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葉生傳奇(3 / 3)

葉生聽後,微微抬起頭,望向遠方,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與釋然,他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大人,這大概就是命運的安排吧。人力有時而窮,或許我此生注定要經曆這些坎坷與磨難。不過,如今借公子的福澤,我的文章能夠得以在科舉的舞台上嶄露頭角,讓天下人知道我半生淪落,並非是因為我文章寫得不好,而是命運的捉弄。這樣一來,我心中也算有了一絲慰藉,也算是了卻了多年的心願,我也就心滿意足了。況且,對於一個讀書人而言,一生之中能夠得到一位真正理解自己、賞識自己的知己,便已無憾。又何必非要在科舉場上獲得那功名利祿,才算得上是成功呢?古往今來,有多少才華橫溢之人,雖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樹,但他們的文章、他們的思想卻流傳千古,為後人所敬仰。我雖不能在官場中揚名立萬,但能在這小小的庭院之中,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公子,看到他學有所成,我亦覺此生不虛。”

丁縣令聽了葉生的話,心中對他的豁達與淡然欽佩不已,但他又考慮到葉生長期客居在外,遠離家鄉與親人,且科舉考試的歲試時間日益臨近。他擔心葉生因為一直留在這裏教導再昌,而耽誤了自己參加歲試的機會,從而影響他的前程。於是,丁縣令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語重心長地勸說道:“葉生,你離家已久,歲試的日子也快到了。你還是回家探望一下吧,與家人團聚團聚,也順便準備一下歲試之事。”

葉生聽到丁縣令的話,臉上原本的平靜瞬間被一抹淒慘悲傷的神情所取代。他想起了家中年邁的父母,不知他們是否安好;想起了溫柔的妻子,是否在日夜思念著自己;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是否已經長大懂事。然而,他又深知自己如今的處境,科舉未中,功名未立,他害怕麵對家人那期待的眼神,害怕看到他們失望的表情。丁縣令看到葉生如此痛苦的模樣,心中也十分不忍,他知道葉生心中的糾結與無奈,於是也不再勉強他,隻是輕輕地拍了拍葉生的肩膀,給予他無聲的安慰。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子再昌的學業與仕途都在穩步向前發展。丁縣令深知葉生的才華不應被埋沒,他一心想要為葉生尋找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於是,在公子再昌準備前往京城之時,丁縣令特意將他叫到跟前,鄭重地囑咐道:“兒啊,此次你前往京城,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要辦。你定要為葉生納粟捐監,讓他能夠獲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葉生才華橫溢,隻是缺少一個機會,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才華被荒廢。”再昌恭敬地答道:“父親放心,孩兒定當竭盡全力辦好此事。”

再昌帶著父親的囑托,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程。京城,這座繁華的大都市,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再昌一到京城,便馬不停蹄地開始辦理納粟捐監之事。他四處奔走,拜訪相關的官員與學府,遞上申請文書與納粟款項。在這個過程中,他遭遇了不少繁瑣的手續與刁難,但他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堅定決心,一一克服了困難。

終於,納粟捐監之事順利完成。再昌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學業與科舉之路,他在京城潛心複習,積極備考。憑借著紮實的學識與出色的才華,他在科舉考試中再次脫穎而出,高中皇榜,被授予部中主政的官職。這一喜訊傳回丁家,全家上下一片歡騰。

再昌上任之後,他深知葉生對自己的教導之恩,也明白葉生心中對科舉的渴望。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帶著葉生一同前往國子監。國子監,這座彙聚了天下英才的學府,為葉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與交流平台。在這裏,葉生如魚得水,他每日與眾多學子切磋學問,探討經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與思想。他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對學問的理解與把握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又過了一年,葉生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科舉大考——北闈科舉考試。此時的葉生,經過在國子監的學習與磨練,早已今非昔比。他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手中的筆仿佛變成了一把利劍,在試卷上縱橫馳騁。他將自己多年來的所學、所思、所悟盡情地揮灑在試卷之上,文章一氣嗬成,氣勢磅礴,思想深邃。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葉生在這次考試中成功考中了舉人。當喜訊傳來的那一刻,葉生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多年的夢想終於在這一刻實現。他心中對丁縣令與公子再昌充滿了感激之情,若不是他們的幫助與支持,自己怎能有今日之成就?

