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士元進內,對妻子說明備細,即命家人打掃花園,侯候來日,便耍備酒請二公子。家人領命行事。夫人問曰:“到底哪一家好呢嚴孟士元曰:“皇甫少華生得龍眉秀眼,麵貌端厚,大有福澤。劉奎璧膀闊腰細,人材美麗,卻是不及皇甫少華有福澤,看來兩人不分高下。”孟嘉齡曰:“劉捷平日為人凶惡,不及皇甫敬良善。”孟士元曰:“我亦欲配皇甫少華。”
且說秦布政回到帥府,因有總製全省文武官員,便宜行事的權柄,就在內廳下轎。門首帶察折晉後堂,皇甫敬令開申門請進。秦布政從東角步進後堂,皇甫敬降階迎接,秦布政忙行庭恭禮,皇甫敬雙手扶住曰:“貴司何必行此厚禮。”攜手上堂,欲行賓主之禮,秦布政執以晚輩禮坐下。茶罷,秦布政曰:“昨蒙老元戎以令郎良緣見委,到了那邊,適逢顧宏業代劉奎璧求親,孟士元約定兩家比箭定婚,特來裹複。來日令爵主三箭若中,姻緣便成。”皇甫敬自料兒子箭精,答曰:“煩費老先生跋涉,來早就著小兒到貴衙,候老先生同往孟府比箭。若得良緣成就,自當厚禮相謝。”秦布政曰:“令郎良緣,卑職理當效勞,怎好言謝。但方才顧公有事,說過兩家媒人都不必往,說明二少自去,卑職來日恰辦有公務,令郎可自往孟府為妥。”皇甫敬應曰:“如此卻亦便捷,就著小兒來日前去。”秦布政稱是,遂辭別回去。
皇甫敬退入後衙,夫人兒女正在內堂閑談,皇甫敬即便坐下,就把秦布政言語說明:“我兒明日可留心前去比箭,顯爾才能。”原來皇甫少華為人寬廢大度,聞言心中不樂,又見父親一團高興,不敢推辭,隻是沉吟不語。皇甫敬不悅曰:“我兒癡呆不語,莫非箭法不及劉奎璧,不敢往射嗎?”少華曰:“孩兒時常與劉奎璧往校場練習弓箭,不分上下,孩兒何懼之有!但兩人比箭,必有一失,那全申的,自然歡喜,惟有失誤的,豈不失了臉?兒與劉奎璧相好,若是孩兒失誤還可,倘奎璧不能全中,豈不被人取笑?況孩兒非好色之徒,寧可不往,讓奎璧結親,全了友誼,另求別家罷。”皇甫敬聞言,大怒曰:“兩家媒人俱已約定比箭,爾若不往,軍士豈不取笑吾堂堂元帥,一個兒子三支箭亦不能射,有何顏麵教訓將士?真是可惱!“夫人埋怨公子曰:“媒人約定,明日正當前去射個全電使我們爭口氣。”小姐曰:“賢弟,我教你一個方法,來日就讓劉奎璧先射,他若三箭俱中,你可不必射,落得做個空人情與他,他若兩中一失,爾去射豈無一中?兩人俱無全中,雖少一支,卻亦無妨。”夫人喜曰:“你姊言之有理,爾當聽從。”少華隻得應允。
且說劉捷原是無賴出身,氣力武藝強大,跟隨元世祖開國,屢立奇功,後封元城侯,文武各官都讓他三分,最有權勢。劉捷娶妻顧氏,生二子一女,又娶四親,長子劉奎光,亦多戰功,曆官至雁門關總兵,次女名燕珠,嫁與皇孫鐵木耳為元姐,時已為皇後。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