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預言死海將“死”的還是大有人在。因為嚴酷的現實告訴人們,湖水在減少,它正不斷受到幹涸的威脅,而死海會變成大洋的說法隻不過是一種建立在模塊理論基礎上的假說而已。所以,死海未來是“死”是“活”,還是個未知數。
深海大瀑布
陸地上的瀑布人們見得多了。比較著名的瀑布有地處委內瑞拉境內的安赫爾瀑布,落差979米,流量達每秒1.3萬立方米,可稱是世界之最。
然而,大洋深處有沒有瀑布呢?可以告訴你,世界最大的瀑布不在陸地,而在大洋深處。人們最近發現,世界海底最大的瀑布地處丹麥海峽海麵之下,約有200千米寬,每秒攜帶500萬立方米水量,飛流直下200米之後,沿洋坡順流而下,總落差達3500米左右。這一水體形成了北大西洋的深層海水。與巨大的海底瀑布相比,安赫爾大瀑布就顯得小多了:世界大河亞馬孫河每秒有20萬立方米的水彙入海洋,但與丹麥海峽瀑布的水量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深海大瀑布不僅規模大,而且在不同的海域都有發現。如冰島——法羅瀑布,巴西深海平原瀑布,直布羅陀海峽深海瀑布。這些瀑布的形成,除直布羅陀海峽深海瀑布是由於鹽度差異驅動形成之外,其他瀑布均是由溫度差異形成的。
其實,人們早在100多年前就猜想,在有限的海洋區域裏的某些深度上,有著規模宏大的深海瀑布。但是,由於缺乏測量手段無法得到證實。20世紀60年代之後,海洋監測手段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別是電子技術、遙感技術等應用於海洋調查中,才使得這種深海奇觀的存在得到核實。考察研究發現,深海瀑布的產生是海水對流運動的直接結果,大塊流體的運動,驅使巨大熱能量的轉移,對海洋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此外,深海瀑布的形成,乃是海底垂直地形誘發形成的海水下降流動,所以,特殊的海底地形對深海瀑布的形成與規模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大洋深處形成的所謂的深海瀑布,實際上是一種極為特殊的下降海流。在一些特定海域人們還發現了一些上升海流,形象地說,這種上升海流是一種“倒過來”的深海瀑布。
由於深海瀑布的發現時間並不長,人們對它的機理認識還隻是初步的,更談不上對它的利用。巨大的深海瀑布就像一座迷宮一樣,正吸引著人們對它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紅海
埃及有兩座美麗的城市,都有著迷人的海域:一片是亞曆山大的地中海,一片便是赫爾加達的紅海。地中海的美久已有之,狂放而熱烈,就像愛情橋邊的驚濤拍岸;紅海則有紅海含蓄的美、深沉的美、清澈的美,海水呈現一片靛藍,在荒漠與天際相接之處,書寫著醉人的詩意。
在非洲東北部和亞洲阿拉伯半島之間,形成了一片溫暖的紅色海域,這就是紅海。夫勒特曾這樣描述過紅海海岸:“世界上隻有這個地方才會有如此金黃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這些溶洞是東方和熱帶地區之間的紐帶。”一邊是浩瀚的大海閃著耀眼的藍,一邊是廣闊的沙漠聳立著如山般的巨石,散發著古老的黃。水的清新味道混合著黃沙的朦朧氣味,這是一種怎樣的交融?紅海卻在這裏美麗得心安理得。
紅海為何名為紅海,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來源於西奈半島紅色的峭壁;有的說紅海中的貝類海藻色澤染紅了海水;有的說風沙和氣流的混合將海水映紅……其實,紅海的海水不是紅色,海中間有一條寬寬的黃色的帶子,兩邊是淺綠色,再過來點兒是深綠色,然後是藍綠色、淺藍、深藍。沙島的邊緣,淡綠色的海麵上,許多黑色的陰影時隱時現,那是海底的礁石不小心顯露了自己。
淺藍、深藍、寶石藍、淡綠色、湛藍、碧藍、翠綠、墨紫,紅海的海水隨著天色和水域一層一層展現著最漂亮的色彩變幻。
明媚的陽光下,海麵如寶石般熠熠發光,清澈透明,看不到一絲汙染,海水平靜地鋪在紅色的西奈半島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走在細軟的海灘上,撩著海水,腳邊是一段弧形的海岸線,海水連著的天上有一條白色的雲帶,美麗迷人。
透過清澈的海水,甚至可以看清每顆沙粒。海水下麵,生長著五彩繽紛的珊瑚和珍貴的海洋生物。遠處層林疊翠,跌宕起伏的山巒與綿長的海岸遙相呼應,海麵上航行的輪船和飛翔的海鳥相偎相伴。無盡的沙漠就掛在天邊。腳下的細沙是米黃色的,濕度恰好不沾鞋,踩上去幹淨利索,留下淺淺的足跡。
紅海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浮潛地,許多潛水愛好者專程來到這裏。當你漂浮在海麵上,感覺大海就像一張柔軟的床,更像母親溫柔的懷抱,擁著你香甜入睡。此時,陽光、大海和人,以一種最和諧、最融洽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世外桃源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