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照片又成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麵,波浪岩一時之間聲名大噪,此後成為攝影師爭先恐後取景的地點。想要捕捉波浪岩各種顏色線條的秘訣,就是選在午後取景,因為這是一天當中,波浪岩線條顏色最鮮明的時候。波浪岩附近另有一座美麗的岩石,名叫馬口。它是一座空心岩,外形像河馬的嘴。向北幾千米處還有一組奇形的岩石,名叫駝峰岩。造訪這裏的蝙蝠山洞,還可以欣賞到澳洲原住民的古代壁畫遺跡。此處充滿著造物者的神奇,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一探大自然的奇妙變化。
納米布沙漠
與大西洋一起形成骷髏海岸奇觀的納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幹燥的沙漠之一,北起於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的邊界,南止於奧蘭治河,沿非洲西南的大西洋海岸延伸了2100千米。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之一,納米布沙漠是一塊保持著原始美的土地,這裏存在著一些差異懸殊的自然景觀。南部沿海沙丘逐漸升高,堆成了一片沙峰起伏的沙海,沙色由沿岸的灰白象牙色到東部內陸區的深橘紅色,變化多端,沙丘延伸到奎士布河便忽然中止。奎士布河是一條周期性的河係,越過納米布沙漠,形成了沙漠中的一道弧光。在驚人的自然演變中,納米布沙漠最初在河床的北方出現,那裏最初是一塊布滿碎石的平原,後來沙漠沿著骷髏海岸向內擴張,使平原逐漸變窄,最後就形成了一座座的沙丘。
納米布沙漠腹地至今仍繁衍著大量的土生動植物,動物主要是甲蟲類,蜘蛛、蠍子及爬蟲類動物也不少,它們都已適應了酷熱、幹旱的環境,有的已學會從霧靄中吸取水分。本地最有特色的植物則是千歲蘭,能存活2000年,長到4米高,但露出地麵的部分矮小,隻有兩片皮革般的帶狀葉子,生長所需的水分是由葉子吸入的。
澳大利亞沙漠
談及澳大利亞的自然景觀時,人們首先說出的可能是和熊貓一樣可愛的考拉以及堪稱動物群落中愛子典範的袋鼠。它們是澳洲自然景觀的明信片,是吸引著人們目光的漩渦,激起人們對其所生活的西部荒原的向往。這是一片純粹的、神秘的土地,它對人心靈的震撼是無可比擬的。踏足這片古老而生機盎然的土地,每一刻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麵積約155萬平方千米,由於南回歸線橫穿腹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製以及信風帶不易接近等原因,使得這裏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益。但令人驚奇的是,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因此,人們稱這裏為沙漠花園,驅車行進在荒漠之中,隨處可以嗅到花的芬芳。在這金黃、廣袤的沙漠裏棲息了數百種珍禽異獸,使這片沙漠成了世界動物進化史的“活化石博物館”。或許正是這裏純粹無雜質的寧靜吸引了這些“隱士”在此駐足繁衍。
在澳大利亞沙漠景觀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艾爾斯岩了,也叫“烏盧魯”,意思是“大地之母”,土著人視它為聖域,是心靈與信仰皈依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獨體岩塊,猶如巨獸臥地,極具雄偉壯觀之勢。它有一種晨氣以及超脫的怪異,每天隨著太陽的移動,其顏色也在不斷變化,極盡瑰麗。有人戲謔說,是太陽太依戀於它而把光輝投注,使其呈現永不褪去的紅色。
除卻自然景觀的別致外,澳大利亞沙漠吸引人們眼球的地方還在於它在藝術上吐露的芬芳。土著藝術曾經是澳大利亞藝術的主流,直到殖民者到來之後,這裏的文明才被弱化並最終被同化掉,但這不能否定土著藝術曆史的輝煌。有人用夢想與夢幻來形容土著藝術的全部,土著人透過藝術的夢想與祖先交流,以夢的方式展現神話般的意境以及不可言說的真實,這是對神虔誠的信仰。在澳洲繪畫藝術寶庫內,主要以石窟畫、樹皮畫、岩畫為表現形式,但無一例外地都表現一個主題:世界由神創造。另外,土著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土著打擊音樂和舞蹈,通過這種簡單的藝術形式達到娛樂生活和表達信仰的目的。
澳大利亞沙漠的美不是幾個細節就可以窮極的,這更多地需要我們用心靈去發現、去感悟。它是沙漠中的一朵奇葩,以不可揣度的深刻吐露著自然與人文的芬芳,並帶給我們一個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塔克拉瑪幹沙漠
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不是在赤道,而是在沙漠地區。目前世界上氣溫的最高紀錄是57.8益,那是1922年9月和1933年8月,分別在利比亞的阿濟濟亞和墨西哥的聖路易斯測得的。前者在地中海南岸,其南為舉世聞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後者在墨西哥中部,位臨北美沙漠。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是在新疆吐魯番盆地吐魯番市原東坎機場氣象哨測得的,溫度值為48.9益,正規氣象記錄則為47.6益,也是在吐魯番市氣象站測得的,時間是在1942年、1953年、1956年的同一天——7月24日。沙漠地區氣溫之所以高,是因為這裏空氣極端幹燥,上空很少有水汽,也就很少有雲彩,陽光能直接照射到地麵,而沙漠地區地麵植物少,儲藏熱量的能力很低,近地層氣溫上升很快,形成了高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