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森林草原大觀(1)(3 / 3)

這就是美麗壯闊且人文氣息濃鬱的美國大平原,浪漫的自然景色,濃鬱的人文氣息,給人無限激動和驚喜,又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塞倫蓋蒂草原

也許你對電影紀錄片《非洲狩獵》中的場景還記憶猶新:在激昂音樂的烘托下,角馬、羚羊等數以百萬計的動物舉家遷徙,場麵宏偉壯觀,猶如古代沙場點兵,動物震耳欲聾的吼叫聲如同吹響的號角、擂起的戰鼓,遷徙的“大部隊”中蹄聲陣陣,腳步聲緊湊,緊隨其後的是四起的狼煙。這場遷徙大戰由野生動物自發演繹,讓每個觀看此畫麵的人驚異於它的壯觀,並發出無限慨歎,或許這就是生命前進的力量吧,永不止步,一直奔向生命可安然存續的地方。

沒錯,以上所展現的就是被稱為“地球上最偉大奇景之一”的塞倫蓋蒂草原動物大遷徙,而我們也將跨上求知的駿馬去探索屬於塞倫蓋蒂草原更多的不為人知的神秘。

塞倫蓋蒂草原是世界上久負盛名的自然文化遺產之一,它位於坦桑尼亞的東北部。它在馬薩伊語中的意思是“無際流動的土地”,或許是因為這裏是動物遷徙的“運動場”的緣故,再或許是因為這裏是由噴發的火山灰組成的緣故,火山熔岩是流動的,所以這片土地也是流動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塞倫蓋蒂草原像明珠一樣點綴在坦桑尼亞這片黑色的土地上,成為更多人了解坦桑尼亞的窗口。在塞倫蓋蒂草原,這裏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你感到神秘,一如坦桑尼亞人的熱情、狂野、奔放。

塞倫蓋蒂草原是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旱季雨季分明,旱季炎熱幹燥,雨季雨水豐沛,降水集中。每年的3~5月是這裏的大雨季,11~12月是這裏的小雨季,降水量可達到500~700毫米,在西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狹長地帶年降雨達950毫米,草原最北端肯尼亞邊境附近年降水達1150毫米。每年6~9月,10月到翌年2月是比較涼爽的季節,也是最適合旅遊的時節,其餘時間為旱季。正是由於這裏鮮明變換的節令和顯著的氣候特點,使大批動物逐水草而居,於是才有了文章開頭所說的動物群體遷移的場麵的出現,可以說是熱帶稀樹草原的獨特氣候條件造就了動物界的奇跡。

這裏被譽為動物的王國。馬賽人說:“神明為馬賽人創造出動物。馬賽人趕走了其他人,保護了動物。”這裏有170多種獸類,數目達300多萬頭,鳥類達1500多種,因此這裏是一個巨大的生態係統,是當今世界上野生動物數量最多、品種最多的野生動物群棲居區。當你驅車沿著草原公路行進時,沿途會看見諸如狐狼、狒狒、河馬等這些非洲熱帶草原特有的動物。對於這些動物你或許有種好奇,但又不敢接近的恐懼,但它們對人類早已司空見慣。見車行至時,不慌不忙地躲閃並目視你離開,表現出憨態可掬的淡定與禮讓。按理說,生存在這弱肉強食的土地上的生物對外界應該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畢竟追捕與逃脫追捕是動物世界中一個永恒的話題,沒有比這更迫近生命本能的了。或許是它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生存環境,危險降臨時自有應對之道,或許是“我比其他種群個體跑得快就足夠了”的“動物心理”在作祟,倘若“動物心理”真的存在的話,抑或是它們對人類的和善早有感觸,原因種種,不得而知。

除卻這些,你還可以去遊覽光顧一下非洲熱帶草原所特有的風光:你可以去看一下軀幹矮小粗碩、枝葉稀疏點綴的“香腸樹”;目睹一下被稱為“塞倫蓋蒂之母”,創造了這片神奇土地的、令人驚異的火山口;欣賞一下令無數人向往、被視為河馬生活籃的河馬池;品味一下如詩如畫般的孕育肯尼亞文明的山穀風光。

即便你哪兒都不想去,那你也可以坐在美麗的傘樹下,斟滿一杯葡萄酒,品嚐鮮美的熱帶水果,聆聽鳥兒的歌唱,好不愜意。或許時不時還會傳來巴哥的嘮叨,正諷刺嘲笑你的吃相呢。

如果你問除了塞倫蓋蒂草原的動物遷徙外什麼最令人震撼,那應該是坐熱氣球觀光飛行跨越塞倫蓋蒂草原了,這裏的氣球旅遊聞名全球。在熱氣球上你可以像鳥兒一樣盡情地感受這飛翔飄逸的感覺,你可以鳥瞰大草原,在高空領略無與倫比的曠世奇觀,讓一切美景盡收眼底:你可能有幸看見動物的大遷徙,感受成千上萬的動物所帶來的驚喜,與角馬、野馬一同飛奔;或者你可以在氣球上感受大草原的日升日落,感受無數生命迎接太陽的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