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裏,張先生一再要求我先安排接待他的來訪。於是,這一天我們如約坐在了一起。張先生人在中年,儀表端莊,頗有修養,卻掩飾不住心中的困惑和焦慮:“我怎麼說起呢?”張先生情急之下掏出兩封信愁苦而氣憤地說,“您先看看這個,這是我的13歲的女兒前些天貼在我門上的兩封信,都是謾罵侮辱性的話!”
看過孩子寫的信,我知道了孩子針對的是繼母。這其中有怎樣的前因後果呢?從張先生艱難地訴說中知道了他的故事。
我的第一次婚姻很不幸。由於先天的原因,妻子患有包括精神障礙的多種疾病,還有一種罕見的肝髒的不治之症。我的婚姻就是伴隨給妻子四處求醫治病度過的。說實話,我們的感情不是很好,不知我們吵了多少次架。但是我敢說自己是負責任的男人,為了給妻子治病,我負債累累。到後來專家說,病人沒有希望了,不要再花錢了。可是嶽母卻還是要求治療,我繼續四處借帳。昀終,妻子還是沒有留住。
妻子死後,嶽母不讓我再婚,說一定要等幾年時間。所以當時有人介紹,我推辭了。後來我還是決定在百天後開始談了一個對象。嶽母知道了,堅決反對。我們根本無法溝通。相隔一年後,我堅決再婚了。對方有一個女兒,我們一家三口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的第一次婚姻留下一個女兒。可是,女兒出生後一直和姥姥在一起,不讓我們帶孩子。就是孩子的媽媽,也得找借口或者偷偷地才能把孩子帶回家。我再婚後,孩子姥姥和我爭吵不斷,有事了就找上門來,打架一樣,更不讓孩子回家了。隻知道讓我承擔孩子的生活費,我的收入多半都給孩子花了。現在的妻子沒攔過,而且,孩子有病她還拿出幾千元來給孩子治病。但是,孩子姥姥還是不滿意。我和女兒根本就沒有直接的交流接觸的機會,孩子受了不少姥姥的影響,對我意見很大。
今年春節,一天,女兒來家裏找我說要回老家拜年。我正好去單位值班。妻子說我不再家,沒有把孩子讓進屋來。孩子回去告訴了姥姥,姥姥很是不滿,以為我躲在家中不見孩子,就去單位要看看是否值班。偏巧我當時因事外出,回來的路上才和姥姥相遇。姥姥非常不滿,說我們騙孩子。我們自然少不了爭辯。第二天,我就發現門口的對聯撕壞了,更嚴重的隨後就是連續兩次在我的門上貼了這兩封信。這一定是嶽母讓孩子這麼幹的。再這樣下去我的婚姻就會出現危機了……
敘述的過程中,張先生不斷地吸煙。說到這裏,張先生又點燃了一支煙,心中的氣惱和不平,伴隨著煙霧一起升騰著。我表示了深深地理解之後,問道:“具體說來今天要討論一個什麼問題呢?”
張先生脫口而出:“這樣的信如果再貼我應該怎麼辦?”
“這似乎該是法律方麵的谘詢了,不是心理谘詢師好發言的了。”我笑道。
“對,您瞧我,氣糊塗了。”張先生平靜了一下改口說:“應該說,一個是和孩子姥姥的關係怎麼辦,一個是和孩子的關係怎麼辦?”
“兩個問題的確有聯係,但既然是兩個,我們就把它們先分開來。”我說,“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和孩子的關係問題。對嗎?”
見張先生表示肯定,於是我說:“人的天性不是損人不利己,孩子不會無端地耍壞。孩子為什麼這樣呢?不能排除孩子受了姥姥的影響,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眼睛。我們假如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孩子的眼裏看到的是什麼?孩子看到的是:她沒有了媽媽,爸爸也沒有了,因為爸爸和另外的與她毫不相幹的娘倆在一個家裏。同樣是孩子,為什麼那個孩子什麼都有?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再找不到爸爸,這是怎樣的不幸?過年的日子,是人們團聚的日子,孩子卻隻能在姥姥家,姥姥即使對她再好,再偏愛,可這是她自己的家嗎?當鞭炮想起來的時候,沒有媽媽,也找不到爸爸的孩子心中該是怎樣的滋味?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孩子完全弄懂導致這樣局麵的來龍去脈,她隻是感受到了痛苦。如此說來,孩子心中難言的苦痛不是讓誰想來都心痛的嗎?何況是孩子的爸爸?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啊!”
我說不下去了,張先生也已經熱淚盈眶。
稍稍平靜之後我繼續說道:“孩子這樣做,隻是她心中渴望溫馨和幸福。她心裏想:我的幸福哪裏去了?為什麼我爸爸不能和我在一起?過年的日子裏他在哪裏?由此孩子自然想到了是因為爸爸的再婚,是因為繼母的到來。再加上繼母的拒之門外,於是滿腹的不平、抱怨甚至仇視,都集中向繼母開火了。這樣想來,孩子貼這封信,就不是讓人可氣,而是讓人可憐了,孩子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呀!再說,當初既然能夠不顧一切阻力而再婚,為什麼沒有不顧一切把孩子要到自己身邊?現在感到了自己婚姻的危機,為什麼沒有想到孩子心靈成長更是麵臨危機?是不是潛意識裏親情讓位給了愛情?是不是不顧了孩子而顧了自己?這樣說來,孩子的不滿似乎不是也合情合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