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1(2 / 3)

巴菲特走在發財的道路上,但獲取金錢並不是他的最終的目標,他喜歡看著錢的數目變大,但絕不貪戀錢財。他喜歡的是那種自信,那種對勝利的渴望。他的遺囑就是最好的印證。在遺囑中,他決定把個人財產的99%捐給慈善機構,隻把為數不多的1%留給自己的孩子。他解釋說:我希望我的孩子們有足夠的錢去幹他們想幹的事情,而不是因為有太多的錢而什麼也不幹。

2.獨特的投資理念,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

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最早是從著名投資學理論家本傑明·格雷厄姆那裏學來的。可以說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出現,使沃倫·巴菲特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股票投資人。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盈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許多豐富的知識和訣竅。這使得巴菲特形成他自己獨特的投資理念,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他獲得最高成績A+。然而,畢業後他卻多次碰壁,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1956年他回到家鄉,年少氣盛的巴菲特不甘心就這樣默默無聞,他決心自己一試身手。有一次,他在父親的一個朋友家裏突然語驚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實現不了這個目標,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

隨後,在家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巴菲特建立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公司——有限責任合作投資事業。投資夥伴有7人,共有資金10.5萬美元,而巴菲特自己則從100美元起家。按他訂立的章程,其他有限合夥人,每年收回他們投資的6%,以及超過固定利潤以上總利潤的75%。巴菲特的酬勞是另外的25%。巴菲特向他的合夥人保證:“我們的投資將以實質價值而不是熱門股作為投資的選擇基礎,這將會減少長期的資本損失。”

對於初入股市的巴菲特,他的父親霍華德以一位老資曆的股票經濟人的身份經常在他耳邊點撥他,買入股票時要三思而行,當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約在200點左右,他父親認為這顯然太高了。但巴菲特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開始用合夥人的資金進行投資,對許多公營企業及私人企業進行分析買下冷門股,並且能很快地抓住投資機會。

巴菲特步入股市的第一個動作表明,他可以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他能分清購買股票的投資行為與預測市場走勢,這與下賭式的投機行為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他沒有被市場情緒所感染,追逐那些已經上漲的熱門股,而是如他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所教導的那樣,從尋找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入手,著眼於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不在乎每日的市場行情。他理智地認識到,短期之內股票價格的波動會受市場情緒的影響,但這種波動總是圍繞著企業的市場價值上下的。對股票市場的非理性表現有了足夠的認識之後,巴菲特就能坦然對待市場中所發生的一切。

巴菲特的理性投資還表現在他不受他人所左右,包括富有經驗的老資格股票投資經紀人——他的父親在內。巴菲特不相信市場預測,他認為人們無法預知短期內股價的變動,也不相信有誰可以做到這一點,他說:“股市預測專家存在的惟一價值,是使算命先生有麵子而已。”

巴菲特始終以其獨特的眼光,選擇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進行投資,為他的有限責任合夥投資事業帶來了滾滾財源。1961年他買下了名叫丹普斯特米爾製造公司的一家生產農業設備的公司。1962年他著手購入伯克夏·哈撒韋紡織公司的股票。其時,這家公司正陷於運行艱難的困境之中,而正當大多數投資者對這類企業嗤之以鼻時,他卻看準了伯克夏·哈撒韋的潛力及發展前景,毅然購入該公司的股票。

此時,巴菲特在投資圈裏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有許多人慕名要求巴菲特幫助管理其財務。由於合夥關係的擴大,1962年,巴菲特決定重組合夥關係,成立一個新的合夥體。同年,他決定把合夥體營業處搬遷至奧瑪哈的威特廣場,至今該營業處仍然存在。到1965年,巴菲特合夥體的資產已達2500萬美元,從1956年至1969年的13年間,這個合夥體以每年29.5%的複利增長著,而期間道·瓊斯工業指數有5年是下跌的。1956年巴菲特投資100美元於合夥體,至1969年,他已擁有了2500萬美元。

3.聚財有道,確立華爾街“股神”的地位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巴菲特擁有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已擁有由10家保險公司組成的龐大的保險業集團。一開始有人對巴菲特從紡織業轉到保險業的做法不以為然,認為他隻不過是從一家普通商品公司轉換為另一家普通商品公司而已。從表麵來看,保險公司與紡織公司一樣,沒多大區別,但是巴菲特憑著自己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對保險業深刻的研究以及自己知識和智力的優勢,使巴菲特旗下的保險公司,創造了不可小覷的業績。

經濟形勢總是在變化的,昨天和今天賺錢的事業,不等於明天也能賺到錢,更不要說後天以至將來。在商場這個特殊的戰場上,誰能察風起於青萍之末,及早采取對策,誰就能取得主動,誰就能最終贏得勝利。

巴菲特旗下的保險公司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創造出了連續獲利的良好業績。到了70年代後期,巴菲特注意到一些他無法加以控製的因素開始影響保險成本,當時雖然消費物價指數每年增加3%,但醫藥費和汽車修理費卻快速增加了3倍。另外,保險賠償費也增加到原來的3倍,並且還有增漲的趨勢,這樣使巴菲特保險公司的成本每月增長達1%,除非保險費率上漲,否則收益則會縮減。

在激烈的商品市場上,一些公司為了占有市場份額而寧願賠本經營,這種不惜成本,爭取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做法,其目的在於有朝一日保險費率能回升,從而以此彌補起初的虧損,當然這要冒極大的風險。但巴菲特卻認為伯克夏的保險事業還沒有發展到無利可圖的地步。為此,他采用了兩個方法來凸顯伯克夏保險公司,一是它的財務力量。當時在產物保險業界裏,伯克夏的投資組合淨值僅次於州農公司而占第二位,而伯克夏投資組合對保費收入的比率,是這個行業平均值的3倍。二是巴菲特不在意投資承保保額的大小,雖然他希望一直能承保大量的保單,但價格必須合理。這種承保哲學是國家償金公司的創辦者傑克·林華建立,並灌輸到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之中的,巴菲特認為這個哲學也是伯克夏保險公司的承保原則。

事物發展正如巴菲特所預期的那樣,一開始,當競爭對手以低於預期成本的價格承保時,有的顧客便離開了伯克夏公司,但當這些保險公司因為發生虧損而退縮並紛紛消失時,伯克夏公司卻依然堅持做一個穩定的保險供應商,於是顧客便又回流回來。由於巴菲特堅持隻做價格合理的生意,人們稱他的方法為保險業的“安定劑”。

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在巴菲特的領導下,不僅成功地完成了從紡織業向保險業的轉型,而且通過一係列收購行為,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報紙、糖果、家具、珠寶、百科全書出版社、真空吸塵器以及製造與銷售的綜合控股公司。

早在收購伯克夏·哈撒韋紡織公司不久,巴菲特就著手收購了一家名為多角化零售的控股公司,這家公司還擁有巴爾的摩一家百貨店、赫瓦柴德—肯恩公司和它的聯合零售商店。當時,巴菲特以非常優惠的價格買下了這家公司,而且這兩家公司還擁有一流的管理人才。但後來由於經濟衰退陷於困境,巴菲特賣掉了赫瓦柴德—肯恩公司,在1987年又賣掉了聯合零售商店。雖然遇到了這個挫折,但是買下多角化零售公司卻使巴菲特遇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