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無畏驅鬼之靈韻奇談(2 / 2)

眾人聽聞,皆露出好奇之色。有人問道:“那嵇中散究竟是如何遇鬼,又如何驅鬼的呢?”雅士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起嵇康的故事。“嵇康生性曠達,常於竹林中撫琴吟詩。一日,夜宿荒宅,夜半時分,忽聞有鬼魅啼哭之聲。那聲音淒慘哀怨,令人毛骨悚然。眾人皆驚恐萬分,唯有嵇康鎮定自若。他起身撫琴,琴音悠揚,如清風拂麵,漸漸驅散了屋中的陰森之氣。鬼魅見嵇康不為所動,反而以琴音相對,自覺無趣,便悄然離去。”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讚。“此等人物,真乃豪傑。如今這位兄台,亦是令人欽佩。”“是啊,看來隻要心中無懼,鬼魅亦不足為懼。”一時間,茶館中議論紛紛,族兄的事跡也被越傳越神。

城中有一位智者,聽聞族兄之事後,心中深感好奇。他覺得此事背後定有深意,於是決定前來探尋。智者找到族兄,表明來意。族兄見智者前來,十分恭敬地將他迎入屋內。

智者與族兄相對而坐,目光直視族兄的眼睛,緩緩說道:“兄台,你那日之舉,實在令人費解。常人見鬼魅,皆驚恐萬分,為何你卻能如此鎮定?我今日特來,便是想挖掘你無畏之根源。”族兄微微一笑,謙遜地說道:“先生過獎了。我自幼便秉持正氣,堅信邪不勝正。在我心中,鬼魅不過是虛幻之物,隻要心定則神凝,又何懼之有?”

智者微微點頭,繼續問道:“那你可曾有過特殊的經曆,或者受到過某些教誨,才使得你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族兄沉思片刻,說道:“我自小受家中長輩熏陶,誦讀聖賢之書,明白為人處世當光明磊落。且我曾遊曆四方,見過許多奇異之事,深知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鬼魅之事,亦不過是自然之象的一種特殊表現。若因恐懼而失去理智,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智者聽後,心中暗自讚歎。他與族兄又交談了許久,從哲學到人生,從天地到人心。族兄的見解獨到而深刻,讓智者受益匪淺。最後,智者起身告辭,他對族兄說道:“今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君之無畏,實乃源於內心的強大與正直。望君能繼續秉持此心,為眾人之楷模。

自族兄之事後,周邊村鎮皆傳言紛紜。有的說此地曾有冤魂作祟,那冤魂乃是一位古時被冤死的女子,因含冤而死,怨念極深,故而化為鬼魅,在此處遊蕩多年。而族兄的出現,因其正氣凜然,使得冤魂的怨念得到了慰藉,從而消散於無形。

也有傳聞說此魅乃山中精怪,因修煉多年,略有神通。它見族兄陽氣盛,本想捉弄一番,卻沒想到被族兄的無畏所震懾。還有人說,族兄乃是上天派來降妖除魔的使者,專門來此化解此地的靈異危機。

各種傳言越傳越廣,越傳越玄乎。一時間,整個地區都被籠罩在一層神秘的氛圍之中。人們在茶餘飯後,都熱衷於談論此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猜測。有的人家為了求平安,甚至在門口貼上符咒,擺放辟邪之物。

而族兄對此卻隻是一笑了之,他深知這些傳言不過是無稽之談。他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行得正,坐得端,心中無所畏懼。

聽聞此事,一位自稱能通陰陽的靈能者前來。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頭戴一頂高帽,手持一根桃木法杖,眼神深邃而神秘。靈能者來到友人家周圍,仔細觀察了一番,然後開始布陣作法。

他在院子的四角分別插上一根桃木劍,劍上係著黃色的符咒。接著,他在地上畫起了複雜的符文,口中念念有詞。隨著他的咒語聲,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變得凝重起來。他點燃了幾束香,煙霧繚繞之中,他開始探尋是否仍有鬼魅殘留。

然而,陣法之中並未有異常顯現。靈能者皺了皺眉頭,似乎有些不解。他加大了法力的輸出,手中的法杖揮舞得更快,咒語聲也越發響亮。但依舊沒有任何發現。

最後,靈能者停止了作法,他站起身來,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斷言:“此兄台之威已鎮住鬼魅,此地暫時安寧。想必是他的正氣太過強大,使得鬼魅不敢現身。”友人聽後,心中稍感安慰。他對靈能者表示感謝,靈能者則微微點頭,收拾好東西,悄然離去。

數日後,一位老者拄著拐杖,緩緩來到友人家中。老者麵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滄桑與睿智。他找到族兄,將他拉到一旁,低聲說道:“年輕人,你可知這背後的隱情?”族兄微微一愣,疑惑地看著老者:“老丈,您這話是何意?”

老者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多年前,此處曾發生一場變故。一位女子,本是善良之人,卻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她死後,怨念久久不散,化為魅形,在此處遊蕩,隻為尋找一個公道。而你,年輕人,你前世與此女有恩。她見你今生前來,心中的怨念便漸漸化解。你的正氣與恩義,使她放下了仇恨,終不再為害。”

族兄聽後,心中恍然大悟。他對老者說道:“原來如此。世間之事,竟如此奇妙。”老者微笑著點頭:“這便是因果輪回。你前世種下善因,今生便收獲善果。希望你能繼續秉持善念,造福更多之人。”族兄恭敬地向老者行禮:“多謝老丈告知。我定當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