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2 / 2)

莫讓盲目恐慌任意蔓延。盲目恐慌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一個人在感到恐慌之後往往會將這種恐慌無意識地向他人轉移。這樣就造成了恐慌的蔓延。當恐慌來臨時,人們應盡量避免對疾病的盲目討論,因為這種沒有權威性、沒有科學性的討論,不僅會讓恐慌心理傳染給更多人,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強化著自己的恐慌。同時,還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冷靜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那麼,我們如何克服盲目的恐慌呢?有關專家認為,麵對疾病,人們首先應該做的並不是去了解它的危害,而是應該了解它具體的傳播途徑和傳染性的強弱。而且,這個了解必須是通過有關的權威部門獲得的,一定要杜絕謠言,杜絕以訛傳訛。同時,人們一定要在平時注意通過鍛煉身體來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注意飲食、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在疾病麵前才能表現得比較從容。麵對疾病,我們應該警惕,但決不能盲目恐慌。麵對生命,我們應該熱愛,決不能膽戰心驚。

對於人類文明的深刻不信任才是侵入我們體內的病毒。我們似乎忘記了,我們還曾經恐懼過天花、流行性感冒、瘧疾、瘟疫、麻疹、霍亂、肺結核……當鼠疫在13~14世紀流行於歐洲時,神經病比疾病更加可怖地削弱了大眾的內心。鞭笞教派出現了,他們一絲不掛地走在街頭,鞭打自己,以便贖罪,並祈禱著最後的審判。早在羅馬時代,歐洲、亞洲、非洲就因世界貿易的發展而變成了病菌的傳染場,天花殺死了幾百萬羅馬居民。在肺結核橫行的幾個世紀裏,我們談之色變,將之視作可怕的禁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流行性感冒殺死了2100萬人口,比戰爭本身的傷亡更巨大……這些昔日不可戰勝的、充滿詭異色彩的惡魔如今都已被製服,我們因無知而恐懼,因了解而自信。

編 者 小 評

恐慌是人們麵對災難時的一種本能反應。但是,無謂的恐慌是一種非常不理性的行為。無謂的恐慌有時比災難本身還可怕,因為它會帶來意料不到的麻煩。如果我們因為無謂的恐慌攪亂了自己的生活,實在是十分荒唐的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