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人在評論自己身邊的勁敵時,大多低估對方,以此來得到自己的心安。所以當製服他人時,隻要刺向對方的心理盲點,必可使對方鬆弛下來,這樣再做工作也就容易了。
引用名人的話
隻要是名人的話,就一定具有吸引力。因此,若能恰當地運用,必可炒熱一個議論的開始。某企業主管在新春員工團拜時致詞,他說:“哲人亞裏士多德曾說:全世界隻有一件事物值得用金錢與名譽來大力褒揚它。”按著他又說:“這是什麼呢?就是‘主動積極的精神’。所謂主動積極的精神就是在別人付諸行動之前先去做某事,而不是等待別人的一再催促才去做的精神。”
拿這段話作為開場白有其重要的意義,因為最開始的句子就已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具有推動對方一步一步昕你繼續說下去的力量。
“‘名’心理學家……”這個“有名”的名字,如果在適當的時機由口中冒出,想必對方更要側耳傾聽了。
你有沒有注意到某些人在演講時總是以“孔子說……”或“孟子說……”開頭呢?
當然,所謂的“名人”也應考慮聽眾接受的程度。例如對一些中小學生演講,就不妨使用電視上的一些偶像歌星。如果是受邀於專業團體的演講,就不妨引用一些該專業人員中的著名人物。到底要引用哪位名人;就應考慮聽眾的層次。隨便引用就會產生“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效果。
掩飾自己的鋒芒
在一個公司裏,如果領導者的作風太過敏銳、精明,與之接觸的人都會受其傷害,如此一來,部下當然不會輕易將自己的真正想法告訴領導者,並將自發性的活動壓抑下來。領導者雖沒有實際采取指責部下缺點的行動,但平常所表現的行為過於敏銳,部下也會自然畏縮,因為他們的內心會認為:“我何必自找麻煩,以致被上司挑毛病。”
由此可知,領導者的表現如果過於敏銳,便成為使部下充分發揮所能的障礙。領導者能稍微掩飾自己的鋒芒,使部下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才是一位魅力十足的成功領導者。例如,被稱為“裝有電腦的推土機”的田中角榮,即屬於這類型的人物。由於他兼備極其精密的計劃能力,以及超群絕倫的實力,所以才得此稱號。
不過,何以田中隻被稱為電腦推土機,而沒有被稱為電腦刮胡刀呢?因為推土機的馬力雖然很大,但卻不很敏銳,而田中的表現也略微遲鈍,正好和推土機的性質相同。田中就任總理大臣之後,倡導‘日本列島改造論’,並加以實行。觀其實踐方式,便使人產生一種非依賴的敏銳頭腦,而是依靠踏實作為成功的感覺,非常富有唐·吉訶德式的魅力。
但後來的田中角榮,不再堅持過去那種單純和有些棱角的形象,而將內在的敏銳確實顯露於外。據專家研究,田中現在所表現的敏銳作風,多半是由於他依賴財富力量所獲得的強大權力引起的。其實,田中角榮本身至今仍保有相當濃厚的遲鈍性格色彩。從他牽強地使用強力壓迫有關單位改變洛克西德事件對他的不利裁判,結果反使自己不得不下台的情形,即可充分證實這一點。
順其自然的領導方法
領導的管理法多種多樣,有雷厲風行的,也有順其自然的。早在古代,《莊子》中有一段陽子居與莊子的問答。有一次陽子居問莊子:“假如有一個人,同時具有果敢敏捷的行動與深入透徹的洞察力,並且勤於學道,這樣就可以稱為理想的領導者了吧?”莊子搖搖頭,回答說:“這樣的人隻不過像個小官吏罷了!隻有有限的才能卻反被才能所累,結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為身上美麗的斑紋才招致獵人的捕殺;猴子因為身體活潑,獵狗因為擅長獵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繩子給捆起來。有了優點反而招致災禍,這樣的人能說是理想的領導者嗎?”
陽子居又問:“那麼,請問理想的政治家是怎樣的呢?”莊子回答:“一個理想的領導者功德普及天下,但在一般人眼中一切功德都和他無關;其教化惠及萬物,但人們卻絲毫感覺不出他的教化。當他治理天下時不會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跡,但萬物各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這就是莊子主張的理想的領導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