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為什麼我們的心態時好時壞(1 / 2)

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而更多的時候人們會發現自己的心態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為什麼人的心態會時好時壞?語言無疑是影響心態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想保持良好的心態,就要摒棄語言對自己的不良刺激。語言大致可分三種:第一種語言是有聲的語言,第二種語言是無聲的語言,第三種語言是肢體語言。有聲的語言比較簡單,就是人們溝通和交流時的發聲語言;動作信號就是肢體語言;而無聲的語言屬於人們往往都忽視的一種語言,例如每天早上剛剛醒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問自己“幾點了”,這種跟自我的對話就是無聲的語言,是用於自我溝通的一種信號。

張強早晨剛到公司,就遇到了領導叫他到辦公室,因為工作的失誤對他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批評。張強的心情一下變得非常糟糕。這時候,他自己就開始了自我溝通。他首先想到為何自己如此倒黴,然後又想到如何處理當前困境,想到以後的發展前景,等等。在這個自我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他更多地思考負麵問題,則這種溝通會使得他的情緒更更糟糕;如果他更多地思考正麵問題,他就會變得開朗和樂觀起來,從而更快地找到應對措施。一個人一定要懂得在自我溝通的時候多思考正麵的問題。一個好的心態和自我性格的養成跟問自己什麼樣的問題有非常大的關係。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作自我溝通的時候,問自己正麵的問題就會引發正麵的思維,這會有利於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樣,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如果遇到一個非常挑剔、蠻橫不講理的人,這時候進行正麵的自我對話對於問題的解決也很重要,處理好這樣的難題就可以豐富自己的經驗,提升自我的能力。

某領導要求下屬下個月的任務比這個月的任務加20%。麵對這樣的業績要求,就會出現兩類員工:第一類員工會自己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怎麼可能呢?”這時候,實際上這類員工已經在自己的內心當中給出了問題的答案是“不可能”。帶著這樣的心態,這類員工就會處處尋找借口,他們完成任務的幾率就微乎其微。第二類員工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變成可能呢?”帶著這樣的心態,這類員工就會處處尋找方法,他們完成任務的幾率就要大一點。當然,不論能否完成任務,這類員工一定比第一類員工要出色。同樣,經常問自己正麵問題的人一定是比較快樂的人,這樣的人麵對工作也會顯得比較快樂,生活也會比較快樂;而不斷問自己負麵問題的人,他往往會認為他的人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得到的再多也永遠不會感覺到工作與生活的快樂。與此對應,幾乎所有的老板都願意招聘那些不斷問自己正麵問題的人。老板總是願意雇傭心態比較積極的員工,這類員工也一定是不斷尋找方法的員工。而心態消極的員工總是在不斷找借口,在借口中不斷失誤和失敗,最終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

人的大腦有四大功能,即記憶功能、刪除功能、扭曲功能和聯想功能。聯想功能也叫導引功能。這四大功能是如何運作的呢?讓我們從下麵這個生活化的例子當中來體會吧。

有一位太太非常喜歡逛街。他的老公在外企工作,月收入過萬,自己每月也有三千多元錢的工資。因此,這位太太的生活也就比較闊綽。有一段時日,這位太太發現自己的老公很鬱悶,她想找點方法寬慰一下自己老公。於是,她用了周末兩天的時間逛街,最終給老公買了一套五千塊錢的西裝,而給自己卻什麼都沒有買,當她拿著西裝回家以後,她的老公不僅不高興,還非常生氣,狠狠地批評了這位太太。老公認為這位太太不會過日子,購物時太浪費。老公之所以會批評自己的太太花費太大,原因是老公的公司現在很不景氣,老公已麵臨下崗的危險,而他們又有數額巨大的房貸、車貸等支出。老公不想讓自己的太太負擔這些煩惱,隻是壓抑在自己心中,就隻得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太太當然不知道原因,但一想到自己的善意竟然遭到老公如此對待,就很生氣。她開始和老公爭辯,最後兩個就吵起架來,後來又升級為雙方都往地上摔東西,接著又升級為對打,最後老公離家出走、這位太太打電話給自己的姐妹訴苦,差點鬧到離婚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