恰逢公子再昌被派往南河辦理典務,他得知葉生考中舉人後,心中十分高興。他找到葉生,笑著說道:“先生,此次我前往南河,離您的家鄉淮陽不遠。您如今功成名就,也該衣錦還鄉,讓家鄉的親人們為您感到驕傲。這也是一件人生快事啊。”葉生聽了再昌的話,心中也湧起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他想起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想起了那些曾經熟悉的山水田園、親朋友鄰。他心中渴望著回到家鄉,與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悅與成就。於是,他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踏上了歸鄉之路。

葉生懷著激動與忐忑的心情,踏上了歸鄉的路途。一路上,他的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肆意奔騰。他想象著家鄉的變化,想象著與家人重逢的那一刻,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有些許擔憂。他擔心歲月的變遷會讓家鄉變得陌生,擔心自己與家人之間會因為長時間的分離而產生隔閡。

終於,葉生回到了淮陽。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心中一涼。他看到自家的門戶蕭條冷落,往日的熱鬧與生機早已不複存在。院子裏雜草叢生,牆壁上爬滿了青苔,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無奈。葉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愴之情,他緩緩地走進庭院,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他的心上。

此時,他的妻子正拿著簸箕從屋內走出,準備打掃庭院。突然,她看到了葉生,頓時嚇得驚慌失措,手中的簸箕“哐當”一聲掉落在地。她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滿了恐懼與難以置信。她轉身便跑,邊跑邊大聲喊道:“鬼啊!鬼啊!”葉生心中淒然,他不明白妻子為何會如此害怕自己。他大聲說道:“如今我已經富貴了!我們三四年未曾相見,你為何竟突然不認識我了?”

妻子在遠處驚恐地停下腳步,顫抖著聲音說道:“你早已死去多年,為何還說自己富貴了?之所以一直將你的靈柩停放在家中,是因為家中貧困,孩子又年幼。如今孩子也已長大成人,正打算為你選地安葬,你不要化作怪異來嚇唬活人。”葉生聽聞此言,如遭雷擊,心中茫然若失,惆悵萬分。他緩緩地走進屋內,看到自己的靈柩靜靜地停放著,周圍彌漫著一股陰森的氣息。他的心中一陣恍惚,仿佛置身於一場噩夢之中,無法醒來。他無法相信自己已經死去,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他的靈魂似乎在這一刻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突然向前撲去,想要抓住些什麼,卻瞬間便消失不見了。

妻子見狀,驚恐地走近查看,隻見葉生的衣冠鞋襪如同蟬蛻一般,丟棄在地上。她頓時悲痛欲絕,心中的恐懼被無盡的悲痛所取代。她緩緩地蹲下身子,雙手顫抖著撿起葉生的衣物,緊緊地抱在懷中,放聲大哭。那哭聲淒慘而絕望,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痛苦與思念都宣泄出來。

此時,兒子從私塾中歸來,看到家門口停著華麗的車馬,心中十分詫異。他走進家門,看到母親正抱著一堆衣物痛哭流涕,地上還散落著一些男人的衣冠鞋襪。他心中一驚,急忙詢問從者。從者見此情景,心中也充滿了同情與憐憫,他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公子。公子聽後,嚇得臉色蒼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親竟然已經去世多年,而剛剛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父親的鬼魂。他心中充滿了震驚與悲痛,急忙奔回家中告知母親。公子再昌聽聞葉生的遭遇後,悲痛萬分,淚水潸然而下,沾濕了衣襟。他心中對葉生充滿了敬意與感激,葉生不僅是他的老師,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