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妖之法術(1 / 3)

於公年少時,恰是那初露崢嶸的朝陽,生得眉清目秀,麵龐猶如精心雕琢的美玉,然而,在那眉宇之間,卻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英氣,仿若能穿透世間的迷霧,直達人心深處。他的雙目明亮而深邃,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隻需輕輕一眼,便能讓人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堅定與果敢。那高挺的鼻梁下,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抹不羈的笑意,似是對世間一切不公之事的傲然蔑視。一頭烏黑茂密的長發,隨意地束在腦後,幾縷發絲垂落在臉頰兩側,隨風輕輕飄動,更添幾分瀟灑之意。

他家境雖非大富大貴,卻也衣食無憂,自幼便在安穩的環境中成長。或許是命運的冥冥指引,他自幼便對拳腳功夫有著濃厚的興趣,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熱愛,如同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燒,永不熄滅。於公常於市井之間出沒,那裏是世間百態的縮影,三教九流彙聚,魚龍混雜。然而,在於公眼中,這裏卻是他以武會友的絕佳之地,是他展現自我、追尋武道真諦的廣闊舞台。

每有閑暇,他便會像一隻敏銳的獵豹,在市井中尋覓一處開闊之地。或是集市的角落,那裏人來人往,喧鬧非凡,各種攤位琳琅滿目,散發著濃鬱的生活氣息。於公卻能在這喧囂之中,尋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天地。他站在那裏,身姿挺拔如鬆,雙腳穩穩地踏在地麵上,仿佛與大地融為一體。周圍的人群熙熙攘攘,不時投來好奇的目光,但他卻渾然不覺,心中唯有對武學的執著與專注。

又或是街巷的空地,兩旁的房屋錯落有致,牆壁上爬滿了歲月的藤蔓,斑駁陸離。陽光灑在空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錯的圖案。於公置身其中,宛如一幅古老畫卷中的俠客,散發著神秘而迷人的氣息。他微微閉目,深呼吸,調整著自己的氣息,讓內心的浮躁漸漸沉澱。

當與誌同道合者切磋技藝時,於公便似換了一個人般,渾身散發著熾熱的鬥誌。隻見他身形矯健,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在空地上穿梭自如。他的招式剛猛有力,每出一拳,都仿佛能聽到空氣被撕裂的呼嘯聲,虎虎生風。那拳頭猶如鐵錘一般,帶著千鈞之力,向著對手呼嘯而去。踢腿時,更是如蛟龍出海,雙腿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迅猛而淩厲,讓人防不勝防。周圍觀者無不被他的精彩表現所吸引,陣陣喝彩聲如雷鳴般響起,回蕩在整個市井之間。

於公不僅熱衷於與人比試,更注重自身體魄的錘煉。他家的庭院中,擺滿了各種自製的簡易器械,這些器械雖然簡陋,卻見證了他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有用於鍛煉臂力的石鎖,重達數十斤,那粗糙的表麵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於公每次站在石鎖前,都會眼神堅定地凝視著它,仿佛在與一位強大的對手對視。他緩緩蹲下身子,雙手緊緊握住石鎖的把手,深吸一口氣,然後猛地發力。那石鎖在他的手中,竟如同輕巧的玩具一般,被輕鬆地提起。他站起身來,雙臂微微彎曲,隨後開始上下揮舞石鎖。石鎖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帶起一陣呼呼的風聲,而於公的表情卻依舊鎮定自若,如臂使指,仿佛那石鎖已經成為了他身體的一部分。

還有用於練習跳躍的木樁,高低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庭院的一角。這些木樁經過歲月的洗禮,表麵已經變得光滑無比。於公站在木樁前,微微屈膝,腳尖輕點地麵,隨後如一隻敏捷的靈猴般,縱身一躍,穩穩地落在第一根木樁之上。他的身體微微晃動,隨即迅速調整平衡,緊接著再次躍起,向著更高的木樁飛去。在木樁間騰挪跳躍時,他的身姿輕盈而穩健,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仿佛腳下的木樁是堅實的平地,他如履平地般在其間穿梭自如。

