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長清僧(1 / 3)

長清僧,駐錫於深山古寺之中,歲月悠悠,已過七十載春秋。其麵容清臒,目光深邃而寧靜,一襲僧袍在身,雖經風雨洗禮,卻更顯潔淨質樸。他於寺內虔誠修行,每日誦經禮佛、參禪打坐,對經義的領悟深刻獨到,且秉持戒律,嚴以律己,故而備受寺中僧眾敬仰,在周邊百姓心中亦是德高望重的高僧。

一日,陽光灑落庭院,樹影斑駁。長清僧如往常一般,在庭院中踱步沉思,仿若在與天地自然交流,探尋佛法更深奧的真諦。突然,毫無征兆地,他身形一晃,向前顛仆而去,如同一棵飽經風霜的老樹,在寂靜中轟然倒下。寺僧們聞得聲響,匆忙趕來,卻隻見長老已闔然長逝,麵容安詳,似已超脫塵世的羈絆。然而,奇異的是,他的僧魂並未即刻消散,而是悠悠飄離了身軀,仿若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懵懵懂懂間,徑往河南地界飄然而去。那僧魂於空中飄蕩,似一片無根的輕羽,穿越山川河流,對自身已然身死之事渾然不覺,隻在冥冥中遵循著命運的神秘指引。

河南之地,有一故紳之子,乃是富家公子哥。他生於富貴之家,自幼生活優渥,養成了豪爽不羈的性格。這位公子對騎馬射獵之事情有獨鍾,常召集十餘騎家丁,臂上架著雄鷹,身旁獵犬相隨,興高采烈地馳騁於山林之間,盡享追逐獵物的快意。

彼時,陽光正好,秋風送爽,山林中野兔奔竄。公子縱馬馳騁,目光緊緊鎖定獵物,口中呼喝有聲。怎料,那馬忽被草叢中竄出的一條蛇驚到,頓時昂首嘶鳴,前蹄亂踢,隨後發瘋般狂奔起來。公子大驚,匆忙間難以駕馭,隻聽一聲慘叫,他便墜馬而亡,身體重重地摔落在地,揚起一片塵土。

恰逢長清僧之魂飄至此處,仿若命運的絲線交織,二者瞬間翕然相合。原本已沒了氣息的公子,竟緩緩蘇醒過來。仆從們原本圍在一旁,正慌亂無措,見公子有了動靜,趕忙圍聚上前,七嘴八舌地問道:“公子,您怎麼樣?發生何事了?”公子卻隻是茫然地睜開雙眼,喃喃道:“怎會至此?”眾人見公子言語雖有,卻神色恍惚,以為是墜馬受傷所致,也未多想,便急忙將其扶歸家中。一路上,公子眼神迷離,望著周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心中滿是困惑與不安,仿若置身於一場離奇而無法醒來的夢境之中。

眾人簇擁著公子回到家中。剛踏入家門,隻見一眾姬妾聽聞消息,皆粉白黛綠、花枝招展地紛集前來問詢。公子抬眼望去,頓時大驚失色,高聲驚呼:“我乃僧人,為何身處此地!”那聲音中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家人聞聽此言,皆以為公子摔糊塗了,言語荒謬至極。公子的父親皺著眉頭,滿臉憂慮;母親則在一旁哭泣,以為兒子摔壞了腦袋。幾個年輕的妾室躲在一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眾人紛紛上前,拉扯著公子的耳朵,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公子,您莫要胡言亂語,快快清醒過來!”公子卻隻是痛苦地搖著頭,心中明白自己所言屬實,可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無法解釋。他深知自己乃是長清僧的魂魄,奈何他人卻無法理解。無奈之下,僧亦不再申辯,隻緩緩閉目,緘口不言,任由眾人折騰。

至了飲食之時,桌上擺滿了珍饈佳肴,酒肉飄香。公子卻隻對那粗粟糙飯感興趣,端起碗來默默食用,對酒肉則堅決拒之。家人見狀,愈發覺得怪異,苦勸無果,隻得隨他而去。夜幕降臨,公子獨自走向寢室,將一眾妻妾拒之門外。他在室內靜坐,望著那陌生的華麗陳設,心中默默誦經,祈求佛祖給予指引,助他脫離這莫名的困境,回歸那方屬於自己的清淨佛土。

數日後,僧於這陌生塵世之中,雖身困公子軀殼,然內心之修行執念愈發強烈。他忽感幽閉煩悶,仿若被無形之籠禁錮,遂思外出踱步,欲借自然之氣息,尋得內心片刻寧靜。眾人見公子有此舉動,皆欣然以為其病情好轉,興致漸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