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幾裏路後,來到一個村莊,鍾離權見這裏青鬆翠柏,奇花異草,鳥語泉鳴,恍惚人間天上。這時胡僧才開口:“這是東華先生修煉的地方,將軍可以在這裏休息一會兒。”說完便告辭離開了。 鍾離權進入村莊後,不敢稍有動作,隻靜坐等候。忽然他聽到有人說:“這碧眼胡僧又多嘴多舌,給我添麻煩!真是可惡!”鍾離權順聲音望去,看見一位老人,身上披著白鹿裘,手持青藤杖,邊走邊說。老人走近問道:“你就是大將軍鍾離權嗎?”鍾離權不敢隱瞞,唯唯答應。老人又說:“那你怎麼不向那胡僧借宿?”鍾離權回答說:“晚輩不才,受命出征吐蕃,不料軍敗,單騎逃脫。還迷了路,正當饑渴絕望之時,見到那個胡僧,是他帶我來這裏的。”
老人便帶鍾離權回家,備下酒菜招待他。這時老人對鍾離權說:“功名富貴,總是浮雲,老子說過‘兵乃不祥之器’。你何曾見過江山有常主,富貴能長久?將軍何必苦戀功名,勞心耗神?”鍾離權看老人似乎世外之人,興致勃勃的向他請教養生之術,兩人言談甚歡。鍾離權也有所悟,就拜老人為師。東華真人見鍾離權終究不迷本性,便傳授給他長真之訣,以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等等,囑咐他勤加修煉。後人有詩記載此事:“成敗由來莫問天,將軍不作作神仙。藤蘿猿鶴秋風夜,沙場夢回獨黯然。”
第二天,東華真人給鍾離權指了出路,讓他回家。鍾離權依依不舍,但不得不尊奉師命,隻好告辭。他剛走出村莊,回頭一望,身後哪還有什麼村莊。他心中明白,這是神仙指點。又一想,如今大軍慘敗,而我一人獨活,回去免不了被小人讒言、朝廷治罪,還連累家人。所以決定不再回家,從此雲遊四方,濟世度人。
後來鍾離權又遇到華陽真人,羨慕他豐神特異,言論奇妙,便向他請教。華陽真人也傳授他長生法訣。鍾離權雲遊到崆峒,在紫金四誥峰上修煉了一段時間。
一天,忽然聽見響聲如雷,山上一麵石壁像門一樣打開了。鍾離權進去看見這裏擺放著一個玉匣,他好奇地打開細看,原來裏麵藏著一部神仙秘訣。鍾離權取出秘笈,出了石門,石壁又複合如初。鍾離權按著秘笈修煉,功法更上一層樓,最終證道成仙。
他在世間慧眼識才,度人無數,最重要的就是度化了呂洞賓。之後,鍾離權因功行完滿,有一天兩位仙童手捧金簡寶符,傳達玉帝詔命,委派漢鍾離為“九天金闕選仙使”,這個也就是凡間科舉的主考官了.