而最令人驚歎的,莫過於他能持高壺作旋風之舞。那高壺乃是尋常人家用來儲水的器具,質地厚重,容量頗大。於公雙手將其高高舉起,那一瞬間,他的手臂肌肉緊繃,青筋暴起,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隨後,他以自身為軸,快速旋轉起來。他的身姿輕盈得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又似一片隨風飄蕩的羽毛,在旋轉中,他的雙腳如同釘在地麵上一般,紋絲不動,而身體卻如陀螺般飛速轉動。壺中的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竟未灑出分毫,宛如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所束縛。觀者們無不圍聚四周,目瞪口呆,驚歎之聲此起彼伏。他們張大了嘴巴,眼睛死死地盯著於公手中的高壺,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隨著一次次的展示,於公的威名漸漸在鄰裏間傳開。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著這位年少有為、武藝高強的少年英雄。崇禎年間,大明王朝仿若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巨輪,已現衰敗之象。內有農民起義如熊熊烈火般風起雲湧,燃遍了大江南北,各地百姓不堪重壓,紛紛揭竿而起,以求生存與變革。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其鐵騎在邊境肆虐,如利刃懸於大明咽喉之上,隨時準備給予致命一擊。山河破碎,社稷動蕩,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哀鴻遍野,苦不堪言。

然科舉之路依舊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晉升之途,仿若黑暗中的一絲曙光,吸引著無數懷揣抱負與理想的年輕人前赴後繼。每年赴京趕考之人絡繹不絕,熙熙攘攘,他們帶著家族的期望、自己的夢想,踏上這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征程。於公自幼飽讀詩書,在儒家經典的熏陶下,心懷治國安邦之壯誌,渴望有朝一日能登上朝堂,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充滿挑戰與希望的赴京殿試之路。

他告別了家鄉的親人和朋友,那是一個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古老的村莊上,為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於公站在村口,望著熟悉的田野、房屋和那一張張親切而又飽含牽掛的麵容,心中五味雜陳。父母眼中滿是不舍與驕傲,他們拉著於公的手,千叮嚀萬囑咐,要他一路小心,照顧好自己。朋友們則圍在身旁,或送上祝福的話語,或遞上精心準備的幹糧與物品。於公強忍著心中的離愁別緒,背上行囊,那行囊裏裝滿了書籍、衣物和家人朋友的牽掛。他帶著滿心的憧憬與堅定的信念出發了,一步一步,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在道路的盡頭,隻留下一串深深的腳印和那久久不散的眷戀目光。

一路之上,舟車勞頓,風餐露宿,可謂艱辛萬分。有時行於水路,那船隻在江河中破浪前行,江水滔滔,拍打著船舷,發出陣陣轟鳴聲。於公坐在狹小的船艙內,空間逼仄,僅能容身。他忍受著船隻顛簸帶來的不適,身體隨著船身的搖晃而晃動,胃裏翻江倒海,幾欲嘔吐。同時,潮濕的空氣彌漫在船艙中,衣物被褥皆被浸濕,黏膩地貼在身上,讓人難受至極。但他卻依然手不釋卷,在昏暗的燈光下,誦讀經典。那一頁頁泛黃的書卷在他手中翻動,他時而皺眉沉思,時而輕聲誦讀,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囂與困苦都與他無關,唯有書中的智慧與道理才是他此刻的精神寄托。他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汲取著養分,為即將到來的殿試做著最後的準備。

