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經香秘閣之遇(1 / 3)

在泰安,有一位心懷壯誌、對山川盛景充滿無限熱愛與向往的士人。他自幼熟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不僅追求學識的淵博,更對世間的奇妙奧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聽聞岱嶽深處,有一處人跡罕至之地,那裏景色絕美,仿佛是大自然遺世獨立的仙境,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份神秘的誘惑,如同磁石吸引著鐵釘一般,深深牽動著士人的心弦,令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探險之旅。

一路上,他遭遇了無數艱難險阻。茂密的荊棘如同一層層綠色的屏障,無情地阻擋著他的去路,尖銳的刺輕易地劃破了他的衣衫,在他的皮膚上留下一道道血痕;崎嶇的山路陡峭險峻,每一步前行都需要他付出巨大的努力,稍不留神就有失足滑落的危險。但這些困境絲毫沒有動搖士人的決心,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目標的執著追求,揮舞著手中的柴刀,奮力劈開荊棘,手腳並用,一步一步艱難地向著深山腹地進發。

在一處靜謐得讓人感到有些陰森的山穀中,疲憊不堪的士人正準備稍作歇息。忽然,一陣隱隱約約的人語聲傳入他的耳中。那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又似從石壁深處滲出,縹緲而空靈,虛幻得如同夢境中的呢喃細語,讓他瞬間警覺起來。他瞪大了眼睛,警惕地環顧四周,然而,映入眼簾的卻隻有空蕩蕩的山穀和高聳入雲的石壁,不見半個人影。這詭異的情形讓他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安,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正疑惑間,“剨然”一聲巨響,宛如驚雷在耳邊炸響,震得山穀都微微顫抖。士人驚愕地望向聲音的來源,隻見眼前的石壁緩緩從中裂開,一道耀眼奪目、充滿神秘氣息的光芒如同一把金色的利刃,從裂縫中直直地刺出,將周圍的黑暗驅散得無影無蹤。

石壁裂開後,一座宏偉壯麗、美輪美奐的貝闕瓊樓逐漸在峰頂浮現。那精致的建築風格、華麗的裝飾以及散發出來的莊嚴氣息,讓士人瞬間瞪大了眼睛,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呆立當場。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置身於一場美到極致卻又無比虛幻的夢境之中。此時,一位頭戴儒冠、身著長袍的耆儒,邁著沉穩而莊重的步伐,神態端莊地沿著台階緩緩而下。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歲月的沉澱,舉手投足間盡顯儒雅風範。士人帶著滿心的驚愕與疑惑,下意識地咽了咽口水,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後跟隨耆儒向那神秘樓閣走去。一路上,他的心跳如鼓擂,心中忐忑不安,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念頭,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既充滿了期待,又隱隱有些敬畏。

踏入經香閣,士人瞬間被一股濃鬱醇厚、沁人心脾的書香氣息所包圍。隻見閣內中堂擺放著以五色玉為函的初本經典,在陽光的照耀下,五色玉函散發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仿佛是聖教智慧的結晶,正靜靜地散發著無盡的魅力。周圍環繞著曆代官刊之本,白玉函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溫潤而莊重,它們皆朝向南麵,那整齊劃一的朝向,仿佛是在向聖教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無聲地訴說著對先聖教誨的尊崇與傳承。左右兩側則是各家私刊之本,按時代順序整齊地庋置於蒼玉函內,東西麵排列有序。珊瑚簽與黃金鎖鑰點綴其中,更增添了幾分華貴與神秘的氣息。東西兩廡,沉檀為幾,錦繡為茵,整個場景莊嚴肅穆,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對學問的敬重與對聖學傳承的嚴謹。士人不禁心生敬畏,腳步也變得愈發輕盈而莊重,生怕驚擾了這片神聖的學術淨土。

士人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心中的疑惑如潮水般湧來,終於,他忍不住開口詢問經香閣名字的由來。耆儒微微抬起頭,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慰與讚賞,似乎對士人的好奇心頗為滿意。他緩緩開口解釋道,每當子刻午刻來臨,這裏的諸書會一字一句散發濃香,此乃因一元斡運,二氣絪縕,聖人之心與天地相通,諸大儒闡發聖人之理,其精奧亦與天地相感。但唯有傳此學者方能聞到,其他人則無緣感受。士人聽聞,不禁對這神奇的現象感到驚歎,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畫麵:在靜謐的子刻午刻,諸書仿佛被賦予了生命,文字化為一縷縷濃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那是聖學與天地共鳴的奇妙景象。他對聖學的奧秘越發好奇,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想要深入探究這背後隱藏的無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