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三分天下,終有華為一分!(3)(2 / 3)

於是,王傳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脫離比格公司自己幹。脫離具有強大背景的比格電池有限公司,辭去已有的總經理職務,這在一般人看來太冒險。但王傳福相信一點:最燦爛的風景總在懸崖峭壁,富貴總在險境中顯現。於是1995年初,王傳福從一位做投資管理的親戚那裏借了300萬元錢,注冊成立了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領著20多個人在深圳蓮塘的舊車間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我們都知道,創建一家公司並不難,生產一個產品也容易,難的是怎樣將盡可能小的投入轉化為盡可能大的產出。這就需要企業家的長遠眼光,需要冒險精神。很多人創業失敗不在於缺乏資金,而在於缺乏眼光和冒險精神。王傳福擁有的最大的資本就是戰略眼光和冒險精神。憶及當年情形,王傳福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哪來這麼大的勇氣。在當時,日本充電電池一統天下,國內的廠家多是買來電芯搞組裝,利潤少,幾乎沒有競爭力。如何打開局麵?經過認真思考,王傳福決定依靠自身技術研究優勢,從一開始就把目光投向技術含量最高、利潤最豐厚的充電電池核心部件——電芯——的生產。事實證明,王傳福這一招可謂是後發製人、一招致命的關鍵。

如果說放棄穩定的收入進行艱苦創業對王傳福來講是第一次冒險,那麼決定製造汽車無疑是他冒險的瘋狂之舉。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宣布,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7%的股份,比亞迪成為繼吉利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

王傳福知道,從電池行業進入自己並不熟悉的全新行業,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有了這種挑戰,也因為背負的社會責任,作為公司帶頭人的他在要求公司所有員工加強學習迎接挑戰的同時,更要帶領大家打造一支敢於冒險的團隊。為此,他說:“冒險精神給比亞迪的初期發展帶來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比亞迪要成為汽車大王,同樣需要冒險精神,更需要一支敢於冒險的企業團隊。”

在創業之旅中,領導人要有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不過仍然需要注 意的是,雖然處於創新與創業風起雲湧的時代,創業對於知識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一生中重大的決定。因此,事先充分準備與謹慎的創業決策評估,是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至少應該盡到的職責。創業不應該被視為一種英雄的浪漫冒險,而應該是極其嚴肅的責任與承諾。因此,所有創業者在投入創業行為之前,都必須要深刻地自問,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以下是攸關創業成敗的五個基本問題,提出一套可供有意創業者作為自我評估的架構。對於這五項問題,如果你能夠清楚回答,而且獲得的都是正麵答案,那麼就大膽地啟動創業腳步。但如果這五個問題中有部分還不清楚或還未具備條件,則建議你對於創業決定還要再慎重地考量。因為盲目創業,半途失敗的幾率恐怕會很大。

1.你是否具有一個能夠振奮人心的願景?這個願景必須是遠大且清晰的,除了能使自己興奮,也能激發他人追隨你一起創業。

2.你是否看到一個具有潛力的市場機會?必須是一個潛力夠大,且在可見的未來能夠被實現的市場機會,當然也需要能夠預先估計實現市場潛力所需要的時間與資源條件。

現實中,很多成功的創業者都是瞅準了市場機會而成功創業的。

劉洋曾經是一家服裝公司的服裝設計師,後來從服裝公司辭職後自己創業,轉租別人的帶照商戶(現在有很多商品市場可以租,有些人買下後通過出租贏利,並且經營證照齊全)在一家服裝市場中經營批發零售業務,憑借自身的設計能力和多年的行業經驗,劉洋自己設計,找服裝廠加工成衣後在自己的店鋪內銷售,獲得了不少商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