鍾離權在長安酒肆以黃粱夢點醒了呂洞賓,又設置十次考驗,呂洞賓的表現令他十分滿意,所以帶他到鶴嶺修道。後來,鍾離權又把靈寶畢法授予呂洞賓,還仔細地講授了成仙的進階,說仙真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分。呂洞賓認為鬼仙不能做,天仙遙不可及,願意修成人仙、地仙、神仙。鍾離權就授給他仙真秘訣。師徒倆終日如影隨形,一問一答,論道談玄,如此造就了一代真仙。
曹國舅
物表英才性樸純,天然氣象妙精神。
眼空四海全無欲,心貫三才絕點塵。
帝賜金符微一笑,師傳玉訣樂長春。
源緣慈父征唐德,積一皇後二仙真。
這是元代苗善時為曹國舅所作之詩。這首詩是以曹國舅的故事為背景的,其中的曹國舅是天性純良、一心慕道、終成正果的羽士。根據《宋史》的相關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曆史上的曹國舅名佾,是北宋樞密使曹彬的孫子、吳王曹玘的兒子。曹玘被宋仁宗封為吳王,他的女兒應詔入宮,後來被冊封為皇後。這樣,曹皇後的弟弟曹佾就成為國舅。可以說,在八仙中,論起成仙前的身份地位,曹國舅是最尊貴的一位。
史書記載,曹國舅相貌英俊,舉止瀟灑,行動敏捷,神采飛揚,然而性格卻安靜恬淡,天性純真善良,並不因為自己是皇親國戚而貪享聲色犬馬,隻追求清虛平淡的日子。早在十二三歲的時候,曹國舅就已熟讀精通儒釋道三教經典。因為國舅的特殊身份,他從小就可以自由出入宮廷,皇帝和後宮的諸位嬪妃都很喜歡並器重他。皇上每次和他談話時,他總是以提倡黃老“清靜無為”的做法,主張皇帝實行無為之治。皇帝非常喜歡,曾經賜給他黃袍和紅腰帶,但他並不因此而自矜自傲。
有一天,一心向往修道生活的曹國舅忽然來拜見皇上和皇後,向他們辭行。皇上問他打算到哪裏去,他回答說:“修道的人可以在天地十方之間、四海五湖之內,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遨遊。我已經羨慕很久了,希望過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皇上和皇後認為雲遊苦行十分艱難,十分不舍,盡力勸阻。但曹國舅已經打定主意,不聽任何人的勸阻。皇上無奈,就說賜給他鞍馬和仆從,以便照顧他,他一概不接受。皇上想總得給他一點保護,就賜給了他一塊金牌,上麵刻著:“國舅到處,如朕親行”幾個字,這樣就不怕國舅在途中遇到危險了。國舅一看,盛情難卻,就接受了金牌,隻身一人離開皇宮,雲遊四方去了。
曹國舅修道的意願十分堅定,出門時除了那塊金牌,就隻帶著一把笊籬,用來化緣乞食。他任意遊走,有一天不知不覺來到了黃河邊,考慮了一會兒,他決定乘船過河去對岸繼續參訪。於是他登上一隻渡船,艄公向他索要渡河的銀錢,他說:“我是個道士,身無分文,但是可以幫船家幹些雜活以抵渡錢。您看可以嗎?”梢公聽罷,十分不情願,怒氣衝衝地辱罵他,還要把他趕下去。曹國舅急了,就從衣服中取出了皇上賜給他的那塊金牌,遞給艄公,問:“這個可以抵作渡錢嗎?”艄公接過金牌,不認得字,其他人圍過來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慌忙跪倒一片,口中呼喊著“萬歲!”艄公更是六神無主、驚慌失措,頓時傻了眼,跌坐在船中。
這時,隻聽見有人大聲喝斥道:“你既然自稱是出家人,怎麼還依仗權勢威嚇欺負別人!”國舅循聲一看,是一位道士,衣衫襤褸,卻聲如洪鍾。曹國舅也自知不妥,恭恭敬敬地向這位道士彎腰行禮,說:“弟子怎麼敢仗勢欺人呢?的確是渡河心切,又沒有銀兩,才想拿金牌抵押的。”那道士問:“既然你不用倚仗金牌,那你能把它丟到水裏去嗎?”話音未落,曹國舅已經毫不猶豫地一揮手,把金牌遠遠地拋了出去,金牌隨即沉沒到急流深處,不見了蹤跡。大家見了曹國舅的這一舉動,都非常驚歎他的魄力,紛紛向他行禮稱讚。那位道士登上河岸,微笑著說:“你既然有此決心,是否願意跟隨著我雲遊參訪呢?”曹國舅毫不遲疑地答道:“弟子願意追隨道長!”於是,他就上岸跟著這個道士離開了。