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壯麗的黃山,挺拔秀麗,冰雪又給她增添了無限的風采。劈地摩天的天都峰,宛如銀裝素裹的神女;隔壑相望的蓮花峰,如同一朵盛開的雪蓮;九龍峰也變成了一條蜿蜒騰飛的玉龍,飛舞在黃山的雲海之上;西海群峰奇異的石林,像一尊尊身著素服的神仙,聚集在峰頭之上。冰雪覆蓋的獅子林,銀巒相擁的玉屏峰,構成了一幅絕美的景致。
西北萬寶山
祁連山,是青藏高原與我國西北幹旱地區的界山,它長約900千米,西起阿爾金山的當金山口,東抵賀蘭山,南北寬200~400千米,北靠河西走廊,南臨柴達木盆地。祁連山脈是我國西部的福水寶地,這裏山地高聳,穀地平坦,水源豐富,草類繁茂,有“西北萬寶山”的美譽。祁連的地下擁有多少寶藏,這些寶藏是怎麼形成的?這還是個未知數。
祁連山的北麵和西麵是河西走廊和庫姆塔格沙漠,年降水量僅一百毫米左右。它的南麵是柴達木盆地,因少雨而日趨幹旱,它東麵的陝甘黃土高原更是十年九旱,滴雨貴如油。而祁連山地與周圍地區截然不同,卻是較濕潤的地區。
這裏的年降水量平均達400毫米,有些山嶺年降水量超過700毫米。豐富的降水滋潤了祁連的土地,裝點修飾了祁連的山川。高山上白雪皚皚,銀龍飛舞,山坡上林木茂密,鬱鬱蔥蔥,山間盆地中河水清澈、草場寬闊,牛羊肥壯。
祁連山是個固體水庫,有大小冰川3306條,冰川麵積達2062平方千米,儲水量約1320億立方米。每年約有72.6億立方米的冰川融水輸送到周圍的幹旱區,這些冰川融水養育了河西走廊的綠洲,澆灌了許多農田、草場,使祁連山周圍地區得以興旺發展,因此人們常把祁連山喻為幸福之源。
祁連山地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降水呢?原因是祁連山山體巨大,山峰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團結峰則高達6305米。它們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我國夏季盛行東南季風,濕潤的氣流在向西北方向運行的過程中,一部分受丘陵山地影響形成降雨,而剩餘部分運行到祁連山地時,受到突兀山體的阻擋,水汽幾乎全被截留在這裏,形成較大範圍的降水。而且,組成祁連山地各山脈的排列方向與夏季水汽運行的方向基本一致,形成天然的水汽運行通道,而且地形高度自東向西逐漸升高,穀地從東部的3000米以下逐漸升為西部的4000米以上,這樣,水汽能深入到祁連山內部,使整個祁連山地的氣候比周圍地區濕潤。
在海拔4300~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固體降水把山嶺裝扮得銀裝素裹,使冰川得以發育。在較低的山麓、穀地,格狀水係相當發育,大通河、湟水的水流源源不斷地注入黃河。總體來講,祁連山地東部氣候較濕潤,年降水量為500~600毫米,高山上有蒿草、蓼等組成的草甸及各種杜鵑、錦雞兒、金露梅、柳等組成的灌叢,山坡地有青海雲杉、祁連圓柏等構成的森林草原,而更多的是溝穀地中由克氏針茅、短花針茅和冷蒿等組成的山地草原。祁連山中、西部的氣候相對幹旱些,年降水量為250~400毫米,以高寒草原和山地草原為主,祁連山地大部分冰川也都分布在這裏。
祁連山地區美麗富饒,然而最富庶的地方還要數祁連山中的湟水穀地和大通河穀地。湟水是黃河上遊的一條重要支流,它發源於青海省海晏縣包呼圖山,沿祁連山南麓向東流,全長370千米,流域麵積3.2萬多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達50多億立方米。湟水河穀地平均海拔高度低於3000米,北有祁連山脈的屏障,阻擋了冬季寒潮的侵襲,因而氣候較溫和。穀地寬闊平展,土層深厚,肥沃,水源豐富,灌溉方便。
“門源油,滿地流”,這是人們對這裏年年獲豐收的比喻。在大片的油菜田裏,葉綠花黃,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馨香,引來蜂蝶翩翩起舞。河水到了克圖附近,山高穀深,水流湍急。兩岸的樹木層層疊疊,鬆濤林海,深邃難測。濃鬱的鬆脂香味在雲霧繚繞的山間飄散,引來鹿、麝等動物到林間嬉遊,引來百鳥在樹端爭鳴,真是花香草翠,山歡水笑。大通河畔,不僅蘊藏著鐵、銅、煤等重要礦產,而且也是盛產黃金的地方。祁連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幸福,祁連山區也定會有金黃色的未來。
雷尼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