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雹神應命,天師奇談(1 / 3)

王公筠倉領受皇命,前往楚中赴任。一路之上,山川變換,他在車船的顛簸裏櫛風沐雨,雖身體疲憊不堪,眼神中卻透著期待與堅定。原來,他心中暗自謀劃著一場特殊的行程——登龍虎山,拜謁張天師。在他的想象裏,張天師法力超凡,定能為他這趟未知的楚中任職之旅給予神諭與指引。

這日,終於行至湖邊。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浩渺無垠,微風拂過,波光閃爍跳躍,似是知曉他的來意,以粼粼波光相迎。王公筠倉登上早已備好的大船,船上一片忙碌,仆人們正搬運行李、安置物品。他剛踏入艙房,尚未及坐下休憩,整理一路的思緒,就聽聞外麵一陣喧鬧。

他移步至甲板,隻見一隻小艇如離弦之箭,自遠方湖麵破浪疾馳而來。艇上之人身姿矯健,動作敏捷利落,一看便知非等閑之輩。小艇迅速靠近大船,還未等大船的侍從有所反應,那人已讓舟中的仆人高聲通傳,語氣急切,似有十萬火急之事。

王公筠倉心中詫異,他望著那小艇上的神秘來客,心中不禁思索:此人這般匆忙趕來,所為何事?難道是與自己相關?亦或是天師派來的使者?諸多疑問在他腦海中盤旋。他整了整衣冠,吩咐侍從將那小艇上的人請上船來,自己則站在甲板上,目光緊緊盯著來人登船的方向,試圖從對方的神態和舉止中探尋些許端倪。

王公筠倉聽到通報,心中滿是疑惑,腳步匆匆步出船艙。目光所及之處,隻見來者生得相貌堂堂,身姿挺拔偉岸,儀表風度翩翩,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不凡的氣度,讓人見之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之情。

來人望見王公筠倉現身,立即停下腳步,神色變得更加恭敬。他迅速地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張天師的名刺,雙手捧著,上前幾步,同時微微彎腰,恭聲道:“聞聽大人驂駕即將蒞臨,天師特遣在下先行,以表敬意。”其聲音清朗,語調不疾不徐,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真誠與敬重。

王公筠倉微微抬手,接過那精致的名刺,入手隻覺一股淡淡的威壓之感,仿佛這小小名刺承載著張天師的無上威嚴。他心中暗自驚訝不已,自己這一路前來,行程安排極為隱秘,並未對外聲張,張天師卻能提前知曉,仿佛真的擁有未卜先知的神奇能力。這讓他對張天師的神異之處不禁更多了幾分敬畏與好奇。

他低頭仔細端詳手中的名刺,隻見名刺製作精良,材質非尋常之物,上麵的字跡古樸而蒼勁有力,“張天師”三個字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透著一種超凡脫俗的韻味。一時間,他竟有些愣神,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關於張天師的種種傳說,那些神奇的事跡如同迷霧一般縈繞在他心間,愈發讓他覺得此次拜謁之行充滿了神秘色彩。

王公筠倉緩緩抬起頭,目光再次落在來人身上,問道:“天師是如何得知我行程的?”來人隻是恭敬地微笑,卻並不作答,隻是說:“天師神通廣大,自能知曉世間諸事。大人但請放心,天師對大人此次赴任極為關注,特命在下前來,一路相隨,為大人排憂解難。”

王公筠倉心中雖仍有疑慮,但見來人不願多言,也不便再追問下去。他心中暗暗思忖,張天師既然能有此等安排,想必其能力真的遠超常人想象。當下,他原本就有的拜謁之心變得更加堅定。他深知,在這楚中之地,若能得到張天師的庇佑與指點,或許能讓他在任上更好地施展抱負,應對各種未知的挑戰。

想到這裏,王公筠倉對來人說道:“既蒙天師錯愛,還請使者上船同行,待我稍作整頓,便與使者一同前往龍虎山,拜謁天師。”來人點頭稱是,隨王公筠倉進入船艙。船艙內,仆人們早已將一切收拾妥當,王公筠倉坐在椅上,思緒卻依然沉浸在與張天師相關的事情當中。

大船在浩渺的湖麵上揚起飽滿的風帆,借著強勁的風力,如離弦之箭般破浪前行。船身兩側濺起的白色浪花,似是為其開辟道路的使者,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王公筠倉站在船頭,衣袂隨風飄舞,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心中的崇敬與期待隨著距離龍虎山的漸近而愈發濃烈。

不多時,大船緩緩靠近龍虎山碼頭。王公筠倉舉目遠眺,隻見岸邊早已站滿了人群,為首的正是那聞名遐邇的張天師。張天師身著華麗而莊重的道袍,頭戴道冠,身姿挺拔,氣質超凡脫俗,在眾人的簇擁下,宛如仙人臨世。其身後的道士們,個個身著青灰色道袍,整齊排列,神色肅穆,透著一股濃厚的道家氣息。

大船剛一靠岸,張天師便率領眾人迎了上來。他麵帶微笑,眼中透著誠摯的歡迎之意,雙手微微合十,向王公筠倉行了一禮,說道:“王公大駕光臨,小道有失遠迎,還望恕罪。”王公筠倉趕忙回禮,說道:“天師客氣了,筠倉冒昧前來,多有打擾,還望天師海涵。”

言罷,張天師側身一讓,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道:“王公,請隨小道入觀。”王公筠倉點頭致謝,在張天師的引領下,緩緩踏入龍虎山道觀。剛一進入道觀,一股濃鬱的香煙便撲鼻而來,那香煙絲絲縷縷,彌漫在整個道觀之中,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道觀內的建築錯落有致,飛簷鬥拱,雕梁畫棟,處處彰顯著古樸而神秘的道韻。牆壁上繪著各種道教壁畫,或神仙鬼怪,或山水花鳥,筆觸細膩,色彩鮮豔,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張天師將王公筠倉引入一間寬敞的宴會廳,廳內早已擺好了宴席。桌椅皆為上好的檀木所製,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桌上鋪著精美的錦緞桌布,擺放著一套套精致的餐具,皆是以銀質打造,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宴席雖不像王公筠倉在宮廷中所見那般奢華耀眼,但卻處處透著精致用心。盤中所盛的山珍海味,皆是龍虎山特有的山中珍稀。有鮮嫩的竹筍,那竹筍潔白如玉,口感清脆爽口,帶著山中清泉的甘甜;有肥美的野兔,經過道士們的精心烹製,肉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還有山中采摘的各種珍稀菌類,或黑或白,或黃或褐,形態各異,味道鮮美,別具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