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與人為善,皆大歡喜(2 / 2)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提高自身的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我們與人為善,並不是為了索取什麼。因此,我們自己心中隻要有善念,就已經是精神上的升華,而不必去刻意要求別人怎樣。

與人為善,要先有善心,然後再有善行。

宋代的寇準與王旦,同朝為官,王旦為宰相主管中書省,寇準為副相主持樞密院。兩人性格相左,一個柔和,一個剛直,所以常有摩擦。一日,中書省有文件送樞密院,不合詔書格式,寇準便把這件事報告了真宗,王旦受到了責備,中書省的官吏也受到了處分。沒出一月,樞密院有文件送中書省,也違反了詔書格式,中書省的官吏很高興地呈送王旦,認為報複的機會來了。王旦卻叫人送還樞密院。寇準十分慚愧,拜見王旦說:“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

王旦與人為善,寬容對待同僚間的摩擦,不僅消除了彼此隔閡,確保了政壇穩定,而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善”出了政績卓著的一代名相———寇準。

許多去過發達國家的人回國都說,人家那環境那個好那個幹淨呀,讓我們都不好意思隨地吐痰了。這表明和諧的狀態與環境對於人的約束力。同時也表明,在衣食無憂之後,人對於生存環境的諸多要求與追求中,共有的潔淨與共同的舒適所產生的和諧是大家都喜歡的。但是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舒適還不夠,這樣的和諧還不夠?眾多原因中的一個,是生活中缺乏普遍的與人為善。

廣泛的人際關係,現在被看作是一個人豐厚的資源,這個資源的可再生性很強,由此派生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同樣,和諧的人際關係所具有的效力也是很大的。在我們共生的環境裏,人舒適感的基礎是人際關係的和諧,小到家庭,中到職場,大到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與人為善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勸人向善似乎大有禪意,其實這是一個對於個人很功利,對於社會很功德的現實問題,每個人都要麵對。與人為善,麵對別人,也麵對自己的內心,用與人為善自律、自省,追求和諧和美好。

與人為善有利於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和諧社會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身心之間的和諧、社會諸要素之間的和諧等等,其中的一個基本方麵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與人為善有利於推進發展。家和萬事興,人和事業興。事實證明,一個單位、一個地方、一個社會與人為善蔚然成風,同事之間、鄰裏之間、成員之間關係融洽,大家都來幹事創業,就一定會出現事業興旺發達、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麵;反之,如果人們不是與人為善,而是損人利己、以鄰為壑,那就必然會帶來紛爭不斷、內耗嚴重、離心離德,進而導致工作難有起色、事業難以發展。

與人為善有利於增進團結。與人為善,是人們處理人際關係、履行社會責任應當遵循的一條基本準則,它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尊重和信任,少一點輕蔑與猜忌;多一分支持和幫助,少一點排斥與拆台;多一分理解與寬容,少一點挑剔與苛求;多一份坦誠與關心,少一點掩飾與冷漠。

與人為善是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具備的道德品格。特別是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利益關係更加複雜,社會矛盾進入多發期,提倡與人為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快 樂 小 站

為善是中國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講的仁義道德,佛家講的普度眾生,道家講的修身養性,都是一種與人為善精神的體現。古人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道”是什麼,何以變化而生萬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為善”。

小方法50: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