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生性懶惰,這一性格缺陷如同慢性毒藥,逐漸侵蝕著家族本就搖搖欲墜的根基。他每日裏無所事事,既不事農耕,也不謀商賈,隻任由時光虛度,家境自然是日益衰落。府邸隻剩下幾間破舊不堪的房屋,屋內的陳設簡陋至極,一張破舊的床榻,幾件殘缺不全的桌椅,便是他們的全部家當。王成與他的妻子,在這貧寒的環境中相依為命。家中常常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灶台上的爐火時斷時續,鍋中煮著的,常常是稀得能照見人影的野菜粥。
夫妻二人的生活充滿了艱辛與無奈,他們時常為了生活瑣事爭吵不斷。王成的妻子本是個勤勞善良的女子,她每日起早貪黑,試圖用自己的雙手改變這個家的困境。她在那幾畝薄田上辛勤耕耘,然而由於缺乏經驗和必要的農具,收獲寥寥無幾。回到家中,還要麵對王成的懶惰與消沉,她的心中難免會湧起一股怨氣。
“你就不能出去找點事做嗎?整日在家中閑逛,難道我們就要這樣餓死嗎?”妻子看著又在屋中發呆的王成,忍不住大聲嗬斥道。
王成卻隻是抬起頭,無精打采地看了妻子一眼,嘟囔著:“我能做什麼?外麵的世界如此艱難,出去也是碰壁。”
這樣的爭吵幾乎每天都會上演,使得這個本就寒冷的家,更添了幾分陰霾。
村外那座周氏園,曾經也是繁花似錦、熱鬧非凡的所在,如今卻早已荒廢。牆垣傾頹,斷壁殘垣間雜草叢生,唯有一座亭子還勉強留存,在這一片荒蕪中顯得格外突兀。
這座亭子,卻成了村裏人的避暑勝地。每到夜晚,酷熱難耐之時,村裏的人便會三三兩兩地來到亭子裏過夜,王成也常常混跡其中。這一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眾人皆已早早散去,各自為生活奔波忙碌去了。王成卻依舊沉浸在夢鄉之中,直至日上三竿,才悠悠然地起身。他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正準備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時,忽然,一抹金光在草叢中閃爍,瞬間吸引了他的目光。
王成心中一動,趕忙走上前去,俯身拾起那支金釵。他仔細端詳著手中的金釵,隻見上麵刻著“儀賓府製”的字樣。刹那間,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王成的祖父曾是衡府儀賓,家中舊物多有此款式。他的手微微顫抖起來,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複雜的波瀾。這金釵,仿佛是來自過去的一個神秘召喚,將他與家族的往昔緊密相連。
王成正拿著金釵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一位老婦人匆匆趕來。她的臉上帶著焦急的神色,眼神在地上四處搜尋著。
“你可曾見到一支金釵?”老婦人看到王成,急忙問道。
王成雖然貧窮,但為人正直善良,他心中明白這支金釵對於老婦人定是極為重要。當下,他毫不猶豫地將金釵遞給老婦人,說道:“這可是您在尋找的?”
老婦人看到金釵,欣喜不已,她的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這金釵雖價值有限,卻是先夫的遺物。”老婦人輕輕撫摸著金釵,緩緩說道。
王成心中一動,問道:“您的夫君是哪位?”
老婦人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追憶與憂傷,回答道:“是已故的儀賓王柬之。”
王成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那是我的祖父啊!為何會在此處相遇?”
老婦人亦驚道:“你竟是王柬之的孫子!我是狐仙,百年前與你祖父曾有一段緣分,你祖父去世後,我便隱居於此。今日路過遺失金釵,恰好被你拾到,這難道不是天數嗎?”
