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海岸島嶼大觀(2)(3 / 3)

馬爾代夫群島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由珊瑚礁形成的島嶼,是與新加坡城市風貌決然不同的美麗群島,首都馬累也是一個珊瑚礁島,據說是“花環”的意思,馬爾代夫的名稱就來源於此。的確,這裏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大小珊瑚環礁,就像海中盛開的朵朵鮮花。馬累是全國最大的島,人口密集。但對於生活在大陸的人來說,這個最大的城市有點可笑,隻有2平方千米,隻要有腳能行走,在半天之內便能遊玩全市。路兩邊有很多高官貴族居住的雙層樓房,屋外花園裏長滿了各種果樹,有椰子、芒果和麵包樹等,陣陣清風飄來濃鬱的香氣。

距離馬累5千米處有一座名叫維林格裏的島嶼,登上島便走上一條橫貫全島的寬敞大道,路上一層厚厚的白色珊瑚細沙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閃亮,街道兩旁綠樹成蔭,長滿熱帶地區特有的奇花異草。

劃水、衝浪、帆板等都是緊張而又刺激的運動,但潛水卻是最富有特色的運動項目。

島上還設有向遊客傳授潛水技術的潛水學校,到此不妨一試。

租用燈光潛水衣,瀟灑地潛入海底,觀賞水下千姿百態的水下珊瑚和繽紛的熱帶魚,好似進入了一座海底公園。

馬爾代夫博物館位於馬累市中心的蘇丹公園內,館內陳列著蘇丹王朝時期的許多物件,有精美的皇冠,代表著統治者權力的寶座,以及從侵略者手中繳獲的刀槍、古炮等武器,還有曆史悠久、製作精美的石刻、漆雕和木雕。馬累市區街邊的商店都不是很大,大部分是本土的手工藝術品店,以精致的木雕、椰殼做成的船和精致的手工裝飾畫為主。魚類市場也異常熱鬧,每天傍晚,漁人們便把一天的收獲搬到市場上去賣。馬爾代夫有豐盛的海洋物產,馬累魚類市場裏一桶又一桶的金槍魚是投放市場的主要品種。魚類市場裏有專門去皮取肉的師傅,一條1米多長的金槍魚大約隻需1分鍾便被分割成皮、骨、肉3個部分,好像一場精彩的雜技表演,令觀者嘖嘖稱歎。

劃一條獨木舟漂蕩在湖中央,或者在岸邊悠閑地釣魚,都是一種享受。釣上來的魚不用刀切,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燒烤,一會兒工夫,濃濃的魚香便彌漫了整個岸邊。在淡淡的燭光下痛快地品嚐異國他鄉的美酒,遙望遠處的大海與星空渾然一體,如此的良辰美景,讓人逐漸忘記了塵世喧囂。

搭乘多尼船出發,去參觀本地人居住的漁村島。悠閑地穿梭在寧靜的民房之間,穿過窄窄的小巷,拜訪當地人居住的村落,走進一幢幢灰白相間的石屋,與悠然自得的島民打招呼,感受著他們的友好與熱情。

置身於馬爾代夫群島的極樂世界,猶如隔離了塵世,在輕音曼妙、嫋嫋芳香的別致空間裏,享受水滴、花瓣和泥土的親昵,吮吸來自森林原野的植物所散發出的清新氣息。

這是地平線上的最後樂園,伊甸園般的景致以及藍綠交織的廣闊海域、璀璨奪目的珊瑚礁石、繽紛多彩的魚群、愜意誘人的沙灘椰林,一切是如此寧靜和溫馨。在暮色將近的時候,徜徉於寂靜的海灘,時而有陣陣輕微的海風拂麵,此時便可將旅行的疲倦和睡意一同拋開,如天空飛翔的鳥兒、水中暢遊的魚兒般自由自在,煩憂盡忘。

冰島

冰島今日的麵積,差不多有4萬平方千米,是中大西洋山嶺露出水麵最大的一個山脊。中大西洋山嶺主要是在海底蜿蜒起伏的一條山脈,長達6000千米,沿著大西洋海盆中線,從北極伸展到南極,屬於“洋底山嶺”山係的一部分。洋底山嶺是延遍全球的海底山脈,長2萬餘千米,從南非尖端與南極洲沿岸之間,向東轉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實在是圍繞整個地球的一條大接縫。中大西洋山嶺其他露出海麵的部分,還有亞速爾群島、聖彼得與聖保羅礁、亞鬆森群島、聖海倫那島,以及特裏斯唐達空雅群島等。

冰島的基岩是以玄武岩和火山岩屑為主。洋底亦由玄武岩構成,因此冰島地質與洋底相似。大陸的基岩上還有一層花崗岩,冰島卻大致上沒有。冰島目前的岩石,大部分早在6000萬~4000萬年前就凝固而成。地表下麵近期的地質活動,多半是在一個大約50千米乘400千米的地帶內發生。這個地帶位於一條從西北通過全島中心到東南的軸線上。由於冰島長期有火山活動,化石極為稀少,所以鑒定地質年代差不多隻限於利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冰島上除有大量各式各樣的火山錐外,還有許多活裂縫噴溢熔岩流,流出像流水似的熔岩液,把好幾平方千米的地方淹覆鋪平,然後凝固。這樣層層堆疊,形成熔岩平原和熔岩高原。裂縫噴溢熔岩流的成因是,地底岩漿壓力逐漸增加,熾熱的流體迅速沿著島中央附近岩層的斷裂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