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約50千米,山嶺在積雪的平原上蜿蜒起伏,長達8千米,山嶺中央有一條寬闊的裂縫,從上而下,裂縫兩壁是硬化了的熔岩,相對越來越分開。地質學家懷疑這條名叫阿曼那格查的裂縫,就是中大西洋山嶺一個裂穀露出海麵的部分。最近的測量證實,阿曼那格查裂縫的確慢慢擴展,兩邊土地正像洋底的情形一樣,向外擴展。裂縫壁上那些硬化了的熔岩,現出許許多多岩柱。岩柱是熔岩冷卻時發生收縮龜裂所造成。
雷克雅尼斯半島像隻粗短的手臂,在西南岸伸入海中,首都雷克雅未克正位於半島的北岸。這個半島時常發生地震,不斷出現新的裂縫和溫泉,一切都顯示出不久的將來便會有更多火山爆發。科學研究的計劃都以預測火山的活動為目標,以避免或減小生命財產的損失。
紅外線探測器能夠找出地溫顯著上升的地點。這種儀器可以在地麵上使用,也可以裝在飛機和人造衛星上來探測冰島的地質活動。近年來已找出五個地溫上升的地區,表示可能有火山爆發的危險,其中有冰島南岸對麵的火山島塞爾澤。這個島是在1963年隨著海底噴出的熾熱的火山灰和熔岩而冒升出來的。根據記載,自從公元12世紀以來,冰島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個世紀都約有兩次大爆發。從山腳樹木不生的熔岩平原上仰望,那個修長的“複合火山錐”光禿禿的聳入北極上空,高1500米。
加拉和格裏斯沃敦這兩座活火山,山腰和山頂差不多完全被冰原覆蓋。近年來大洪水多半起源於此。在冰島南部被密爾達爾斯冰川蓋住的加拉火山更可怕。這座火山大約每個世紀爆發兩次。爆發時冰川消融洪便有如大河泛濫,萬馬奔騰地衝過遼闊的密爾達爾斯平原,直趨南部海岸。
冰島在密爾達爾斯冰川和瓦特那川大冰原以南的沿岸地區,有遼闊平坦的洪水沉積平原。平原上有曆次冰川消融洪和冰川融化的冰水所帶來的沙粒、礫石和漂石,重疊堆積,每層厚薄不同,成分各具特色。許多源自冰川的溪流,蜿蜒南下,穿過平原注入大海。溪流兩岸的剝蝕和沉積,經常把河道改變,給當地的農夫和地圖製圖員帶來諸多不便。
冰島以間歇泉而聞名於世。英語間歇泉一詞就是源於冰島語。世界上三大間歇泉區之一,就在赫克拉峰西北約35英裏(56千米)處。其餘兩個,一個在北美的黃石公園,一個在新西蘭北島的陶波湖和羅托魯亞湖一帶。
加拉帕戈斯群島
加拉帕戈斯群島將天南海北的珍奇生物彙集於一處,演繹著地球生命從古到今的故事。然而,直到1835年達爾文上島考察,之後提出了著名的自然選擇理論,這座與世隔絕的海島才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加拉帕戈斯群島(又名科隆群島)屬於厄瓜多爾,位於東太平洋,東距南美大陸海岸大約1000千米。群島由大大小小19個島嶼及無數的岩礁組成,這些位於赤道上的島嶼都是遠古時代由海底火山噴發出來的岩漿堆積而成的火山島,至今已有幾百萬年的曆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陸地上、岩石間、深海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包括海獅、海豹、海獺、鵜鶘、信天翁、企鵝、反舌鳥、火烈鳥、熔岩鷗等,堪稱一座“魔幻之島”。
當查理斯·達爾文乘“獵犬”號船進行意義重大的科學大發現期間,於1835年到達該群島,並對該島留下深刻的印象。島上眾多的所見所聞,激發他撰寫《物種起源》這一曠世巨著。
加拉帕戈斯群島是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積物形成的一組海洋島。群島從北向南延伸300千米,由15個大島、42個小島和26個岩礁組成。總麵積約7800平方千米,其中96.6%的麵積現為國家公園,其周圍為一個麵積79.9平方千米的海洋保護區。這是一些反差強烈的島嶼。岸邊低地貧瘠、幹旱,植被以似人掌科為主。隨著海拔的升高,濕度不斷增大,200~500米的山坡上生長著茂盛的常綠林,而海拔最高的地區是苔蘚、蕨類植物占優勢的曠野。
正如其他大洋群島一樣,這些島嶼的動植物區係取決於海洋或空中帶來的不速之客,盡管近年來人類也起著作用。在這些島嶼上發現的許多動物,不僅對群島而言,對群島之中的某些特定島嶼而言都是很獨特的。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島是地球上唯一有海鬣蜥的地方。這些蜥蜴僅以海草為食,並且通過發育不完全的蹼足適應了海上生活方式。7種不同的海鬣蜥,每種都顯示明顯的差異,並在不同的島嶼上演化。6個島嶼均有一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特有的陸鬣蜥。
群島還以另一種爬行動物——巨龜聞名於世。成熟的龜體能重達135~180千克。由於沒有競爭對手,15個特有品種的龜類布滿於許多適宜的生態環境之中,但是,其中4種現在已經滅絕,還有1/5現僅存單身雄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