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華為呼喚英雄
英雄也要趕上時代的步伐,要不斷地超越自我。
什麼是英雄,人們常常把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作為參照物。因此,在生活中沒有找到英雄,自己也沒有找到榜樣。英雄其實很普通,強渡過大渡河的英雄到達陝北後還在喂馬,因此,解放初期,曾有團級馬夫的稱謂。什麼是華為的英雄,是誰推動了華為的前進。不是一、二個企業家創造了曆史,而是70%以上的優秀員工推動了華為的前進,他們就是真正的英雄。如果我們用完美的標準去尋找英雄,是唯心主義。英雄就在我們的身邊,天天和我們相處,他們身上就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英雄的基因,當我們任勞任怨、盡心盡責地完成本職工作時,我們就是英雄。當我們思想上艱苦奮鬥,不斷地否定過去;當我們不怕困難,愈挫愈勇,您就是您心中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將這些良好的品德堅持下去,改正錯誤,摒棄舊習,做一個無名英雄。
我代表公司,深深地感謝各條戰線上湧現出來的英雄。沒有他們的奉獻精神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事業。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英雄是有一定時間性的,今天的成功不是開啟未來成功之門的鑰匙。要永葆英雄本色,就要不斷地學習、戒驕戒躁、不斷超越自我。我們要特別給從前方回來的員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改進培訓的手段,大力發展電化教學,使公司各種好的培訓能普及每一名員工。我們任何一個到前方去的技術與管理人員,都至少要抽一個小時在辦事處講一課。做不到這一點的,考核中的團結合作,就要打折扣。每一個市場人員,都要利用點滴時間自我培訓,每天、每時,與每一個人打交道,都是受著不同方位的培訓。我們提倡自覺地學習,特別是在實踐中學習。自覺地歸納與總結,就會更快地提升自己。公司的發展,給每個人都創造了均等的機會。英雄要趕上時代的步伐,要不斷地超越自我。
曆史呼喚英雄,當代中國更迫切地呼喚英雄,華為青年應該成為這樣的英雄。誰能說今天的土博士,不會是明日的世界英才。我國隻有在教育、文化、科技方麵領先,才能走出讓人欺辱的低穀。有誌的中華兒女,應該獻身於祖國的事業。
公司的總目標是由數千數萬個分目標組成的,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都是英雄的成功。我們不要把英雄神秘化、局限化、個體化,無數的英雄及英雄行為就組成了我們這個強大的群體。我們要搞活我們的內部動力機製,核動力、油動力、電動力、煤動力、沼氣動力……它需要的英雄是廣泛的。由這些英雄帶動使每個細胞直到整個機體產生強大的生命力,由這些英雄行為促進的新陳代謝,推動我們的事業向前進。
因此,華為公司不會隻有一名英雄,每個項目組也不會隻有一人成功。
每一次小的改進,小組都開一個慶祝會,使每個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你也可以邀請更多一些人參加,讓更多人知道。當你樂滋滋的時候,你就是你心目中最崇拜的英雄。不要因為公司沒有發榜,就以為英雄不存在。公司的管理總是跟不上你的進步,不要因為它的滯後而否定了你。即使發榜也隻會選擇少數代表,也不要以為沒有被列入,你就不是英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特別是在湍急的河流中。高速發展的華為公司給你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團結合作、群體奮鬥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別人的優點,改進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與技術、業務水平,發揮自己的管理與領導才幹,走向英雄之路,做一個從沒得到過授勳的偉大英雄。
——摘自《任正非:在公司研究試驗係統先進事跡彙報大會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1988年華為創業之初,任正非手上隻有資金兩萬多元,員工也隻有十幾個,如果沒有第一代人的艱苦奮鬥,不計較低微的薪水,華為是無法發展起來的。因此,任正非經常在公開場合表達對那些默默付出的華為人的感激,他也提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觀點。當華為在銷售額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後,員工的薪酬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公司讓每個員工持有公司 股份,實行年終分紅的製度等,都是任正非對於創造了今天的華為的“英雄”的回報。
然而企業不能隻靠著元老存活,華為想要走下去,還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更多繼承了“英雄”血液的年輕人;元老也不能依靠著過去的功勳活下去,元老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還需要不斷為自己充電,跟上時代的步伐。
基於這種考慮,任正非提出了“呼喚英雄”的口號,旨在號召每一名華為的員工,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都能夠以“英雄”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英雄”的目標鞭策自己,同時希望華為的功臣們能夠不斷前進,一如既往地推動華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