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采和,姓許名堅,唐時仙人,狀如乞丐。據傳他常身穿破藍衫,手持大拍板,在鬧市行乞,乘醉而歌,雲遊天下。又傳如下:(藍采和)在勾欄裏唱雜劇,年五十歲做壽時失誤官身,被官府棒打四十大板,後被鍾離權引度成仙。他的事跡在《續仙傳》、《南唐書》、《確潛類書》等書中均有記載。元雜劇《藍采和鎖心猿意馬》、《漢鍾離度脫藍采和》、《藍采和長安鬧劇》等劇本對藍采和的姓名也都有不同的說法。
南唐沈汾《續仙傳》:“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臥於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餘,帶醉踏歌,老少皆隨看之。機捷諧謔,人問應聲答之,笑皆絕倒,似狂非狂,行則振靴......後踏歌於濠梁,酒樓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舉於雲中,擲下靴、衫、腰帶、板拍,冉冉而去。”其傳唱的《踏踏歌》詞如下:踏踏歌,籃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仙佛奇蹤》中:“藍采和,不知那裏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吋的腰帶,一隻腳穿靴,一隻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內衣,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彷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討飯,手持大拍版,長三呎餘。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周遊天下,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後再見著他,藍采和的容貌依舊。後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蕭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版,慢慢而升。八仙傳說·
何仙姑
八仙故事是我國民間流傳已久,並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仙話。他們經常雲遊人間,扶貧濟危,除暴安良,獎善懲惡,施藥治病,濟世度人。在古典文學、戲曲、繪畫、雕塑作品中,不少都是以八仙為題材。在 “八仙過海”、“八仙獻壽”等圖景中,人們可以看到有一個神采俊雅,手持一朵荷花,飄逸脫俗的妙齡女郎,她便是八仙中唯的女仙——何仙姑。
據《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後集》《曆代神仙通鑒》等書中說,何仙姑是唐代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何泰之女,住雲母溪。何仙姑出生的時侯,紫雲繞室,頭頂生有六毫。十三歲的時候,她跟女伴入山采茶,走失了伴侶,迷失了道路。獨自在山間尋道行走,忽見東峰下站了一個道士,鶴頂龜背,鳳目束眉,修髯飄拂,神態飄逸。何仙姑急忙上前參拜,道士拿出一枚仙桃給她,很慈祥地告訴她:“這是仙桃,吃了它後,日後就能升天成仙。”何仙姑吃了仙桃後,道士指給她歸路,並說以後可來此相會。自此以後,她便不饑不渴,洞知人事休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