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當人的自尊心受到社會和人們的尊重時,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合作感,就會與社會的人們保持和諧一致的行動;但當人的自尊心受到別人的侵犯時,就會本能地產生一種離心力和強烈的情緒衝動;過度的刺激和過度的情緒作用,都會對社會和個人產生極為不良的後果。因此,隻有尊重別人的人格、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才能團結別人,並受到別人的尊重。領導者要帶頭尊重人,使組織內部人人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從而和睦友好相處,齊心協力完成組織的共同任務。
一般人都有自信心,都有成就感,都抱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某項事情的心情和願望。領導在量才授職之後,應充分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大膽地開展,信任他人能給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無形的力量。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把信任人作為一個管理教育原則,並圓滿地取得了實驗研究的成果。他曾把一張金額很大的支票交給一個正在改造的青年去直接領取,由於他信任這個青年,從而獲得了這個青年的信任,終於完成了領款的任務。當然,這種信任不是盲目的、無根據的,而是經過仔細的觀察和審慎的選擇。
坦誠的讚美能激勵員工
作為上司,應該懂得懇切和坦誠是惟一的管人法則。有時一句讚美的話能高興兩個月,這是千真萬確的。許多上司頭腦中再三出現別人讚美言辭的同時,往往總是忽視其中某些不甚真切的成分。其實,真正的讚美同奉承是有根本區別的。虛偽、缺乏真情實意的溢美之辭聽起來很甜,但細細品味卻要令人倒胃口。華麗的辭藻通常是多餘的。最坦誠的讚美常常是意味深長、令人回味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一場決定性攻擊戰中,一天,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在萊茵河邊散步,其間遇到一個士兵,看上去他的情緒很消沉。
“你感覺怎麼樣,孩子?”艾森豪威爾問道。“將軍,”年輕人答道,“我很害怕。”“是嗎?我們真是很好的一對”艾森豪威爾幽默地說,“我也害怕。或許咱們一起散散步就都會好了。”沒有訓斥,沒有特殊的勸告,但這是最好的鼓勵。
許多下屬本能地相信,有成就的上司從不犯錯誤,而事實並非如此。人麵對困難時,需要回憶過去奮鬥的經過和失敗的嚐試,以激勵自己。
我曾決定去某學院讀書,因為那兒有一位教師。通過他講述的每一件事,你都能捕捉到他的品質、性格、才智和自信的閃光點。我深深地感到他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教師。
可是,不多久我還是泄氣,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他所取得的成就。同年級的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有此同感。
一天,老師仿佛察覺了我們的心境,在一次演說中特意轉換了話題,同我們誠懇地談起心來。他心平氣和地訴說著他曾多次失敗,又多次幾乎要放棄教學這一生涯的經曆。他說:“生活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鬆。我們隻有邁著沉重的腳步咬牙堅持,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對於有抵抗感的下屬,一般的老生常談的鼓勵語言幾乎不起作用,不假思索張口就可以說——“嘿,你看上去精神真好。”或“我真喜歡您的風度”——即使問候者多麼誠心誠意,但沒有多大作用。
美國著名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經過多年奮鬥,終於在詩壇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過:他也曾一度沮喪過。那時他收到了一封署名為拉爾夫·沃爾多·埃默森寄來的信件。“親愛的先生,”信的開頭寫道:“我很了解您的詩《草葉集》作為美好的禮物所具有的價值。我發現其中蘊含著的哲理和智慧令人驚歎不已。這是對美國文學的一大貢獻。我對您偉大生涯的良好開端表示衷心的祝願。”
這些語言並不是即興地信手寫出,而是大作家埃默森花費很多精力寫就的,這些發人深省的語言產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令惠特曼一生難以忘懷。
讓部下盡心供職的秘訣
身為高層經理人才,讓部下盡心供職至為重要,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了解部屬的自身情況,如工作、生活、愛好、理想以及對公司所持看法和要求等等。下麵列出鼓勵部下的方法,供高層經理們參考:
與下屬進行正麵的交流
1.在各種場合,用書麵或口頭的方式衷心地讚揚下屬。
2.讓表現出色的下屬分享榮耀及成就。
3.允許部屬表達意見、提出報告,或者將他們的名字列在報告或備忘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