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八仙傳說(1 / 3)

鐵拐李

鐵拐李,世人也稱李鐵拐,本名李玄。關於他的身世,曆來眾說紛紜。《曆代神仙通鑒》中說到,長淮有一位佢神氏,擅長修煉。出門駕著六隻長翅膀的羊,速度如閃電。巡行天下,教化民眾,後來隱居。相傳這個“佢神氏”就是鐵拐李的前身。《續文獻通考》裏記載,鐵拐李是隋人,名洪水,小字拐兒。經常在街上行乞,被人輕賤。有一天他把鐵拐擲向空中化成龍,乘龍飛走了。世人都知道鐵拐李的身世離奇有趣,覺得他的形象古怪、性格鮮明,但誰知道他也曾是一位英俊少年郎?他是怎樣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李玄本來在碭山修行,忽然想到自己這樣閉門造車,畢竟不會有太大的長進;又記起道教祖師李耳與自己同姓,於是前往華山拜師學藝。與老子同住華山的宛丘先生點化李玄說:“你已經名列仙籍,有了如此修為,離成正果也不遠啦,何必多求?”李玄又回到岩穴深林,潛心修煉,不久練成了元神出竅的功夫。一天,他登高山絕頂,見一蒼鷹盤旋空中,心有所動,隨口占詩一首:“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恰巧老君與宛丘跨鶴而來,就約他十日後一起神遊西域諸國。

十日之後,李玄囑咐徒弟楊子說:“為師應師祖之約,一起縱遊山川,魂魄離去,肉身留在這兒,你要悉心看護。七天之後,如果我的元神未歸,肉身就會腐化,你就將它燒了。千萬記得,七天為期!”楊子聽從師父的囑咐,一點兒不敢含糊,時刻守著師父的肉身,加意防護。誰料到,到了第六天,楊子家裏親戚跑來告知他母親病危,專待一見。楊子記著師父臨行前的囑托,不敢離去,就又勉強守了一夜。第七天清晨,楊子實在心急如焚,隻好對著肉身焚香默念:“師父!今日七天的期限已到,弟子不能再久等了。盡孝是為人子者的本分,師父一定能夠原諒弟子吧?”禱告完畢,就將肉身焚化了。

李玄隨老君遍遊三十六洞天,獲益匪淺。但牽掛著肉身在深山,不可不早歸,就向師父告辭。老君心知肚明,笑而不答,隻念一偈給他:“辟穀不辟麥,車輕路亦熟。欲得舊形骸,正逢新麵目。”李玄不明所以,並未立即領悟其中奧秘。等他駕雲回到碭山,四處尋找,不見自己的肉身,連徒弟也沒個影兒。隻看到弟子為自己立的墳碑,才知道為時已晚。李玄不知如何是好,神魂無處憑依,情急之時,想起借屍還魂之法。找尋多時,忽見路邊有一餓殍,也顧不得多看,急忙進入餓殍的天靈蓋,得附其身。不料站起身來卻打了一個趔趄,原來這屍身竟然還是個跛子,李玄後悔莫及,懊惱不已。

忽然聽見背後有人拍手而笑:“草脊茅簷,窗毀柱折,此室陋甚,何堪寄寓!”李玄回頭一看,原來是師父老子。李玄這才發現,這具身體不僅跛足,而且奇醜無比,頭發亂蓬蓬,眼睛大而突。這個樣子哪像神仙?他急忙想把元神跳出來,老君製止道:“得真道者,何必執著於外貌?隻要你功德圓滿,便是異相真仙。”李玄突然想起老子偈語,恍然大悟,原來此番遭遇早有定數!老子給他一隻金箍束住亂發,一根鐵杖拄著瘸腿,又給了他一個裝著神藥的葫蘆。從此李玄就能夠隨意變化,手中的拐杖噴口水便可變成鐵杖。

但是,李玄功德未滿,還不能升入天界,可是世上卻多了一位救苦救難的“跛仙人”,人們都稱他為“鐵拐李”。後來鐵拐李打聽到徒弟楊子的母親已經去世,反思道:“他沒能夠善始善終地守護我的肉身,是因為迫於當時母親病危的情勢。而他不能為母親送終,倒是被我連累的。我要是不為他起死回生,會讓他抱恨終生的!”這時候原來一腔抱怨頓時釋然,於是來到楊家,從葫蘆裏取出一丸靈丹,救活了楊母,言明身份,化清風而去。

據說,李玄修道之前已有妻室,之後遊曆各地尋仙訪道,他的妻子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成人。他兒子大婚那天,他也下凡探看,見到賓朋滿座,鼓樂喧天,一派熱鬧景象。鐵拐李感歎良久,有位客人看到了他,但轉眼就消失了。他的妻子聽說,非常驚訝,急忙出門找尋,直追到村外,才看見背影,就一直緊追不舍。鐵拐李為了阻止她,揮起拐杖向地麵劈下去,一聲霹靂,兩人間出現一條大峽穀。他的妻子被阻隔,悲傷地大哭起來,卻看見鐵拐李拋拐為龍,乘龍而去。這一下,鐵拐李真正地割斷了塵緣,所以飛升成仙去了。

鍾離權

鍾離權,字雲房,號正陽子,又號雲房先生。傳說鍾離權即將出生時,有一天,一個大高個兒來到鍾離家,自稱是上古黃神氏,要在此托生,說完徑直走進臥室。隻見室內放出數丈異光,像著了火一樣,全家正在驚慌無措之時,鍾離權出生了。他不哭不鬧,也不吃喝,第七天忽然一躍而起,大聲說道:“身遊紫府,神遊玉京!”

後來他遇東華真人點化悟道,王玄甫告訴他,遇到兩個口的人就要度化,說的就是要他收呂洞賓為徒。而呂洞賓出生時,就有馬祖告誡說:“遇廬則居,見鍾則叩”,也是指點他應當拜鍾離權為師。後來二人相遇,果然誌同道合,結為物外至親。

在傳說故事裏,鍾離權是漢朝的中郎將。有一次邊關來報,說吐蕃正率軍三十多萬,侵犯邊疆,燒殺搶掠,來勢洶洶。守將抵擋不住,向皇帝報告並請求派大軍增援。天子召集群臣議事,決定由鍾離權帶兵出征。但是朝中有人妒忌鍾離權權高位重,故意從中為難,最後隻給鍾離權派出兩萬多軍士,發兵邊關。鍾離權無奈,但並不懼怕。他善於用兵,所以雖然兵少將寡,卻也節節推進,打了不少勝仗。有一天,鍾離權正與吐蕃交戰。東華真人路過,他知道鍾離權夙有仙緣,擔心他戰勝回朝,免不了加官進爵,更加迷失本性,回不了仙界。所以當即作起法來,正在兩軍交鋒關鍵之時,忽然雷電大作,風雨交加,人不相見。慌亂之中,大軍混亂潰敗。鍾離權一個人騎馬逃了出來,直到一個山穀中才定下神來。鍾離權本打算以少勝多,贏得更豐厚的爵祿,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沒想到這次敗得一塌糊塗,有何顏麵回去見皇上、見家人?

鍾離權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漫無目的地遊蕩。整整一天,人困馬乏,也找不到出路。正在猶疑不定,迎麵走來一位胡僧,隻見他碧眼豐顏,蓬頭露頂,身上披著蓑衣,拄著竹拐杖,大步流星。鍾離權覺得這個人氣度不凡,不由地有親近之意,正好也可以問問路。於是下馬向胡僧說:“我是大漢將軍,因征討吐蕃失利,迷路至此,還望師父指路,找個休息之處。”胡僧隻點頭不說話,示意鍾離權跟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