王成也曾聽聞祖父有一位狐妻,如今親耳聽到老婦人這般訴說,心中頓時相信了她的話。他的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仿佛在這孤獨困苦的世界裏,突然找到了一位久違的親人。於是,他誠摯地邀請老婦人到家中做客,老婦人看著王成,眼中滿是慈愛與欣慰,欣然應允。
王成懷著一絲忐忑與期待,喚出了妻子與老婦人相見。他的妻子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來,那破舊的衣衫仿佛已許久未曾換洗,補丁摞著補丁,勉強蔽體。她的麵容消瘦而憔悴,長期的營養不良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眼神中滿是疲憊與憂慮,神色黯淡無光,仿佛失去了對生活的所有希望。
老婦人看到這般情景,不禁深深地歎息,那歎息聲中飽含著對王成一家現狀的痛心與惋惜。“唉!王柬之的孫子,怎會貧窮到如此地步!”她的目光緩緩掃過屋內簡陋的陳設,最終落在那破敗的爐灶上,爐灶裏冷冷清清,沒有一絲煙火的氣息。“家境如此,你們如何維持生計?”老婦人的聲音微微顫抖。
王成的妻子聽到這話,心中的委屈與辛酸如決堤的洪水般湧上心頭,她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向老婦人哭訴家中的貧苦狀況。“家中已無餘糧,每日為了一口吃食發愁,大人尚可勉強忍受,可孩子餓得整日哭鬧,我卻無能為力啊!”她泣不成聲,瘦弱的身軀在抽泣中微微顫抖。
老婦人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將手中的金釵遞到她的麵前,說道:“莫要哭了,孩子。這金釵你且拿去換錢買米,先解燃眉之急。”隨後,她抬頭看向王成,目光中帶著一絲慈愛與期許,“三日後,我再來與你們相見。”
王成心中滿是感激,急忙挽留老婦人:“您既然與祖父有舊,不妨就在此住下,也好讓我們盡盡孝心。”
老婦人微微一笑,卻搖了搖頭:“你連自己的妻子都難以養活,我在此處,又能有何幫助?我有我的去處,三日後定會再來。”說罷,她的身影便如一陣輕煙般徑直離去,隻留下王成夫婦站在原地,望著她消失的方向,心中五味雜陳。
王成轉身向妻子講述了事情的緣由,他的妻子聽聞老婦人是狐仙,心中害怕不已,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恐懼。王成卻輕輕握住她的手,安慰道:“莫怕,這位老婦人雖是狐仙,但她的仁義之心我能真切感受到。她既然願意幫助我們,定不會加害於我們。你且好好侍奉她,或許這是我們改變命運的契機。”妻子看著王成堅定的眼神,心中漸漸安定下來,微微點頭答應。
三日的時光,在王成夫婦的焦急等待中緩緩流逝。終於,在第三天的清晨,老婦人如約定般準時出現在他們的家門口。她的手中拿著一個包裹,裏麵裝著數兩銀子。老婦人走進屋內,未作過多停留,便帶著王成來到集市。她熟練地挑選了粟米和麥子各一石,用銀子付了款,讓人將糧食送回王成家中。
夜晚,老婦人與王成的妻子同睡在那張短榻之上。起初,王成的妻子心中滿是畏懼,她蜷縮在榻的一角,身體微微顫抖,眼睛緊緊盯著老婦人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懈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觀察到老婦人的神情十分懇切,眼中沒有絲毫惡意,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慈愛與關懷。在這份溫暖的注視下,她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緊繃的神經也慢慢放鬆下來,最終沉沉睡去。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破舊的窗戶灑在屋內,老婦人早早地起身,喚醒了王成。她看著王成,語重心長地說道:“孫子啊,你不可再懶惰下去了。坐吃山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你應當振作起來,做些小生意,為家人謀一份生計。”
王成低下頭,麵露難色,無奈地說道:“我也知道應當如此,可我實在沒有本錢,又能做些什麼呢?”
老婦人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你祖父在世時,家中金銀財寶任我取用。我因身為狐仙,無需這些凡俗之物,所以未曾多取。如今,我還存有四十兩花粉錢,放在那裏也無用,你可拿去全部用來購買葛布。然後盡快趕赴京城售賣,我料定你定能賺取些許利潤。”
王成聽聞此言,心中既感激又有些猶豫,但看到老婦人堅定的眼神,他最終還是鼓起了勇氣,聽從了她的建議。他懷揣著老婦人給他的銀子,來到集市上精心挑選了五十多端葛布。那葛布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質感柔軟,王成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他仿佛已經看到了一條通往富裕生活的道路在自己麵前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