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麵對家中的人際困擾(1 / 2)

“現在我非常苦惱,我妻子和我母親老是鬧矛盾,把我夾在中間,讓我好為難,我欲哭無淚……”

求詢者把心理谘詢師的心當成倒苦水的地方,這是心理谘詢師的欣慰。另人為難的是,這苦水往往讓你一頭霧水。周六晚,我的心理谘詢專線快要結束的時候,四十出頭的魏先生傾訴的,便是讓人一頭霧水的滿腹苦水。

“我十幾歲的時候母親就給我定了親,那時妻子也是十幾歲。十來年後我們結婚了。可是婚後,妻子整天和我說,你媽這不好,那不好。要說我母親也有毛病,總是給我妹妹們今天拿點這個,明天拿點那個。我和妻子說,別把這些事當回事,反正有你吃,有你喝的,有你用的。母親也整天和我說,你媳婦這不好,那不好,和我拉著個臉。那天,母親又和我告狀,我說,您別說了,這一切不都是您造成的嗎?我夠苦的啦!就這樣,回家我麵對的就是三件事:一是要錢,她們都要和我要錢;二是幹活,重活髒活都等著我;三是受氣,他們都很委屈,都拿我當出氣筒。今年大年初一,妻子又和我吵架了。這次我忍無可忍了,決心和她三年之內不說一句話,現在已經三個多月了……但是,對孩子已經產生很不好的影響。讀初中的兒子說,我看到家裏這個樣子,我想走,我不想回來了。我聽了很傷心,孩子怎麼辦?”

溝通中,我知道魏先生在一個機關擔任領導工作,是一位很有素養很誠懇的人,並且愛好寫作,常有作品見諸報刊。這是很理想的求詢者,因為心理谘詢的效果很大程度取決於求詢者的領悟和合作。於是我說:“先不用說孩子,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大人的問題。難以設想父母長期冷戰,孩子可以生活得好,是嗎?”

“對,是先要解決大人的問題。”魏先生果然領悟很好。

“那麼,初一吵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說起來不怕您笑話,整整五年了,每到過年她都要和我找事。前年的大年三十,她又和我慪氣,我就背了幾個饅頭來到了單位,一個人在床上躺了三天。每年都這樣不愉快,我很怕。今年年假回家,她又和我訴說家裏的事。我說,一年倒頭了,我和孩子幾天後又要走了,你再不要讓我生氣了,今年都是第五年了。可初一還是和我吵了起來。我們這裏習慣初一吃麵條。我幫她燒火,我說水開了,你看怎麼辦?可她不吭聲。我一直問了七八次,我當然有點不高興了。這時她終於說話了,大喝一聲:“你喊啥,你喊啥!”就這一聲,我失去了理智,我說,看來,這個家沒法呆了,我把你們要的錢過節的東西都弄來了,你們不需要我了,我還是走吧,他們又不讓我走。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我又流淚了,唉……”

聽著話筒裏一聲長長的歎息,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但我意識到他麵臨的家庭困擾,似乎並非簡單的婆媳關係問題。婆婆看中的媳婦,又經曆那麼多年“考驗”才娶進家門,婆媳之間在心理上應該是比較相容的,至少是相互比較認同的,怎麼會有太大的衝突?為了證實我的推測,我引導說:“你認為妻子是怎樣一個人?”

“要說她這個人,我委屈了半輩子!”魏先生不吐不快地說,“她是個文化素質不高的女人,整個一個農村婦女一樣見識短。我根本就看不中她。結婚幾年後,我想過離婚,但是,我覺得對不起人,也對不起她,又想到孩子,還是算了吧。就自己委屈自己,委委屈屈地過了二十年。但是,沒想到越來越不行。她對我母親不好,對我不好,也就罷了,可她對孩子她也沒好氣。我確實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我想,等孩子們大了,老人去世了,我就出家。我確實沒辦法了……”

我終於不再一頭霧水,我的推測得到了證實,他們婆媳矛盾的背後果然是夫妻關係障礙。於是,我引導說:“這樣說來,你妻子也沒有在婚姻中找到幸福,是嗎?”

“不知道。”他沉思片刻說,“反正我沒有對不起他的事情,我是盡了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