知識。13歲那年,巴菲特在《華盛頓郵報》找到一份報紙發行員的工作,並因此成了納稅人。但巴菲特一點也不開心,因為他在學校成績一般,還時常給老師惹麻煩。在經曆了一次失敗的出走後,巴菲特開始覺得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在他的努力下,學習成績提高了不少,送報的路線也拓展了許多。他每天早上要送500份報紙,這需要在早上5點20分前就離開家。有時當他病倒時,母親就幫他去送報,但她從來不要巴菲特的錢,因為她知道他的積攢是他的一切,別人根本不敢去碰他裝錢的那個抽屜,每一分錢都必須一文不少地存在那裏。

少年時期的巴菲特就已經顯示出了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精明的商業頭腦,他不僅製定了最高效率的送報路線,而且還在送報的同時兜售雜誌。為了防止讀者賴賬帶來的不必要損失,他免費給電梯間的女孩送報,這樣一旦有人要搬走,女孩就會向巴菲特提供消息。很快,巴菲特就把送報做成了大生意,每月他可以掙到175美元。到1945年,14歲的巴菲特就把平時攢下來1000美元積蓄投資到了一塊40英畝的土地上。

少年時期的巴菲特有一個在機械修理方麵有特長的好朋友丹利,他們開始在理發店裏設置彈子機行當,他們和理發店的老板談妥五五分成,一時生意火爆,店麵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巴菲特並沒有被利潤衝昏頭腦,他總是很冷靜地在較為偏僻的地方選址,以防地痞流氓攪亂他們的生意。

中學畢業時,在有著370人的年級裏,巴菲特的成績排在第16位。威爾森年鑒上對巴菲特的評價是:喜歡數學,是一個未來的股票經紀家。

這時,巴菲特本打算放棄學業,專心致誌地經商。但固執的父親堅持要把巴菲特送到賓州沃頓商學院讀書,但巴菲特認為那簡直是浪費時間。自己已經掙了5000多美元,讀了大約100本商業書籍,但是父命難違,他還是去了沃頓。巴菲特對沃頓極為厭倦,教授們雖然有著成套完美的理論,但對如何真正賺錢卻沒有一點幫助。學校裏的理論課程無法讓他安心下去,吸引他的是實實在在的股票,他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費城的股票交易所裏。

之後巴菲特離開了沃頓,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讀書。實際上,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大學隻是一個名義上的學生,他一邊幹著全職的工作,一邊打橋牌,一邊卻拿到了學業成績A,而他的積蓄也達到近1萬美金。

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投資生涯裏,巴菲特從沒有用過財務杠杆,沒有投機取巧,沒有遭遇過大的風險和虧損。不管外界如何風雲變幻,巴菲特在市場上總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態勢,簡直沒有哪個人能與巴菲特相媲美。嚴格地說,甚至沒有人能夠接近他。

這難道不是個奇跡嗎?在市場專家、華爾街經紀人的眼裏,他成為一個神。為了領悟巴菲特成功的奧秘,人們每年蜂擁到小城奧馬哈,像聖徒朝聖一樣去聆聽巴菲特神聖的教誨,把他的著作視為《聖經》,像念經文一樣背誦他的格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