有時走於陸路,他騎著馬在崎嶇的小道上馳騁。那匹馬兒在蜿蜒的山路上艱難前行,馬蹄踏在石塊與泥土上,濺起陣陣塵土。於公騎在馬背上,身姿挺拔,但長時間的騎行讓他的雙腿酸痛不已,臀部也被磨出了血泡,每一次顛簸都如同針刺般疼痛。或是徒步穿越茂密的山林,山林中荊棘叢生,劃破了他的衣物與肌膚,鮮血滲出,他卻渾然不覺。日曬雨淋,炎炎烈日高懸頭頂,熾熱的陽光如火焰般烘烤著他的身體,汗水濕透了衣衫,又被曬幹,留下一層白色的鹽漬。而在陰雨天氣裏,冰冷的雨水傾盆而下,澆透了全身,寒意刺骨,他隻能咬緊牙關,繼續前行。蚊蟲叮咬,在悶熱的夜晚,蚊蟲嗡嗡作響,成群結隊地向他襲來,臉上、手臂上、腿上,到處都是蚊蟲叮咬的痕跡,紅腫瘙癢,但皆不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曆經數月的艱辛跋涉,終於抵達了京城。京城的繁華與喧囂讓於公大開眼界,仿若踏入了另一個世界。街道上車水馬龍,馬車、轎子、行人交織在一起,川流不息。店鋪林立,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綢緞莊裏擺放著精美的絲綢錦緞,那細膩的質地、絢麗的色彩讓人目不暇接;古玩店中陳列著一件件珍貴的古玩字畫,散發著曆史的韻味與文化的氣息;酒樓茶肆裏傳來陣陣歡聲笑語、猜拳行令之聲,酒香與茶香彌漫在空氣中。於公在客棧安置下來,望著窗外陌生而又充滿機遇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此次殿試定要全力以赴,將自己多年所學展現出來。在於公於京城客棧稍作歇息,精心籌備以迎接那決定命運的殿試之時,仿若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向了未知的黑暗角落,天有不測風雲,他的仆人突然染疫病,臥床不起。那仆人自幼便追隨於公左右,時光悠悠,歲月的長河見證了他們相伴成長的點點滴滴。無論是於公年幼時在庭院中苦練武藝,仆人總是在一旁默默守護,遞上擦汗的巾帕,準備清涼的飲水;還是於公挑燈夜讀,仆人亦會陪伴至深夜,小心翼翼地為燭火添油,確保那明亮的光線能照亮書卷上的每一個字。他們之間的情誼,早已超越了尋常主仆的界限,名為主仆,實則情同手足,彼此的命運緊密相連,休戚與共。

於公見仆人麵色如紙一般蒼白,毫無血色,氣息奄奄地躺在床上,往昔那健康活力的身影如今被病痛折磨得如此憔悴,心中仿若被烈火灼燒,心急如焚,憂形於色。他在狹小的客棧房間內來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內心的焦慮與不安,那沉重的腳步聲在寂靜的房間內回蕩,似是敲響在他自己的心尖之上。他時而俯身查看仆人那微弱的呼吸,時而輕輕握住仆人滾燙的手,試圖傳遞自己的溫暖與力量,眼中滿是關切與無助。

他四處打聽良醫,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匆忙而又焦急的身影。他穿梭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逢人便詢問是否知曉有能醫治此疫病的名醫。那一條條繁華的街道,在他眼中此刻卻仿佛成了無盡的迷宮,每一個轉角都可能隱藏著希望,卻又一次次讓他失望而歸。他走進一家家醫館,醫館中彌漫著藥香,但當聽聞是凶猛的疫病時,那些原本和藹可親的醫者們皆麵露難色,紛紛搖頭歎息,因疫病來勢洶洶,其傳染性與致命性讓眾人皆不敢輕易施治。有的醫者甚至勸於公早早放棄,莫要因一人而連累了自己,畢竟這疫病在京城已引發了不小的恐慌,人人自危。

於公正在焦急萬分、幾近絕望之時,恰逢市上有一位善卜者,聲名遠揚,仿若一顆神秘的星辰在京城的天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傳說其能看透天機,決人生死,其占卜之術猶如神助,靈驗非凡。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市井小民,皆對其敬重有加,遇到疑難困惑之事,常常會慕名而來,求其指點一二。於公聞之,心中一動,腦海中瞬間閃過一絲猶豫。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統教育,秉持著子不語怪力亂神的理念,對占卜之事向來半信半疑,認為這不過是一種玄之又玄、難以捉摸的迷信之術,難以真正左右人的命運。然而,此刻他望著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仆人,那深深的擔憂與無助如潮水般將他淹沒。他深知,若不能為仆人找到一絲希望,自己亦無法安心備考。於公懷著如亂麻般糾結忐忑的心情,一路問詢探尋,終於尋至卜者之處。那是一個隱匿於鬧市邊緣小巷子裏的所在,周圍人來人往,喧鬧嘈雜,可一旦踏入這條小巷,仿佛瞬間踏入了另一個世界,靜謐得讓人有些心慌。小巷蜿蜒曲折,兩旁的牆壁爬滿了斑駁的青苔,似乎在訴說著歲月的悠長。於公沿著小巷前行,腳下的石板路高低不平,發出輕微的聲響,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他那緊張的心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