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不要患得患失(2 / 2)

有這樣一幅楹聯:“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不妨不舍不得”,我們應當以不變應萬變,善於從患得患失中跳出來,堅持原則,堅持向前看,保持平和心態。

人在世間的軌道上行走,總會為瑣事紛擾。而“得”與“失”當是其中最能刺激人們神經,奴役人們意識的兩種存在了。

個人的“得”是指利益或精神上的獲取。利益所得無疑是財富積累,官祿得進、機遇成就的契機。在利益的範疇內,這些是利益獲得的亮點。正因為如此,吸引了人們高度的關注。

利益的獲得有必然或偶然之分。必然是指客觀和主觀對利益的勢在必得。當然主觀對必然的影響也起著決定的作用。如果在利益麵前,人們過多地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利益的砝碼也許就會偏重,人性的天平也就會失衡。

不同的人在利益麵前具有不同的態度;而不同的利益也能讓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舉動。利益對凡人俗子具有誘惑力,因而社會上才會屢見為了利益失去良知、道德、人性等等的事情。

人們的利益觀應當受人的道德觀等的掌控。符合道德法律品德等規範的,我們可以麵對,否則應當棄之。因為這樣的“得”,實際上是一種失去。這個“失”或許包含精神或利益的雙重失去。對於這樣的“得”當然要抵抗住它的誘惑,否則它將把你拉下水或是深淵。

古語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道出了“失”的結果的雙重性。失去既沒了,而沒了的後果也許預示著某個良好的後果。這個道理告訴人們,麵對挫折和失卻的時候,應當保持良好的姿態,應勢利導,化不利為有利。

從另一個角度講,當你的失去成就了別人,那是成人之美!這對你應該是精神意義上的獲得。這種失因為有了獲得的意義,而體現出了它的美好,這種失去是無私的也是可貴的。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社會上才有了善舉,有了友情,也有了見義勇為的壯舉!

人們應當逐漸修正自己的得失觀。有了正確的得失觀,人的心胸可以豁達,人的心靈會無限美麗,人的境界會無限高尚。社會氛圍在這種得失觀的營養下,就會越來和諧,會越來越健康!

快 樂 小 站

凡事皆有得有失。你在得到這一方麵的同時,便意味著你將會失去另一方麵。人生就是一個得與失循環往複的旅程,它讓人時時處於得失的平衡狀態中。世上沒有永遠的得到,也沒有永遠的失去;每一個人都是在得與失中往前行走著。

小方法29: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